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地 ✐2024-11-01

吉星不殞

于中旻

 

  多年前,過年的時候,人家的門楣上,有時迎壁上,會貼着“吉星高照”的紅帖紙。不過,實在說來,星並沒有甚麼吉不吉。但事有例外,現在,真箇有吉星了。
  1999年,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施密特CCD發現一顆小行星,命名“袁隆平星”。星體實在的生,沒有人能夠知道;現在說的只是發現。如此命名,是為了紀念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對人類社會的特殊貢獻。


袁隆平(攝於1962年)

  袁隆平(1930年九月七日),江西九江人,他一生只作一件事,就是致力於研究推廣雜交水稻,解決人民食糧問題,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是首屆最高科學獎得主。雜交水稻產量,遠高於一般的水稻,現在達到平均每畝1,357.4公斤。
  袁隆平最後還作兩件事:一是從雜交稻中去鎘;因為鎘對於人體健康有害,食入後,會生癌;除鎘後不僅可以增產,還能夠使食糧純淨免病。一是在鹹鹼地,種植海水稻,已經在青島試植成功,是解決推廣種植面積的方法。
  袁隆平院士於2021年五月二十二日逝世,得年九十一歲。中國古時稱偉人崩逝為星殞,袁隆平的逝世,可說是“吉星不殞”。為甚麼稱為“吉星”呢?明顯可見的,“吉”是袁字的頭,而且他也實在是人民,特別是貧苦人類的吉惠,影響世界的脫貧工程。據聯合國計算:就現在雜交水稻在地球表面上的普遍種植,所增產量,已經可以供八億人食用。這是有史以來的第一人,何等大的功績!
  有人說:以袁隆平的偉大研究成果,如果有智慧產權專利,可較比爾蓋茨(Bill Gates)的財富多許多倍。但他普遍愛人,不計私利。以前朝代有不少人立紀功碑,他們“一將功成萬骨枯”,多半是萬骨枯一事無成,生時作威作福,建宮建殿,崩逝後造廟造堂;或以人名地,名路,樹立銅像,石像,只給後人麻煩拆毀,何堪比斯人名星不殞久存!
  袁隆平院士一生無黨無派。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致詞哀悼他逝世時,稱其為“袁隆平同志”,表明對他的崇敬。其實,袁也配得基督徒稱之為“同志”,雖然我們不確知他的信仰,他普及無私的愛,正跟基督徒一樣。他不是只顧自己衣食豐足,而是想到中國人民長久貧困缺乏的情形。
  中國歷史上的動亂,多由於飯碗爭奪,“紾兄之臂,而奪之食。”所以不論叫革命,或造反,都發生在荒年飢饉的時期。我們忘不了,世界上關心民生的學者們,在憂慮食不果腹,討論“綠色革命”,還不過是幾十年前的事情。這一代,好不容易達到小康的地步,想到助所有人民脫貧的事。雖然政治經濟因素很複雜,總是可喜的事。
  耶穌並不是專講論屬靈的事,也關心民食。祂看見群眾“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馬太福音9:36);同時又“憐憫這眾人,因為他們同我在這裏已經三天,也沒有吃的了。我若打發他們餓着回家,就必在路上困乏,因為其中有從遠處來的。”(馬可福音8:2,3),可能得暈倒。主顧及人吃喝的肉身需要。
  神普遍的恩典,惠及一切受造之物;祂特別的恩典,是為給所揀選的信徒。我們應該記得耶穌的話:

“因為神的糧,就是那從天上降下來賜生命給世界的。…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裏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裏來;到我這裏來的,我總不丟棄他。”(約翰福音6:33-37)


Photo by Sergei A

  蒙恩得永遠生命的人,不僅有今生的滿足,更是進入神家中的人,並且得祂的保守,盼望得享祂國度的榮耀。“如經上所記:‘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只有神藉着聖靈向我們顯明了。”(哥林多前書2:9,10)這是最大的喜樂,最高的盼望。哈利路亞。感謝主!

插圖:

  1. “Close-Up Photo Of Rice Plains” by Sergei A (pexels.com, accessed 11/2024)
  2. “Yuan was reading the newspaper in 1962” by Unkown Author (Wikimedia Commons, accessed 11/2024)

(同載於聖經網 aboutbible.net 之“天上人間”)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高石子倍祿鄉義 ✍于中旻

藝文走廊

析賞韓愈的千古名詩 ✍殷穎

點點心靈

勞工神聖 ✍余卓雄

談天說地

挽回祭:福音的中心 ✍于中旻

談天說地

韋伯斯特與語文改革 ✍于中旻

談天說地

父親的公義與兼愛 ✍于中旻

寰宇古今

范仲淹 ✍史述

談天說地

不靠自己只靠神 ✍亞谷

書香陣陣

讀書樂:在兩個世界之間 ✍于中旻

書香陣陣

讀書樂:十字架下的沉思 ✍文中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