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或登階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加拉太書5:22,23)
這裏所說的“果子”,不是九種果子,你可以選擇有其中之六,三分天下有其二,就算是及格,若再多,就是成績優異了;其實,果子是單數,就是說,如同迦南的一挂葡萄,結有果子,就都有了,程度或有所差別,是在於有,或沒有;但這不是說,每個聖徒都已經臻於完全。
無可諱言,所有的聖徒各有其缺欠,如:翻譯拉丁文通俗本聖經的耶柔米(Jerome, c.347-c.419),據說其性情暴躁,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也頗有性急的傾向,有時近於粗暴。這些都不是值得效法的;但神確也使用他們,包括這些瑕疵;他們也知道自己的不完全,也使跟隨他們的,知道不可過於效法人。經上又記着:“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以弗所書4:26)可見生氣不是犯罪,只是不要任其發展成為犯罪;這是指在教會內要維持美好的團契。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 1703-1791)說:“易怒是驕傲的女兒。”我們對於果子的不圓滿,都應該努力追求;因為缺乏聖靈果子任何一方面,都會使親近的人感覺缺乏甜美,增加相處的困難。
就在這段經文的前面,列舉了相對的情慾果子,這些是
情慾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就如:姦淫,污穢,邪蕩,拜偶像,邪術,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紛爭,異端,嫉妒,醉酒,荒宴等類,我從前告訴你們,現在又告訴你們:行這樣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國。(加拉太書5:19-21)
這些惡事,信主得新生命的人,必須都棄絕。所有讀這經文的人,都不難明白,絕不會有誰相信必須具備這一切惡行,才被摒除於神的國度之外,但人不能選擇,至少會被這些事中的一件轄制,想要掙脫,卻力有不能。也不是作惡事才是惡人,是因為惡人才作惡事。
如果你們聽過祂的道,領了祂的教,學了祂的真理,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以弗所書4:21-24)
因為有了新生命,必然棄惡從善;脫去,是完全離棄。
有個基督徒,在教育機構工作,周圍都是文質彬彬的人物;他認為自己也是這樣。有一天,他意外的發現,自己缺少聖靈的果子“溫柔”。他沒有託辭,也無法藉口環境不好;就在神面前謙卑禱告,求神幫助改變,補救這缺點。真的,他認為有進步了。可是,遇到他以為不合理的事,特別是發生在下級的時候,脾氣又發起來了。很是難過,以前禱告,努力,豈不都白費了?他必須向同事道歉,再重新作起。後來,更深的省察,原來這不是自己可以修持能達到的地步,靈命是整體的事,必須認真追求才行。他徹底認識自己的真面目,在神面前懇切祈求,生命得到改變,靈裏有了進深,自然就結出美好的果子。
人的本性有不同;例如:他本來就心地良善,喜歡幫助人;也有信實的好處,不愛虛謊詐欺。但性向或家庭養成的,環境也會有關係。有個人坦誠見證:我年輕時持守廉潔,怕貪污會損害名譽,影響前途;年紀大了不敢貪污,怕丟掉職位,失去退休金;實際上看見別人生活優裕,心裏未嘗不羡慕,滋生貪念。這就不是出於品德,更不是敬畏神,也不是由於聖潔公義的性情使然。還有的政府相信厚俸養廉,給予自己一班在位的很多薪資優遇,那等於是分贓,剝削人民,無益於培養品德和社會風氣。聖經還記着說:
神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皆因我們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因此,祂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神的性情有分。正因這緣故你們要分外的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制;有了節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你們若充充足足的有這幾樣,就必使你們在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上,不至於閒懶不結果子了。(彼得後書1:3-8)
讀上面的經文,很容易使我們有進修功德的感覺:加上,加上,加…好像是登階或爬山,渴望爬完每一步。可如果缺少一件,會有甚麼結果?還有,怎樣才算是充足?如果不夠充足呢?
說來康健是人都希望的,也是生活最基本的條件。其實,康健就是說“心康身健”;身“健”,意思是強壯無疾無病;那麼,心“康”呢?意思是知足有餘;也就是說,如果心靈一直覺得不滿足,無論是對於財物,對於權慾的不滿足,就是心靈的病態。這麼說,你可能會嚇一跳,難道我們的周圍有那麼多心靈不健全的人嗎?答案:是。有甚麼可驗證呢?最明顯的是其反面—對於“有”的感覺如何。人一般是缺乏甚麼而不愉快;缺乏飲水而口渴,缺乏食物而飢餓,缺乏錢財而貧窮;那麼,見別人有,自己就會不舒服,是怎麼回事呢?這是嫉妒的惡性,如果任其發展,就可能成為悲劇。甚麼是滿足呢?滿則溢出,就分給別人,也就是以上所說的“愛弟兄…愛眾人”,表現於仁愛。
人檢討自己,如同對鏡子觀看,就發現自己的不完全,不能避免的,就仰望更高的目標,希望能達到完全的地步:信主重生的人,已經有了神的性情,還要增長,更高,達於完全:“所以你們該效法神,好像蒙慈愛的兒女一樣。”(以弗所書5:1)
(同載於聖經網 aboutbible.net 之“天上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