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大事:養生與送死
多年來,人的生活過得去,多看見關於“養生”的廣告,電視也有關於“養生”的專欄,可見活得好,活得久,是多數人的願望。不僅現代生活的人如此,古時生活不見得怎麼舒適的人,也志願拉長與死亡的距離。晏平仲與管夷吾的互相問答,並非史實,是列子臆想虛擬的寓意故事。
晏嬰(平仲,公元前578-500)與管仲(夷吾,公元前約723-645)。管晏二人都作過齊相,對齊國的興盛有很大的貢獻。史記把二人並列,因為管子主張富國強兵,“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但他的生活“富擬於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管仲少年家貧,身享富貴,生活豪奢,滿足自己一切欲望;但人民以為他配得。晏嬰則生活充尚節儉,“食不重肉,妾不衣帛”,也是眾望所歸。列子不計較他們世代差別,在一個半世紀以上,也不討論政風,治國方略;其重點在對於生活的態度,着重養生及送死。這段有名的對話,仿佛是古老的相聲,看官可不要當作真有其事去考證。話說…
晏嬰遇到管仲,見他把自己養得肥肥胖胖,臉上紅潤,氣色很康健;就向他請教養生之道。
管相回答說:“生活順心就是了,不要節制你的欲望,要任其自由發揮。”晏相再問:“請告訴我你生活的節目如何?”管仲果然不愧是醫國醫己的高手,回答:“我身為首相,為人民服務,就得首想為身,營養我的貴體好,才能工作有效率,不負大公所託。因此,我贊同西方那位空前絕後智者的養生原則,對於自己的需求,完全予以滿足。”
就在這時,西方地中海邊的智者所羅門王,在接見了非洲女王之後,公餘之暇,不妨也來參與他們的討論。這位睿哲的最高領袖,敘述他比齊桓公更古老的治國理政經驗,和生活方式:“凡我眼所求的,我沒有留下不給他的;我心所樂的,我沒有禁止不享受的;因我的心為我一切所勞碌的快樂,這就是我從勞碌中所得的分。”(傳道書2:10)他又接着說:“我知道世人,莫強於終身喜樂行善。並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神的恩賜。”(傳道書3:12,13)充分是在為管相幫腔,說完了,他揮手讓主持研討會的管相國講話,就坐着他金鑲的象牙寶輦,飄然而去。
管仲低頭看着晏嬰,那國際著名的矮子,像“科西嘉的小軍曹”拿破崙一樣,對他說:“人一生不過如此,現在輪到閣下發表高見了。您說說此生之終,死後該如何處分?”
晏相說:“人死了,如何處分簡單不過,有啥好說的?”
管夷吾說:“你這山東矮漢心思可不短,我必須聽聽你發言。”
晏平仲說:“既然死去,俺自己哪還作得主?放在火上焚燒也可以,沉到水裏也可以,埋掉也行,丟在露天野外也不妨,用草蓆裹起來拋到山溝谷底並不破壞環境,裝扮成大元帥服錦繡滿身再用棺盛起來,就像洋娃娃,外加上等石材鑿成的華美外槨,豈不也算好?但看環境許可吧!”
管相國看着選擇的旁聽者,宣告生死研討會,到此結束。
不過,我們該記得,這個寓言故事,是在列子.楊朱篇中。無論列子所描述,所表達的“楊朱”,和真實的楊朱,都不談身後事;但是否只不談,就身後無事了呢?
其實,死後並不就此終結。聖經說:“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希伯來書9:27)主持宇宙性大審判的,是神的兒子基督耶穌。祂向世人預先宣告這將要來的審判—“父不審判甚麼人,乃將審判的事全交與子”,也就是都交由基督耶穌審判。
父怎樣在自己有生命,就賜給祂兒子也照樣在自己有生命;並且因為祂是人子,就賜給祂行審判的權柄。你們不要把這事看作希奇—時候要到,凡在墳墓裏的,都要聽見祂的聲音,就出來:行善的,復活得生;作惡的,復活定罪。(約翰福音5:26-29)
聖經提醒人:誰都不能避免與死亡的約會。但不僅如此,死後還有值得憂慮的事,是在末日還要再活過來,面對審判,決定永遠的最後結局。當然,要是“行善”的人,會得到永遠的生命;可惜,最智慧的王所羅門說過:“時常行善而不犯罪的人,世上實在沒有!”(傳道書7:20)這是多麼悲哀的事!可知道是多麼嚴重的事!晏平仲當然是好人;但他無法達到那樣的極高標準,完全“不犯罪”。既然如此,又怎能得稱“義”?就是在神的律法下,怎樣才可以被宣告完滿,正確,純全,沒有罪呢?
神愛世人,不願意人被定罪滅亡,就差祂的兒子基督耶穌道成肉身,到世上來,並且祂自己完全沒有罪,為了救贖世人,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流出寶血,使信祂的人,罪得赦免,得到永生,成為神家的人。
聖經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翰壹書1:9)這就是福音。
現在,你就可以相信祂;不必再為死後擔心,就可以過喜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