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地 ✐2020-03-01

芝生谷底

亞谷

 

  人認清自己當在的位置,是很重要的事。也許,得經歷諸多困難,才可以得到這基本的知識。李白得句云:“芝生谷底人不鋤”,應該是他從醉中醒來的話。

  李白不是生下來就想作“酒中仙”。可惜,他有才不能為世用,卻因能作詩脫穎而出,成為仿佛“詩待詔”的地位。因為當時有位羅曼蒂克氣質的皇帝李隆基,也生錯地方—他是“梨園戲劇學院”的創始人,兼超級明星,卻生在帝王家,未經選舉就作了政治上的最高領袖。就是這樣,二才子走在了一起,李白只好算是蒙知遇之恩。可是他久領高薪,只作了一件有積極意義的事—憑與皇帝的關係,救了失勢軍官郭子儀;後來,郭領導反攻,擊破了安祿山造反的軍隊,救了逃難的皇朝。
  不過,李白出入宮禁,知道宮廷內幕太多了,清醒時還可能禁口,酒醉時難免說出真話。所以“芝生當戶,雖美必除”。礙人的路,必須得除去才方便。當然,有傑出才能的人,像智者屈原,也不容易安全存在。所謂:“世人欲殺必為才”,就是遭致“蛾眉善妒”,沒得好日子過。

  李白本應該是深明道家哲學的:“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老子)不過,知道守雌如愚是一回事,實際上要他安靜不講話,一改其狂放性向,卻比死還難。浪漫天子唐明皇,在治國理政上,無論如何也難稱高明,但對於李白的理解和容忍,是十分值得稱道的開明皇帝;讓他光榮的自由放逐,離開宮廷拘束,去過他閒雲野鶴的逍遙生活。從功名上來說,是到了“谷底”,一品老百姓,不能再黜降了;但到底不礙誰的路,免於誅鋤,還作公費旅遊,實在好不過。
  聖經說到神如何引導祂的子民,經過紅海,顯明祂慈愛周全的看顧:“耶和華的靈使他們得安息,仿佛牲畜下到山谷”(以賽亞書63:14)。耶和華如同智慧的旅人,或仁愛的牧者,知道暴風快要來的時候,招呼所管的牲畜下到谷底,就得平安。有些好出風頭的,喜歡站在高地,叫同伴看見其與眾不同,自然很困難抗禦東方曠野來的暴風,就可能被捲到崖下,成為犧牲品,至少也致傷殘。
  不過,同樣的待遇,並不適於每個人。憂國憂世的屈原,就放不下朝政,在郢都以外的任何地方,都過得不快活。用個似不相干的比論來說,儘管外形沒有分別,內涵的意義,可就大有不同。蓄留長髮對於押沙龍是為了虛榮美飾;在尼布甲尼撒,是失去理智,而髒亂不潔;在參孫,是品德和能力,不容失去;在撒母耳,是奉獻為聖作拿細耳人。在中國的歷史中,當年滿族入關,“留髮不留頭”,有人寧死不屈,爭的是民族氣節。其行動雖然相同,行動的理由不同。正如所說的:“奔者東走,追者亦東走;東走者同,東走之因不同。”
  無論如何,人都該學習下到“谷底”,不要當戶而立,不要妄想攀上樹梢。願我們遵行主的旨意,不怕孤單,作谷中幽蘭,作谷中的百合花,不畏懼“在荊棘內”(雅歌2:2),仍然為主所賜的裝飾而喜樂。“耶和華使泉源湧在山谷,流在山間。”(詩篇104:10)
  祝所有虛心的人,渴慕的人,都從天上的主得福豐盛(馬太福音5:3,6)。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儒家社會主義的理想 ✍亞谷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信仰宗教與文學 ✍于中旻

藝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風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捕光捉影

捕光捉影:牆 Walls ✍郭端

談天說地

大同社會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借貸的智慧 ✍于中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