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古今 ✐2006-10-01


“床邊醫學”大師史耐伯

江顯楨

 

紐約榮民醫院的邂逅


紐約市布魯克林榮民醫院


史耐伯博士

  首次認識史耐伯博士(Dr. Isidore Snapper, 1889-1973)是在1966年紐約市布魯克林榮民醫院(Brooklyn Veterans Administration Hospital)。該院位於哈德遜河(Hudson River)的出海口,在濱海的漢米爾頓堡(Hamptonburgh),與史達登島(Staten Island)以全新的世界最長跨海大吊橋聯接。那時我是外科住院醫師,來自台灣,三十歲不到,住醫院單身宿舍。史耐伯博士則是內科特約顧問醫師,近八十高齡高大硬朗,有荷蘭口音的老教授,住史達登島。我在榮民醫院的四年期間(1966-1970),除了偶而有外科病人出現不尋常症狀,因而要求史醫生的特別會診之外,我們的接觸還是在每週的內外科討論會上為多。我親聆教誨於他,得益匪淺。

  記得那時布魯克林榮民醫院還有另一位老教授William Dock醫生,他是內科主任,也是哈里森內科經典初版裏頭撰寫“動脈硬化”那章的作者。Dock & Snapper兩人合作主編的內科醫學年鑑 Advance in Internal Medicine,先後十餘載,當時他們很有權威,共執美國內科醫界之牛耳。史耐伯醫生尤其“聞名中外”。他學識淵博,經驗豐富,多方面的內科通才與現代年輕醫生過度專業化大相逕庭。他的教學方式是所謂的“床邊醫學”(Bedside Medicine),別具風格,對內科各種議題,他隨時侃侃而談,頭頭是道,條分縷析,絲毫不茍。

北京協和醫院的論著

  史耐伯博士是美國籍有猶太背景的荷蘭人,早年在古羅寧根(Groningen)大學得到醫學博士後,1938年移民來美,翌年他在紐約洛克菲勒基金會(Rockefeller Foundation)贊助下到達北平協和醫學院(PUMC)(註一),當該院內科主任(1939-1941),負責研究華北人民的健康衛生。當時北平淪陷在日本皇軍鐵蹄下已經四年。這東方最負盛名的醫學院受到洛氏基金會支援,屬下的一批科學家仍然繼續對中國疾病進行研究。1941年他發表西洋醫學之中國課題Chinese Lessons to Western Medicine)一書,這是綜合他在華期間所有的論著。他觀察入微,見解精闢。書中描寫當時在中國淪陷區落後的醫療衛生狀況,特別注意到華北人民食物與疾病的關係。
  其後在1964年該書第二版的扉頁裏說:自從大陸江山變色之後,1950年代,曾經有一位加拿大McGill大學的著名神經外科Wilder Penfield醫生訪問中國,他參觀北京協和醫院後回來,告訴那些在北美洲的老同事,說他們母院的醫學教育和研究,雖處逆境,仍然保持相當高的水準。可見早年洛氏基金會和中華醫學基金會在中國大陸播種的醫學教育種子,後來還有陸續的收成,嗟堪告慰。

營養不良影響各疾病

  史耐伯博士回憶說,在1930-40年代的華北地區食物非常缺乏,各種疾病都受營養不良的影響。人民都以粗糧的玉米粉,小米粉(有時加添黃豆粉),芝麻油或花生油為主食,很少包括肉類。窮人連菠菜,大白菜,四季豆,蘿蔔,大頭菜都買不起。他們的日常膳食不只是缺乏能源,還缺乏骨骼與牙齒須要的鈣質,基本體素之蛋白質,和維他命(A,C和D)。因此許多人得軟骨症,壞血病,貧血症,嚴重傴僂病,小兒痙攣,角皮症,癆疾。有趣的是,他發現華北人食用粗糙的黃小米,裏頭含有豐富的維他命B,因此少見維他命B缺乏之症狀。

  許多疾病在美國發生是一時性的流行病,但是同樣疾病在華北發生則成為“永久性”的風土病。這些疾病當中,最常見到的是猩紅熱,經常不斷出現於華北。其他如傷寒,白喉,丹毒,腦膜炎,腮腺炎,腦炎,阿米巴痢疾等,也屢見不鮮。華南盛行的肝蛭,肝炎,在此並不多。華北的寄生蟲疾病在整個內科醫學的範疇裏,到處都留下痕跡。其中最厲害又最普遍的就是黑熱病(kala-azar),醫生幾乎在每一個病人的身上,都得考慮有過這種感染。這可怕的疾病是由Leishman微小原蟲引起,它使病人得極大脾腫,深度貧血,以及口腔周圍潰瘍,並使白血球急速降低。沒接受治療者有95%機會致死。對此病的治療,需要用很特殊的“銻鹽”藥物。不幸的是,只有極少數患者曾經看過醫生,大部分人都等到病入膏肓時才來就醫。黑熱病原是狗的疾病,由沙蠅傳佈,帶給人類。

對心臟血管病的見解

  史耐伯醫生說,那個年代的中國人有動脈硬化疾病的,非常之少,要是在華北發現有動脈硬化的,幾乎一定是那些白俄滯留在北京的乞丐。華人心臟病大都是風濕性,梅毒性,或像beri-beri之類的營養不良性。雖然風濕性心臟病很普遍,與它息息相關的“風濕熱”,卻付之闕如,這和美國的情形迥異。另一個奇怪的事實就是,許多高血壓症狀者,其血壓若以美國標準來說,還算是偏低。許多中年病人死於各樣不同的疾病,而冠狀動脈硬化所引起之“狹心症”或其他動脈硬化的患者反而很少,這個現象若與歐美心臟血管病患之眾多來相比較,更是令人驚訝。對此現象的解釋,眾說紛紜,他則認為用中國人與西方人食物營養的差異來解釋,比較妥當。中國人不吃牛油乳酪起司之類的牛奶產品,這些產品含有高量的脂肪,當脂肪滲入或粘着於血管壁時,就是血管硬化的開始。

  他也特別注意到糖尿病,血管硬化與食物的三角關係。許多非常貧窮的中國人是糖尿病患者,患病的機率與美國的糖尿病者一樣高,治療時也一樣需要胰島素,但是他們不像美國的糖尿病者同時有血管的問題。這些以大豆和黃小米為主食的華北人,並沒有厲害的血管硬化,所以眼睛不會失明,下肢也不致於壞死而須外科截除。他在結論中指出:粗糧中的黃小米有一種成分,可以在動脈血管裏產生抗凝血的效果。他還認為:中國人每日使用的烹飪菜油中含有脂肪酸,其實很可能有助於血管硬化的防止。早在1941年,史耐伯博士是第一位提出“不飽和的脂肪可以預防血管硬化”理論的醫生,當時前瞻的理論現在已被證實。

具有魅力的臨床導師

  1889年1月5日依薩多.史耐伯出生於阿姆斯特丹,1913年得醫學博士學位,在Utrecht大學醫學中心及古羅寧根生理研究所工作。1919年為首都阿大內科與病理教授,從此著作等身。與夫人Henrietta結婚,育二子一女。1938年納粹入侵前他離開荷蘭,經紐約轉往北平協和醫學院,在華期間的最後八個月被日本憲兵隊監禁,集中拘留後輾轉到上海,旋即被遣返美國。1944-1952年任紐約西奈山醫院內科教授,定居布魯克林,1973年6月30日逝世於史達登島。他被公認為當代首屈一指的臨床內科大師。有“人工器官之父”美譽的Willem Kolff教授,一直追隨史耐伯醫生從荷蘭古羅寧根到美國,稱讚他是“有生以來,醫界最卓越最偉大的導師之一”。有“肝臟醫學之父”美譽的 Hans Popper 教授,曾經是史耐伯醫生在西奈山醫院的同事,也推崇他是上個醫學世紀的一位“巨人”,他的“床邊”處理與臨床診斷,能力超群。窮追不捨的科學頭腦,驚人的記憶能力,多方面的內科通才,特別是他在新陳代謝方面的臨床知識,幾乎無人可出其右。“Charisma”一字非他莫屬。

  史耐伯博士富有個人魅力,他是臨床醫學導師中的魁首。他以一個西洋醫學從事者,在戰火紛飛之下進出中國,寥寥數年,獲得的醫學經驗至為豐富而獨特。他在北京協和醫學院的重要論著,也成為中國近代苦難歷史的見證。在其書裏,不難看到他屢次提到中國人的智慧。譬如說:善良的人民以食為天,他引用一句俗諺“Never to break another person's rice bowl”很現實地表示待人之道。眾所周知,疾病的自然歷史,發展,和流行狀態,隨社會的動盪和時空的不同而有改變。過去在農業社會猖獗的寄生蟲疾病,流行病,營養不良症,風濕性心臟病,現已逐漸消失或減少,而過去少見的血管硬化,冠心病,肥胖症,某些癌症,憂鬱症,卻急速增加。有關他中國經驗的論著,他說:“睽遺之事,終必忘失。時日之變,吾必參與。”這就是為何我願意在此重溫六十五年前中國在“西洋醫學”上的舊課題,注意到疾病受食物與營養影響之事實,讚頌史耐伯博士的重要醫學貢獻,也讓他對近代中國醫療衛生的觀察分析以及對中國人的情感不輕易地被遺忘。

註一:北京的“協和醫科大學”成立於1917年,前身是由英美兩國教會五團體暨倫敦醫學會於1906年創辦的“協和醫學堂”。1915年由美國洛氏基金會所屬的中華醫學基金會投資擴建,定名為“北京協和醫學院”,1916年學校在紐約州立大學正式立案。1929年國民政府時為“私立北平協和醫學院”。1951年由中央人民政府接管,定名為“中國協和醫學院”。1957年協和醫學院和中國醫科大學合一,定名為“中國醫科大學”。1979年更名為“中國首都醫科大學”。1985年復稱“北京協和醫科大學”(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 PUMC)。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信仰宗教與文學 ✍于中旻

藝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風

談天說地

儒家社會主義的理想 ✍亞谷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藝文走廊

譯事摭談 ✍音凝

寰宇古今

南丁格爾—執燈的夫人 ✍史述

談天說地

遠避世俗虛談 得着基督至寶 ✍謝錫命

寰宇古今

各從其類的創造 ✍蘇美靈

樂趣飄送

愛德生:聖詩兼新聞作家 ✍稽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