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地 ✐2013-01-01

勇於認錯

劉廣華

 


華盛頓

  一般來說,西方人受基督教影響,比較容易認錯。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 1732-1799)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華盛頓生長在一個基督教家庭,童年的時候,曾經用斧子把他父親心愛的一棵櫻桃樹砍死。父親大發雷霆,華盛頓勇於認錯,結果當時不但得到父親的饒恕,後來還成為全世界兒童愛讀的一個傳奇故事。因為這個故事被翻譯為各種文字,而且被重寫又重寫,後來就產生幾種不同的講法。最普通的講法,華盛頓所砍死的是一棵櫻桃樹。但是有人認為華盛頓的家是在維珍尼亞州(Virginia),在那裏沒有櫻桃樹,所以華盛頓所砍死的是一棵蘋果樹。更有一種講法,根本就沒有華盛頓砍死櫻桃樹這回事。這個故事是由一個聖公會牧師捏造出來的,目的在誇張華盛頓的偉大。

  華盛頓是一個舉世知名的偉人,他的事跡人人都知道,誰敢故意捏造一個不是事實的故事出來呢?而且捏造故事的人是一個牧師,這簡直是沒有可能。筆者不相信華盛頓砍死的是一棵蘋果樹,因為蘋果樹十分普通,而且在他父親的園子裏面,蘋果樹最多,只砍死一棵幼小的,他的父親不可能會如此生氣。所以筆者相信華盛頓砍死的,的確是一棵小櫻桃樹。既然維珍尼亞州沒有櫻桃樹,這棵小櫻桃樹肯定是從很遠的地方運來,所以他的父親才會那麼生氣。可是又有人說,在維珍尼亞州種櫻桃樹根本就不會結果子,華盛頓的父親又怎會種一棵櫻桃樹呢?筆者相信華盛頓的父親是一個特別喜歡櫻桃樹的人,因此他明明知道不會結果子也要試一試。筆者這樣推測,因為筆者也是一個愛樹的人,雖然明明知道在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城(Miami, Florida)種桃樹和梨樹都不會結果子,但是筆者也曾經嘗試過種桃樹和梨樹。

  華盛頓砍下父親心愛櫻桃樹的故事,留給後世兒童的偉大教訓就是勇於認錯。一個肯勇於認錯的孩子才會成為偉人。讓筆者重述這個故事,當華盛頓的父親發現在他蘋果園裏面唯一的一棵幼嫩櫻桃樹被砍死之後,大為震怒,決定要查出那個殺樹兇徒。華盛頓聞言,立刻跑到父親面前,立正低頭,說﹕"I can’t tell a lie, Dad, you know I can’t tell a lie! I did it with my little hatchet.''(我不能夠撒謊,爹,您知道我不能夠撒謊!這是我用我的短柄小斧幹的。)父親聽了,轉怒為喜,蹲在地上,把華盛頓緊抱,說: “My son, that you should not be afraid to tell the truth is more precious than a thousand cherry trees!”(我兒啊,你毫無懼怕講出真理,比一千棵櫻桃樹還寶貴呢!)那時,華盛頓年僅六歲。


年幼的華盛頓向父親坦承過錯
Engraving by John C. McRae from a painting by G. G. White

  當華盛頓砍死櫻桃樹的故事正在鼓舞全球孩童的時候,我們大中華有一個勇於認錯的故事早已感動了不少炎黃子孫。三國時代,蜀國皇帝劉備死後,其子劉禪繼位,是為公元228年。丞相諸葛亮定下統一中國的大計,首先攻打魏國,北定中原,於是進兵祁山(即今天甘肅省西和縣的西北區)。魏國派出大將張邰迎戰,抵抗蜀軍。當時最重要的軍事基地,名叫街亭(即今天今甘肅省秦安縣的東北區)。如果敵方奪得街亭,敵方就佔了優勢,這場仗就很難取勝。於是諸葛亮決定派一名智勇雙全的猛將前往。

  當時諸葛亮有一個參軍(今天叫做參謀),名叫馬謖,自動請求承擔這個重任。馬謖出身名門,熟讀兵書,而且在平定南蠻的時候,曾經獻過良好的軍事策略,於是諸葛亮派他率領二萬五千精兵前往。為了安全,諸葛亮又派行事謹慎的王平為副將,並且嚴厲的囑咐他們說﹕“街亭雖小,事關重大!我軍若能守住街亭,就容易攻取長安。如果失去街亭,便會影響大軍北伐。所以汝等要加倍小心,不可輕敵。到了街亭之後,記得要選擇靠山近水的地方安營。倘有失誤,軍法無情!”不料到了街亭之後,馬謖竟然在一座孤立的山頂上安營。後人批評馬謖為人驕傲自負,只懂紙上談兵,並無實際經驗,所以沒有依照諸葛亮的計劃去做。筆者卻認為,如果馬謖真是這樣的人,諸葛亮又怎會派他前往呢?所以筆者相信,馬謖肯定細心研究過當時的地理環境,認為在一座孤立的山頂上安營,有居高臨下的優勢,趁敵軍遠來疲乏,可以一口氣把他們消滅,因而沒有依照諸葛亮的吩咐去做。馬謖失敗,第一在於估計錯誤,第二在於遇上比他更有智慧和經驗的張邰。


諸葛亮

  原來張邰是魏國名將,身經百戰,智勇過人。當他看到蜀軍的陣勢,就立刻下令將蜀軍圍住,切斷水源。過了幾天,蜀軍在山上不戰自亂。張邰乘機揮軍衝殺,輕而易舉的戰勝蜀軍,奪取了街亭,馬謖大敗而歸。諸葛亮聽到這個消息,痛心疾首,於是依照軍法,揮淚斬了馬謖。跟着,諸葛亮表奏蜀帝劉禪,承認過失,責備自己用人不當,乞求降職三級。為了尊重法令,蜀帝只好將諸葛亮降為右將軍,仍然負責丞相職務。諸葛亮又下令把自己的過失,向全國公佈。這種勇於認錯的精神,古往今來,在大人物當中,甚少看見。所以諸葛亮配被我們中國人永遠崇敬。正史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諸葛亮頗有偏見,但是在這件事情上,他也作詩稱讚諸葛亮,說﹕

用人不當責己過,千秋萬代樹楷模。
官吏若能皆責己,國富兵強民安樂。
三國群星多璀璨,最大亮點是諸葛!
           三國志.蜀書

  古書左傳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世界上沒有完全的人,君若肯勇於認錯,立誓改過,最後必定得到別人的尊敬。相反的,君若愛惜面子,執迷不悟,自圓其說,甚至把過錯推給別人,將來君必自食其果,最後肯定正如廣東人所說,落到“神憎鬼厭”的地步。人民的眼晴是雪亮的,所以切勿自我蒙蔽,錯而不認,過而不改。最重要的就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即或我們能夠騙人,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夠騙神。所以基督教最基要的信仰就是認罪悔改。為甚麼要認罪悔改呢?因為聖經說﹕

“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翰壹書1:9)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高石子倍祿鄉義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吉星不殞 ✍于中旻

談天說地

新年新希望 ✍于中旻

寰宇古今

日光.飛瀑 ✍音凝

談天說地

一個父親的祈禱 ✍于中旻

寰宇古今

誰先發現美州? ✍劉廣華

寰宇古今

凱柏傳(上) ✍史述

點點心靈

多少舊事煙雨中 ✍音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