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古今 ✐2006-11-01


樂土瑞士

曲拯民

 

  倘您旅行歐洲,千萬不可錯過瑞士(Switzerland)。
  城市國家不計,西歐十七國,我祇去過六個。觀察下,認為瑞士風光最美,政治修明,社會安定,人也很不平凡。當然,這是多年前的事,今日無非舊話重提。

  瑞士於十三世紀建國,一度被劃入奧國版圖,三戰而獲勝,後又為聖羅馬帝國所併,終於1499年宣布獨立。1848年,瑞士全國二十二郡創始憲法,成立議會政治,名瑞士聯邦。
  1960年代,我先後兩次去瑞士,在人口最多的蘇黎世(Zurich)和次多的巴塞爾(Basel)各住數天,其他時間作湖山之遊,在阿爾卑斯山(Alps)南北麓各地,這是瑞士駐東非洲領事的建議,如是限於時間和經濟,因此未到西部仍屬高原的日內瓦(Geneva)和首都波恩(Bern)。以上兩市的人口較少,各不足五十萬。瑞士西部的天然景緻是遠不及東部和中部的。記得,當年在蘇黎世步下飛機見了移民官員。他說:“這是我初次見到這種護照。我喜歡它所代表的中國,歡迎你前來遊覽。”
  那是1963年夏天,我先去了德國,參觀了“世界紡織機展覽會”。事實上當時歐洲中部幾乎見不到有亞洲面孔的人。
  瑞士人創造了許多奇蹟,見於征服大自然,山區的開發,交通建設,機械和化學工業,農產品加工等。三十年前,瑞士人曾誇耀說:“飛機和汽車除外,我們已能製造世上一切應有的商品。二百年來,瑞士鐘錶和人類的文明進步一直是並肩而行的。以我先後兩次從事的紡織業言之,瑞士的機械向為世界之冠,其他各種精密機器亦莫不如此。一個缺乏原料的國家,其工業產品達到如此標準,非奇蹟而何?
  瑞士屹立國際間,其獨特處為堅守中立,不介入任何戰爭,但我認為瑞士對世界最大的貢獻是紅十字會。
  中立政策也有陰暗的一面:失卻實踐公正和道義的機會。以蘇黎世為首,瑞士各銀行的保密政策將世界各軍閥,政客搜括的民脂民膏,鉅商富賈逃稅私錢,私梟毒販的作孽代價等,一律予以包庇。部分在於瑞士保險庫的黃金係希特拉(Adolf Hitler)的掠奪品,另屬一例。瑞士創紅十字會,糾正了因中立而失的道義的缺陷。

一.紅十字會(The Red Cross)

  1863年紅十字會在瑞士成立。因此,會旗與瑞士國旗的格局相同。會旗用白地紅十字,國旗用紅地白十字。該會百年紀念時,世界有一百二十國家已設紅十字會,唯國際紅十字會總部仍設日內瓦。


瑞士國旗


紅十字會旗

  二次大戰國際紅十字會的記錄如下:四十三艘租用的客貨輪不斷行駛交戰國間渡公海,冒水雷及德潛水艇攻擊的危險,完成四十七萬噸醫藥,慰勞品及救濟物資的運輸工作。珍珠港事變後,在中國淪陷區被日憲警拘捕的美僑,經紅十字會的協商,與美國在加州自願回國的日僑互作交換,先集中上海,由紅十字會租船,雙方互相對航,運至葡屬印度的哥牙港(Goa─於1961年被印度強行收回)完成交換任務。自1942年至勝利,青島市的瑞士領事署會同紅十字會,代被拘禁的西方各國俘虜徵集醫藥與救濟品,運送濰坊,為當時的集中營所在。其中一千五百婦孺中有煙台英國學校的學生三百二十名。瑞士領事與紅十字會的努力緩和了日警憲對俘虜的虐待傾向和行動。

二.堅守中立

  瑞士的中立政策迄今已一百八十餘年,因此兩屆歐戰均未涉及。第一次歐戰後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成立。設於日內瓦,但瑞士不肯入會。二次戰後聯合國成立,瑞士仍非會員,但參加了其下非政府性的文教組(設巴黎),衛生組(日內瓦),糧食組(羅馬)。此舉較“打雷不下雨”,僅當會員,但長期欠交會費的其他會員國更合實際。
  國家中立,但難保證人民不出國當兵打仗,自瑞士建國以來,國家有統計:出國參軍的在二百萬人以上。1859年即咸豐九年,英法聯軍令攻天津與北京時期,瑞士政府發出禁令,瑞士公民不得再出國當兵。因此我懷疑當年的英法聯軍中有瑞士籍的志願軍。此舉說明瑞士人有正義感,在國際上不肯助紂為虐,具人性光明磊落的一面。
  中立,並非國家不設防之謂。
  瑞士有常備官佐六百名左右,男性公民及齡二十各受軍訓四個月,以後每年入營三週,直到二十八歲。自受訓起到五十歲為止,槍械,子彈,配備等俱由本人負責在家中保管。服役期間,每年都有不同的集中地點,重習登山涉水的作戰技術,心理訓練和新武器的使用,是乃國家總動員的基礎和憑藉。二次戰時,希特拉有先見之明,不敢越池一步來假道瑞士以攻取法國的中南部,誠有其因。瑞士全境每座山嶺都築有洞穴堡壘,一聲令下,全國能動員一百二十萬大軍,敵人絕察不到防禦工事所在以及可攻擊的目標。
  1960年代,瑞士治安之佳,試舉親見之例為證:
  一日清晨,提前將早飯用過,我前去琉森市(Lucerne)火車站。買票後便進入月台,瞥見有四名士兵將背包和自動步槍一併卸下放在一間咖啡店門外,逕自入內早餐。當時我見往來如鯽的遊人都熟視無睹,對此情景發愕的祇我一人。
  近二十年來,瑞士人對青年人濫用毒品問題一向抱容忍和姑息態度,毒品泛濫,治安受損,天經地義,互相因果,是件可悲的事。
  上古,羅馬帝國極盛約六百年,今瑞士國境本為羅馬帝國版圖。北方民族南侵,適值羅馬皇室貴族荒淫無度,國於公元五世紀覆亡,代之而興的是以希臘文化為基礎的東羅馬帝國,在小亞細亞建國,以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為都,亦當時的文化和宗教中心所在。
  中古,雄踞歐洲中部的“聖羅馬帝國”興,直到奧匈帝國建立,甚至遠屆近代的西班牙,皇室貴族不少出自瑞士的哈普斯堡(Hapsburg)家族,此情連綿八百年,直到戰後各國政體改變為止,那應該是瑞士人所誇耀的輝煌記錄。瑞士人離家遠走冒險的風氣傳統性,始自中古時代。

三. 忠於職守

  瑞士是內陸國家,未建海軍,無殖民地,故無民族優越感。倘若你曾和瑞士人多有接觸,便會感到瑞士人深具淳厚,樸素,穩重等優良特質,但是瑞士最感自豪的是“忠誠”,見於下例。
  法皇路易十六上斷頭台這段歷史是大家所深熟識的。
  法國大革命(1791-1793年即清乾隆末年),皇宮被民眾圍攻,瑞士籍近衛軍抵抗到底(雖屬愚忠),無一偷生倖存,全部犧牲。
  一向效忠羅馬教宗的法國皇室自路易十三世即開始聘用瑞士人當近衛軍,傳統歷時一百七十年。今日凡到瑞士的琉森市(Lucerne)參加導遊觀光,例必去市郊一處,見有大石壁長寬各約百尺,上有浮雕巨獅作受傷垂死狀,是專為紀念那時為保衛法皇而遇難的近衛軍而築。至此,導遊員必對此事蹟講述一番。

  當年的教宗為此大為感動,認為瑞士人忠勇可嘉,應允起用,教宗所在梵蒂岡的駐守工作非彼莫屬,遂向瑞士二十二郡(其中有三個郡各分成兩個,故亦作二十五郡)普遍甄選勇士,二百年傳統迄今未變。今日凡參加羅馬梵蒂岡城的導遊,教宗宮廷警衛(Swiss Guards)的操演和換崗皆為必看的一景。那中古式的軍械和奇特頭盔和制服─紅,黃,藍三色寬條布料,而兩肩之下與腰間作鼓肚形,與當年在法國皇宮殉職時所穿戴的一般無二,它原為西方藝術史首屈一指的巨匠意國人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所設計。米氏生於1475年,高壽九十而終,時為我國明成化,弘治,以至嘉靖末期。他一生最著名而精彩的工作見於梵蒂岡之西斯汀堂(Sistine Chapel)天棚上的“創世記”和正面的“末日審判”(The Last Judgment)壁畫,還有石雕的耶穌取自十字架與聖母(Pieta),加上瑞士警衛,是參觀梵蒂岡的重點與高潮。


教宗宮廷警衛(Swiss Guards)

四. 白衣神父會

  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在德國改宗,法國出生的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也在日內瓦興起改革運動。瑞士山區的人民崇尚保守,不肯相從,迄今仍舊維持舊教即天主教傳統,效忠羅馬教廷。今日雖然人數較少於基督教,但工作領先而突出,遠及非洲,即白衣神父會(White Fathers Mission)之組織。
  名實相副的白衣神父會,在職的無分男女,一律白布衣,腰纏繩帶,赤足着編鞋,宣教工作外兼興教育,救濟,醫藥等慈善服務,至少在東非的坦贊尼亞國(Tanzania)所做出的工作,遠非其他宗教團體可比,一切是我親見親歷的,那時多次支持該會的救濟工作。
  該會的李察神父和我交往十多年。請他到附近飯店吃一頓牛排西餐或到家吃一頓水餃,他便認為是生活上至高享受。見他的住處,書架,書桌各一,椅子兩把,牆上懸十架苦像。睡的是板床,上鋪稻草褥,罩白被單,除傢具外全部白色,並無私用浴,廁…極盡生活儉約之能事。據告:每十年得以返瑞士休假一次以便省親訪客,但必須到附近教堂宿舍或修道院過夜,不得在自己家中或親友處借宿。
  李察初為我三兒女的高中老師,繼被派赴鄉下,祇撥給自行車一輛,負責的教區縱橫各約五十英里,司神職,管藥房,兼小學校長。數年後他返港口,祇見他骨瘦嶙峋,兩眼深陷,驚問其故,始知為黃熱病和瘧疾所纏,一等就醫有效必返教區云云。
  在李察身上,我看到基督當年在世的影子:無家室和私產,食宿無定,不帶兩件外衣或兩雙鞋…其工作環境,生活狀態,自律與謙和態度實不能與今日唯求待遇優厚的某些教牧或電視台上所見一般在華麗的環境中自高自大,一呼百諾為快的傳教士所可同日而語,若以天壤之別四字喻之亦非過分。

五.農業奇蹟

  瑞士這個高原國家,橫跨起自奧國到法,意國境的阿爾卑斯山(Alps)兩側,其北邊境有一條不高不長故不著名的Jura山系。兩山脈孕育了西去北流終入海的萊茵河(Rhine)和東去南下入地中海的魯昂河(Rhone)。瑞士山地雖多,但水源豐富,世代開墾下,可耕的農田已佔全面積的百分之十強,包括坡度甚陡的山地,故祇能供種草當作飼料,因此部分食糧必須由國外輸入。瑞士人為了生存,想盡了辦法。至終成為世界畜牧效率最高的國家。往年,歐洲人說:歐洲有三大名產:蘇格蘭的威士忌酒,德國的啤酒,瑞士的巧克力糖。奇怪,法國的白蘭地竟未列入。
  巧克力糖需要大量牛乳。此外,瑞士的奶粉,煉奶,奶油和乳酪等久已馳名歐洲,甚至行銷世界各國。美國賓州東部的乳牛事業效率為全國之冠。我於1970年代在該區務農三年,故知其詳。賓州(Pennsylvania)每農家平均擁有農田一百二十八英畝,種玉米,苜蓿等農作物,可供乳牛四十三頭,即每三英畝的出產可畜乳牛一頭。瑞士平均每農家僅有八英畝,但他們神通廣大,每一英畝半地便可供養一頭乳牛,八畝田地可畜乳牛五至六頭。其效率高的原因至為顯明:每屆春暖雪溶後送牛上山,合作社集中牧放,乳品便在山上加工,直到山上雪降草枯,此時山下的農家秋收已畢,全年收進的飼料足供冬季到早春之需。倘你在寒露驚秋的時節到瑞士旅行,在村鎮外,或深山幽谷之間,傳來錄音機放送着悠揚之樂,和牛鈴叮噹的聲音互相交織,此起彼復地,由遠而近。祇見那領路的村童頭戴氈帽,上插羽毛,毛衣,背帶,短褲,毛襪,黑靴──瑞士傳統的裝束。後面緊跟着幾頭乳牛,一列前行,並無妨於公路的交通。當頭一員角上交插着瑞士國旗兩面,其他個佩掛着五彩悅目的花環,如凱旋榮歸的戰士,又似在迎娶新娘。田園交響曲下,那是乳牛回家過冬的先奏,構成歐洲鄉村情調至為感人的畫面,大自然的美景下,平和的氣氛中,事屬另外世界!
  全身淺或中棕的Swiss Brown,與腹部及四腿全白,但半身有深棕或黑色花的Holstein,皆自瑞士及歐洲傳至美國,並及全世界,包括今日的亞利桑那州,但仍以後者為最。Holstein乳牛平均每天產奶三十至六十磅,原品種中古時始自荷蘭,是為中國人稱為“荷蘭牛”的根據。但它今已為改良種,產乳特點與Swiss Brown同,脂肪特低,不足百分之四。今日的改良種兼作肉用,使牧畜成為農業範圍利潤至高的專行。


Swiss Brown

Holstein

  瑞士鄉下的農事多由主婦負責,故體格強壯,偏重於粗線條型的。為增收入,丈夫多棲身鄰城他地,因此金屋藏嬌之事在所難免。河東獅吼,瑞士男性大半有懼內的傾向,事實瑞士人自己津津樂道,不引為忤。
  瑞士旨在觀賞天然風光,大致不會因去過一次便感到心滿意足。在談論風景前,先將我去過的三城市加以簡介。

六. 蘇黎世,巴塞爾,琉森

  瑞士全面積百分之七十的居民用德語。此三市皆屬德語區。日內瓦及西部各地為法語區,南部用意語的地區只佔百分之三十,東南區山地仍用羅馬古語者佔人口不及百分之一。

  阿爾卑斯山覆蓋了瑞士一半的國土,亦屬海拔三千英尺以上地區。日內瓦海拔一千二百英尺,其湖附近缺少高山,故風景平凡。巴塞爾(Basel)地勢較高,蘇黎世(Zurich)更高,海拔一千三百二十英尺。琉森湖(Lucerne)海拔一千四百尺,四面環山,為觀賞自然風光必去之地。你若進入此區,先有“秋高氣爽”之感。


瑞士國家博物館

  蘇黎世是歐洲儲存及成交黃金亦一金融中心,有銀行五百間以上,是1960年代的統計,今日當然不止此數。該市火車站背後的國家博物館(The Swiss National Museum)具九百年歷史,前去參觀兩次,遊湖多次,分半日或全日遊。在歌劇院看了The Marriage of Figaro(費加羅婚禮)為莫札特(Mozart)作品,是四幕喜劇,德文唱出。蘇黎世的歌劇院雖比巴黎,米蘭,維也納的歌劇院座位少,但不減點綴與豪華,它顯然比倫敦的皇家歌劇院較大,較新,且豪華過之。我非戲迷,但為音樂迷,故以上四地的歌劇也各看一次。後來又在蘇黎世看了卡門(Carmen),亦四幕,法語,是比才(Bizet)精心傑作,其女低音短歌極盡抒情之能事,使人久聽不厭,成為不朽之作。已倦歐式葷食,查分類廣告,祇得中餐館兩間。一為“中國飯店”,在舊城,主人廣西人,郭姓,但門面裝璜設備差,先給人以因陋就簡的印象。二為“香港樓”,係香港一英人所設,惜當日外出,未得晤面一談,見其設備,飯菜及地點可列中等。快速而經濟的飯菜,應到市中心的火車站去找。瑞士的移民法令嚴格,中國人入境幾乎不可能。
  在瑞士的任何湖邊踱步,或觀察湖中的白鵝戲水,互相追逐,都足以消磨大半天。


Zurich

  蘇黎世亦工商業中心,城中有河,兩區由十座橋相聯。至少在1960年代未見有盒子式的高樓大廈,幾乎全是中古,文藝復興時代或歐洲傳統式的建築,一如巴黎。河之兩岸,風光優美。地平線為多處教堂的尖頂所點綴,舊城區的建築大半有五百年以上的歷史。一家古老小吃以百五十年前曾為當時名詩人,作家,音樂家每日相聚之所而自豪,其中包括奧國人舒伯特(Schubert, 1797-1828)。其他樂曲不計,他短短一生得年僅三十二歲,寫歌曲六百餘。我曾為其作“馬利亞頌”(Ave Maria),“小夜曲”(Serenade),“百靈鳥”,“魔王”等傾倒一時,因此在這間小吃店選了幾碟小菜,欣賞其花玻璃窗,陳舊的裝飾,褪了色的壁畫。


Basel

  巴塞爾市在三大河會台處,也是德,法,瑞三國交界的地方,瑞士的化工,藥品“四大家族”的總廠設於此,合為“三大”,因為西巴(Ciba)和嘉基(Geigy)已於1972年合併,其他兩家為Sandos和Hoffman La Roche。巴塞爾是羅馬帝國時代的邊城,迄今留有古跡,一間教堂建於九百年前,大學已五百餘年歷史,算來比哈佛早一百七十年,比耶魯早二百五十餘年。此地一度為中古時歐洲中部的文化中心,在文藝復興運動(十四至十六世紀)前,該地已印刷出版大量書籍行世。我的主人西巴染料部相陪參觀其染料化工部門,後來又陪看新,舊市區,古跡,教堂,博物館,公園,巴塞爾大學等,時間充分,因此印象深刻。西巴染料部既派人相陪,並備汽車,在時間和花費上節省自屬當然。
  巴塞爾亦瑞士高級織物,製革,釀造,造紙等業中心,其他中小型工廠林立,依河而築,有產品運輸之便,北上可經荷港,鹿特丹(Rotterdam),南下經法港馬賽(Marseille)輸出海外。

  工業化的瑞士常年人力資源短絀,例向希,意,西,葡及巴爾幹各國招募。申請必先經所在村鎮及郡政府雙方核准,始送移民局核發簽證,此為中國人移民申請被拒的原因。餐館,經營食品雜貨以及挾巨資而定居,皆不合簽證的規定,非瑞士籍的工人待遇和本國工人相同,但期屆必須出境。

  瑞士各銀行為國外服務,因此有外匯收益,其他收益的項目為:一般工業產品,農業產品,旅遊,加上鐘錶,飾物等。

  琉森市東區的舊城建於中古時代,河西為新城,中間有長廊式具屋頂的木橋相聯,共兩座,但禁止車馬通行。


琉森湖(Lake Lucerne)

  該市被高地環繞,山上有古堡,市南面向琉森湖(Lake Lucerne),是瑞士十多個名湖中最美麗的。遠處有懸崖,山林或高地陪襯,近處有高貴豪華,在外觀上出奇制勝的別墅,應是世界第一流的,還有那市內雕獅之壁,美術館,多處歷史名宅和一間火車博物館都值得一看。

  在琉森市找到了“太白酒家”,主人江蘇籍,戰前任中國駐柏林使館,戰時,娶瑞士婦,定居下來。襄助業務的兒子戰後曾在中國讀中學,能說國語,令人羨慕。廚師山東籍,且為同縣人,因此寒暄一番,在此亦重嚐中國北方風味的餐飯。

  瑞士全國的電氣火車網具世界最高效率,給政府增加額外收入,面向琉森湖的車站,見月台十幾個,每兩三分鐘便有列車開出或開進。車站前即遊湖的碼頭,每艇可一,二數百人,艇尾各懸一張瑞士國旗,迎風招展。


華格納紀念館

  琉森市內有華格納(Richard Wagner, 1813-1883)紀念館,廣搜其生前的遺物與作曲的手稿展出,華格納以寫歌劇出名。中年曾在德國支持革命被通緝,流亡十二年,作曲多在瑞士完成。南德國的巴伐利亞王公對他推崇備至,給予財政援助。音符變化大,結構複雜,莊嚴處由銅管樂的強音來表達,以上各點俱我所喜愛,因此該紀念館必去一看。
  到瑞士觀光最好在仲春或初秋,避開暑假期的忙碌季節。我兩度前往都是在上述時期。仲春,遠處山峰間的冰雪未溶,當晨曦微露,橫掃湖面的霧靄正待上升,似乎永無煩慮的瑞士人已經在澄碧晶瑩的湖水之上拉起那五彩繽紛的風帆,開始泛舟了,湖濱新綠成蔭的橡樹正在迎接漸漸透過雪隙的柔和陽光,路上見有稀疏的遊人。這一切,構成一幅寧靜與和諧的圖畫,那氣氛和景緻是我一生永不忘記的!
  自琉森市可做四面八方一日之遊,夜宿原地,免得易地尋找旅館,上落行李之苦。
  據說瑞士共有名峰十一處,自此出發,至少可看兩處。我認為瑞士有三多:湖泊多,山多,路邊或公園裏構成圖案如錦似繡(其實人工的錦鏽遠不如天然)的花圃多,其中央或裝有時鐘一座,我又認為瑞士有三種聲音最具代表性,都市中電車急行磨軌的沙沙聲,山谷中的牛鈴,鄉鎮廣場上古鐘的報時聲,鐘的下面常會有走馬燈式的“人物”出現來表演一番,及時駐足以觀,亦屬途中一樂。

七. 山水之間

  身在琉森市,實際已進入阿爾卑斯山中。


Burgenstock小半島

  搭湖船到東南對面約六英哩的Burgenstock小半島下船,乘電梯兩次始達懸崖之顛,全景一覽無餘。懸崖的背面為一山谷,被瑞士人譽為最美麗山谷之一,事實確屬如此:蜿蜒的山路,稀疏的人家,家庭式的飯店和旅舍,配上路邊,庭院及露台或窗架上盛開的花朵,谷中平鋪了鮮綠的草原,潺潺溪水,倘佯其間的牛群,此時除了靜聽遠處傳來的牛鈴聲之外,可用萬籟俱寂四字來表達,當時心想:這真是神仙之境!尤可喜的是,一路逢上婚禮兩處,新人和男女儐相,仿古的衣着,鮮艷色的繡花,黑白相間,隨後有吹,打的音樂,親友老少隨行,喜氣洋洋,安步當車,教堂禮成,同向飯店而去,一時劃破了谷上高地的沉寂,益增“仙境”氣氛的美妙。


琉森湖畔之名山Pilatus

  琉森湖畔有名山Pilatus,在該市正南十英哩處,為瑞士名峰中最矮的一座,海拔六千英尺。到此捨艇坐鋼纜車到山頂,見各峰排成一行,各距數英里。鋼索來去共四條,一路俯視,山景,村落,牧場,森林,河流和琉森湖等盡收眼底,在直昇飛機還未發明的百年前,未知這幾百噸的鋼纜如何運到山頂之上?瑞士人征服自然具創新的精神在此可見一斑。
  自琉森乘火車南行約三十五英里到英格堡(Engelberg),一路步步升高,山風過樹,松香撲鼻,車行於眾山環抱之間,車窗開處,仰見天空如洗,地平線間如絮的白雲,橫抹群山腰間,確為脫俗之境。


英格堡

  自英格堡走出車站,小城裏的建築真的格外工夫,那豈祇是古意盎然,門窗之上和其側有雕,塑或繪製圖案及歷史故事,偶見人家牆上高懸古代英雄戰旗,郡旗等,各有不同,並排十支,不足為奇。小城人民此舉為着自己的祖先和地方驕傲之外,並有喚起青年輩歷史感的意義。那些鮮耀奪目的點綴,實在增加了旅遊者的喜悅。出車站不遠,可乘纜車上山,目的地在Titlis,纜車徒行約四十五度斜坡,一路仍見茂盛的牧草正在收割中,有蹣跚而行的幼兒們足着釘鞋,在坡上行動自如,並無跌倒下滑之虞,亦在他國未見的景像。


Mount Titlis


Yungfrau


Mont Blanc(白朗峰)

  在Titlis峰上可見腳下茫茫的雲海,此處為冬季滑雪勝地,我和內子(多年前病故)同有高處不勝寒之感,在此遠望海拔13642尺的終年積雪的名峰Yungfrau(譯意少婦),在二十五英里外,瑞士最高峰在極西部進法境,為Mount Blanc(白山)海拔15771尺。
  中國的山水畫裏,雲和瀑布常是不可缺的。關此,近代嶺南畫家黃君壁(1889-1991)將它發揮得淋漓盡致,事實上今人已勝古人。
  倘欲觀看瀑布,應自琉森市坐火車穿過阿爾卑斯山到近意國邊境的魯加諾市(Lugano)。此路線先是繞湖而行,然後南下,歷四小時半,全程約一百五十英里,途中進入隧道和高架鐵路十餘次,見有數不清的瀑布,如殘斷的帶子,又似白練下垂,長空而下,流入深谷中的河流,景像壯觀,為世界各國連瑞士本國在內亦所罕見,畫家黃君壁生前應該來此一遊。


Lugano


婁卡爾諾(Locarno)

  入市後,第二天參加市內導遊,見那司機兼充講述員,英,法,德,意四種語言同時兼用,使盡渾身解數,滔滔不絕。語驚四座(座位四排也)!可看之處多,結果在此加住幾天,又去了鄰城婁卡爾諾(Locarno)。兩城皆臨大湖,故兩次遊湖,歡愉之情實難盡述。本文寫得太長,感到抱歉,末後一句話還是與開端相同:倘您旅行歐洲,千萬不可錯過瑞士。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信仰宗教與文學 ✍于中旻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藝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風

談天說地

儒家社會主義的理想 ✍亞谷

書香陣陣

讀書樂:聖經一年通 ✍文中旴

藝文走廊

編輯人是甚麼人 ✍亞谷

樂趣飄送

莫札特的成功與貧窮 ✍區室

寰宇古今

富蘭克林在英國 ✍稽譚

寰宇古今

鶴立雞群—嵇紹血濺帝衣 ✍天涯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