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心靈 ✐2019-07-15

酵母的故事

田立柱

 

  在福音書中,耶穌基督曾以“酵”做比喻,以引導門徒知曉天國之道,這告訴我們耶穌對實際生活的關注,也說明了那個時候“酵”使用之普及。在耶穌的比喻中,“酵”是具“中性”色彩的,既可以用於“正面”,例如耶穌所說:“天國好像酵母”,也可以用於“負面”,例如:“要防備法利賽人和希律的酵”。我們一般人都以為“酵母”是“單一”種類,沒有甚麼區別,事實卻並非如此。我的房東弟兄從事食品加工有年,有豐富的生產實踐經驗。據他說,這酵母並非單一之物,製作酵母需要不同材料,如黃米類的和葡萄類的不同,不同的食品自然品質也就不同了。

  據說酵母生命力的強弱,決定了所發酵食品的優劣,品嚐到食物有酸味時,這說明那“酵母力度”是處於弱勢狀態,酵母的生命力越強,所發酵的食物就越可口,那麥香就越發濃郁。所以,食品在加工過程中的發酵是多次的,是非常重要的生產環節,也是給酵母有多次生命增值表現的機會。當一團麵發酵起來的時候,也就是麵案師傅最為開心的時刻,在耶穌的比喻中,就有“天國好像麵酵,有婦人拿來,藏在三斗麵裏,直等全團都發起來”(馬太福音13:33)的情節,這也讓我想到了自己年少時圍坐在母親身邊,看母親揉麵的畫面來。當那一團麵發起來,做成的饅頭的時候,心裏頭總是充滿快樂,那一個個熱氣騰騰的“饅頭”擺在我們面前時。會感覺到自家饅頭特別的香郁和鬆軟。

  酵母是製作食品的重要材料,我們山東稱之為“老麵”,人們對酵母存有一種特殊的珍惜,據房東弟兄說臺灣的一塊酵母來自於一家日本的食品加工廠,並且是作為珍貴禮物送來的,而日本的這塊酵母則是來自於法國的食品加工廠,算起來這塊老酵母,已經存在一百多年的時間了,是經過幾代的傳承保存下來的,這些食品廠也以這塊酵母為自豪,視其為“鎮寶”之物了,被十分敬重地保存在一處特別的容器內。這或許說明了人們對它的認可和接納,雖然現代的科學發展迅速,但是對那悠久的素樸品質,還是存着一種認真的和虔敬接納,也是師傅們的敬業精神之所在。是對傳統的尊重,也是繼承這份產業的心志表達。


©savoringthepast.net

  讀馬太福音13:33時,我的心裏就浮現出一幅婦人製作食物的畫面。我們少年時代,許多家庭主婦的工作之一,就是在家裏為全家製作食物,她們和酵母就有十分密切的接觸和認識,一些婦人是自己製作酵母的。一家人的口味,也就由此而生,自家的麵包好吃,應該說的就是這樣的情況。在以色列人的歷史之中,和酵母有密切關係的是“揣面盆”。出埃及記記載,出埃及的那個著名夜晚,以色列民眾所攜帶的第一件“器皿”,就是這個“揣面盆”,因為這是他們生活的第一需要,讓我們想到“民以食為天”的老話來。在“埃及文物展覽”中,有一尊古老的泥塑,就是婦人端坐在一個偌大的“揣面盆”旁邊,用心的勞作,那個古老婦人的形象,在今天也不會感到陌生,而且倍感親切。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藝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風

談天說地

彩虹 ✍于中旻

談天說地

東亞復榮圈 ✍于中旻

談天說地

社會主義資本家—子貢 ✍亞谷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捕光捉影

捕光捉影:巴黎—羅浮宮 ✍郭端

點點心靈

我們來談天(六)天上國民 ✍余仙

談天說地

義人之益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從萬靈節談中元鬼節 ✍葉少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