寰宇古今 ✐2007-02-01


忽必烈二戰日本

黃素民

 


忽必烈 Kubilai Khan

  在蒙古的社會中,最有價值的是馬,馬是蒙古人的主要財富,馬又是他們遷移時唯一交通工具,在戰鬥或圍獵時,馬更是不可缺少的,雌馬的奶也用來製酒。其次有價值的是羊,羊的肉是用來做食物,羊的奶是用來作飲料。這就是說,蒙古人是遊牧民族,他們要時常找尋新的草地來供養他們的馬與羊。一旦探出何處有草原和水,他們要舉族遷移。如果有其他部落阻礙或抵抗,他們便以武力克服之。於是強族克服弱族,大族吞滅小族。忽必烈(Kubilai Khan, 1215-1294)是成吉思汗(Genghis Khan, 1162-1227)的孫兒,他就在這種弱肉強食的環境下長大,他不求人施捨,而是強而取之。蒙古的皇朝不是由父王傳給後代,而是由最強的後代取而代之。父王死後,在王子中由最強者自稱為王。忽必烈被蒙古王,他的弟兄蒙哥(Mangu)任命他侵佔中國雲南,蒙哥死後,忽必烈自稱為王,遷都北京,改朝為元朝,是為元世祖,時為公元1271年。
  忽必烈在祖父成吉思汗那裏學到了要征服全世界的意志,他舉兵南下迫使宋朝南移,(南移後的宋朝史家稱為南宋)但南宋還沒有完全被征服,而日本繼續和南宋通商。於是忽必烈決意征服日本,以一石二鳥之方法來:第一征服日本來擴展元朝的版圖,第二消滅日本來孤立南宋。忽必烈也知道隔海而戰不是易事,所以他以恐嚇的方法要求日本降服元朝,每年來朝貢以盡臣子之禮。可是當時日本政府是軍人當政,對忽必烈的要求一概不理。忽必烈當時也記得祖父成吉思汗曾說過:“如果是上帝許可的話,你們可以舉兵乘船過海。”

第一次進攻日本

  日本當時是一個進步的國家,有生產,擁有大量的財富。在地理上,日本離蒙古控制的朝鮮只115里。可是日本從來沒有被外人侵略,可能是它四面有危險的大海環繞着。


  日本 Japan

  在公元1274年十一月,蒙古艦隊由朝鮮南部海岸起航,艦隊有大小船隻共九百艘,內載有蒙古及中國官兵二萬五千和朝鮮官兵一萬五千人,一同指向日本南部的九州島(Kyushu Island)北岸的博多灣(Hakata Bay)。在勢如破竹地佔領了沿岸幾個小島後,蒙古聯軍在日本九州博多灣登陸。日軍在完成防禦工事之後等候援軍的來臨。當天勝負未決,是夜颱風掃境。當蒙古將領下令後撤時秩序大亂,大風,大浪與暗礁破壞了數百船隻。據朝鮮記錄所載,淹沒於海中者達一萬三千人。日本歷史稱這個颱風為“神風”(kamikaze),又稱是神保佑了日本。
  忽必烈在第一次攻日失敗後大怒,他認為一個小國都不能制伏是丟臉的,所以他又積極籌備第二次攻日,尤其是在1279年忽必烈擊敗南宋,他可以利用南宋的船隻和軍隊再來一次進攻日本。況且宋朝是一個科技進步的時代,宋代之出海船隻有六枝桅杆,上裝有風帆十二張,船上有甲板四層。武器方面,宋朝在公元1044年已有火焰投擲器,在公元1061年他們已經有了投擲榴彈的弩機出現。忽必然可以利用當時南宋的最新武器來對付日本。

第二次進攻日本

  自從1274年元朝軍隊第一次遠征日本失敗以來,日本執政者認為元軍一定會再來第二次侵略,而且日本很有信心地預測元軍會再來博多灣登陸。所以他們開始在博多灣做防衛工作。他們花了五年的時間來建築一座石牆環繞博多灣。
  在1281年夏天,忽必烈計畫二路進攻日本:他派四萬元軍到朝鮮聯合二萬五千朝鮮海陸軍由朝鮮供給九百艘船稱為北路軍。北路軍由朝鮮的釜山出發,準備與南路軍在博多灣會師。南路軍以蒙古將軍阿樓罕(Hsin-to)為元帥,南宋降將范文虎為副元帥。南路軍有十萬人和三千五百艘船的艦隊由中國泉州出發直向博多灣與北路軍會師。南路軍因為負責運輸補給上船而費了不少時間,以至北路軍先到目的地多時。南路軍到達時,北路軍已開始在石牆的北端登陸。
  有這麼巨大的軍隊,元軍應取博多灣易如反掌。可惜元軍統帥阿樓罕病死軍中,副統帥范文虎與其他將領意見不合,士氣低沉,況且石牆阻礙蒙古騎兵的運作。七個星期來,元軍遇到日軍強力的反抗,因為日軍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國家而戰,所以士氣很高。元軍是烏合之眾,當然南宋軍與朝鮮軍不會為蒙古人而犧牲,所以元朝聯軍士氣低沉。忽然間颱風又到,因為艦隊都鏈鎖在一起以防日軍夜間偷襲,鏈鎖在一起的船隻阻礙海灣的出口,解除鏈鎖後所有船隻都爭先恐後地要駛出博多灣來避大風,大浪與暗礁。結果秩序大亂,船與船相撞,船與暗礁相撞,以至將近半數的官兵喪生在海裏。
  日本人認為這是無可否認的“神風”,而且一連兩次,一定是他們的神救了他們無疑。

近代的發現

  在1981年日本考古學家毛書(Torao Mozai)在九州東岸海裏發現七十二件相信是蒙古艦隊的遺物,內有一個青銅製的印章是屬於一個蒙古將軍的遺物。由於1991年至2002年以來,另有一個日本考古學家喜亞士大(Hayashida)和溫哥華海洋博物院院長焦基都(James Delgado)也在附近離海岸五百呎和水深七十呎處發現蒙古艦隊的船隻以及很多遺物。蒙古的船身有二百三十呎長,船內有不入水的艙房,這種設計是用來保護這個艙房內人員的生命,就算船身已經下沉海底。這種造船的技術比當時歐洲還進步。船身的木材經試驗證明是中國福建的紅橡木。船錨是石和紅橡木製成,船錨有二十三呎長,重量一噸有餘。船錨的鐵纜仍然與船錨縛結在一起,但鐵纜的另一端卻與船分離而指向岸方,證明有強風把船隻吹向岸邊與暗礁相撞而沉沒。武器方面他們找到很多弓箭和六個瓦製的圓形炸彈。炸彈可能是宋朝用的榴霰彈,裏面有炸藥及尖銳的鐵條在爆炸時是用來射殺人與馬的(antipersonnel bombs with shrapnel's)。如果沒有颱風,忽必烈有這些武器無疑地是增加了他的得勝機會。

  這段歷史故事正好說明人因私慾而產生仇恨,最終導致兇殺的行為。人的私慾產生貪妒爭競(雅各書第三章14-16節),殺害是由嫉妒所產生的仇恨而來(約翰壹書第三章15節)。這種行為違反了上帝的誡命。忽必烈犯了神的誡命而被有颱風的懲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侵略中國和有南京大屠殺的事件發生,同樣地日本也犯了神的誡命而被有亡國的懲罰。神是公義的,祂不偏心,祂不以有罪的為無罪,所有人類都要受神的審判,凡違反神之誡命的也會受到“刀劍都不離開他們的家”的懲罰。(撒母耳記下第十二章9-10節)。只要我們肯在神面前認罪懺悔,祂就赦免我們的罪。因為“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出埃及記第三十四章6-7節)


參考資料:

  1. 宋濂:元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
  2. 何健民:中國通史,台北三民書局,1960
  3.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1988
  4. Morrio Rassabi:Khubilia Khan, His Life and Times, 1988, Los Angeles.
  5. John Saar:"Japanese divers discover wreckage of Mongol fleet", Smithsonian ,December,1981.
  6. James Delgado:"Relics of the Kamikaze", Archaeology Insititue of America Magazine, January/February 2003.
  7. Bryn Nelson:"Anchoring the Kamikaze Legend", www.Newsday.com, December 2002.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社會主義資本家—子貢 ✍亞谷

談天說地

東亞復榮圈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藝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風

談天說地

彩虹 ✍于中旻

捕光捉影

捕光捉影:佛羅倫斯印象 ✍郭端

點點心靈

基督徒的生活品質 ✍吟螢

寰宇古今

珍珠港事變後的集中營—樂道院 ✍曲拯民

雲彩生活

稱心園藝:新約聖經中的沒藥 ✍餘暇

點點心靈

恐小病 ✍余卓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