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趣飄送 ✐2004-11-01


韓德爾 George Frideric Handel

郁韻靈

 

  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年二月二十三日生於德國的哈勒(Halle, Germany),1759年四月十四日逝世於英國倫敦(London)。
  在韓德爾的家族中未曾有過音樂家,他的父親是一位公爵的理髮師和外科醫生。韓德爾在獻身於音樂工作之前,曾攻讀法律,以後當律師,但最後他放棄了攻讀法律,開始學習管風琴和作曲,並在短時期之間成為當地著名的管風師。在他父親逝世的第二年,他決定離開家鄉,赴德國漢堡去尋找他的將來。在漢堡,韓德爾充當歌劇院的提琴手和大鍵琴手,在1705年演出他自己的歌劇作品阿密拉Almira)和尼羅尼Nerone),極獲佳評。
  於1706年,他前往義大利,在佛羅倫斯上演他的歌劇作品羅多利哥Rodrigo)。他在羅馬,成為樞機主教奧多邦尼(Ottoboni)的好友,同時與柯瑞里(Corelli)和史卡拉第父子(A. Scarlatti & D. Scarlatti)相遇。在那坡里時,他為樞機主教格利萬尼(Grimani)所著戲劇“阿格利匹納”作曲,這部歌劇於1708年在威尼斯演出。
  1710年韓德爾返回德國,並任職於漢諾威(Hannover)官廷教堂內,但旋即前往英國,並演出新作的歌劇林納多Rinaldo),立即轟動一時,此後他曾回漢諾威一趟,把自己的工作辦妥後,又趕回倫敦,並得安娜(Anna)女皇的特別照顧。女王駕崩後,由近親的漢諾威大公子繼承王位,就是喬治一世(King George)。這時的韓德爾一時處於窘境,後來終於重獲新皇的寵任,並終身受俸。及後,韓德爾創立皇家音樂協會(Royal Academy of Music),並為英國觀眾創作很多義大利文的歌劇。
  由於派系的嫉妒,以及義大利歌劇作家鮑農基尼(Bononcini, c.1670-1755)的對立,使韓德爾在歌劇事業方面大受打擊,最後使他改變作曲方向,專心於神劇的創作,其中以“彌賽亞”轟動樂壇。晚年時,他得了眼疾,雙目失明。

韓德爾的音樂作品

1. 舞台音樂

  他的作品數量最多的是歌劇,多達四十多部。他的歌劇被埋沒了約兩百年之久,直到1920年至1930年在德國才被人發現他的價值,其中以林納多Rinaldo),忠信的牧人Il pastor fido),艾斯奧Ezio)等十多部歌劇得到以重生。他的歌劇沿用古代拿坡里歌劇的形式,採用了綜合的手法,而非近代的分解手法。他使每一個主要角色都有他特有的抒情調,由六,七個不同的抒情調來表現出這個角色的特點。戲劇的動作則以樸實的朗誦調或伴奏處理,它們追隨着劇情的突變而迅速變化。抒情調或二重唱只用來作抒情的表露,而非戲劇性的動作,它們是情感的寄托。他對聲樂的處理,採用意大利式的美聲唱法。由於歌劇的劇本不合時代,當代人們對它的興趣不大,但歌劇中的意樂卻是很美的。

2. 神劇 

  韓德爾的歌劇只代表了它們在音樂史發展的一面,但他的神劇卻是音樂史中登峰造極的作品。他的神劇作品共有二十一部,當中最著名的是彌賽亞Messiah, 1742),其他現在仍經常演唱的,還有埃及的以色列人Israel in Egypt, 1739),馬加比猶大(Judas Maccabeus, 1747),掃羅Saul, 1739),參孫Samson, 1743),約書亞Joshua, 1748)和所羅門Solomon, 1749)等。此外,還有兩首德文的受難曲,一百首義大利文的清唱劇,二重唱,抒情調等等。

3. 管絃樂作品

  最著名的是水上音樂Water Music)和皇家煙火音樂Fireworks Music)。此外,尚有二十首為管風琴與管絃樂的協奏曲,二十首大協奏曲,四十首奏鳴曲,三重奏等,還有一些為大鍵琴的樂曲等。


韓德爾的手稿

韓德爾的音樂風格

  韓德爾的音樂雖有超人般巨大的感覺,但洋溢着人情味與親切感。他的音樂呈示出天籟般的美感與氣質,他不着意於表面的精緻化,而在探求內在的深度。在平淡中洋溢出偉大和雄渾的力量。
   他的音樂風格結構是多元性的,有義大利,法國,和德國音樂成分混合在一起。他的和聲屬自然音階性質,較少轉調;旋律方面的裝飾隨着巴洛克時代趨勢使然;節奏着重強音,使人容易瞭解;並常使用對比色彩。至於樂句的長度一般比巴赫的樂句更長;但旋律常具有可歌性。在合唱音樂方面,男高聲部和男低聲部的音域處理,常有高於女高聲部和女中聲部的現象;樂曲中最後的終止式時會在一休止後出現。他的合唱曲常具有重要的地位,以主調音樂風格為主。

   在1685年世界誕了三位偉大的音樂家:韓德爾(G. F. Handel, c.1685-1759),巴赫 (J.S. Bach, c.1685-1750),史卡拉第(D. Scarlatti, c.1685-1757)。其中巴赫及韓德爾的作品呈現出巴洛克時代音樂的頂峰。巴赫和韓德爾都是德國人,晚年時同樣雙目失明。巴赫一生只局限於不超過四百里的地域上生活,專注於家庭生活和工作;而韓德爾一生單身,他的生活範圍極廣,常週遊列國,他的生活多面對其他俗事,沒有家庭生活。
   巴赫和韓德爾都是著名的管風琴演奏家,但巴赫著有大量的管風琴作品,韓德爾的的管風琴作品卻是不多。
   巴赫喜回顧過去,以複音音樂風格創作作品;韓德爾則瞻望將來,多用主調音樂風格。他們兩位皆是巴洛克時代複音音樂的大師。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藝文走廊

手的藝術 ✍吟螢

雲彩生活

稱心園藝:虎尾蘭 ✍餘暇

藝文走廊

品德 ✍凌風 譯

藝文走廊

浪子歸家的另一面 ✍于中旻

捕光捉影

捕光捉影:重遊香港 2 ✍郭端

寰宇古今

文天祥 ✍史述

寰宇古今

日月潭的晨昏 ✍音凝

點點心靈

中國新年談發財 ✍余卓雄

書香陣陣

讀書樂:謀奇維利與李宗吾 ✍余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