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走廊 ✐2017-07-01

頌詩譯選

越過沙洲

凌風 譯

 

夕陽和夜星,
  向我發出清晰的呼喚!
不要有沙洲嗚咽的悲聲,
  當我出海航遠。

但潮水似睡眠般的流動,
  有太多的聲響和浪花,
自無邊無垠的深洋湧來,
  然後轉而歸家。

黃昏微光和暮鐘,
  隨着來的是黑暗!
不要有送別的哀痛,
  當我登舟揚帆;

超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
  海浪將我載去悠悠,
希望見我的舵手面對面,
  當我越過那限阻的沙洲。

  英國桂冠詩人丁尼生(Lord Alfred Tennyson, 1809-1892),作品很受時人歡迎,得到“人民詩人”的雅號。
  1889年,八十歲的丁尼生,從英格蘭的奧德沃茨(Aldworth)夏居,渡海到衛特島(Isle of Wight)的冬季別墅去避寒。船過索倫(The Solent)海峽的沙洲,聽到波浪沖激的嗚咽聲,似在悲泣,那是風暴將至的預報。安然抵達島上,風暴才來到。
  幾天後,丁尼生病了。僱來一個護士服侍,陪侍照顧衰老病中的詩人。在他們談話時,那基督徒護士說:“先生,您有很多詩作,但很少聖詩。您現在病中,我希望您寫首詩,安慰其他病苦的人。”老詩人回想船過沙洲時的風浪聲音,當夜在病床上寫成了這首詩。詩中把沙洲的嗚咽,用為喪葬的意喻。這雖然不是他最後的作品,但依他的囑託,收為他每本詩集的最後一首。表明基督徒的生命之舟,勝過死亡面見救主耶穌基督的盼望。
  作者面對死亡沒有懼怕,而是看到死亡後面的安息。他用平靜近於渴望的心情,想像越過死亡的關柵,也就同時越過了官感的限制(“bar”是“沙洲”,也有關限的意思),而在肉體之外得見神(參約伯記19:26;哥林多前書13:12),面見生命的“舵手”。

Crossing the Bar

Sunset and evening star,
  And one clear call for me!
And may there be no moaning of the bar,
  When I put out to sea.

But such a tide as moving seems asleep,
  Too full for sound and foam,
When that which drew from out the boundless deep
  Turns again home.

Twilight and evening bell,
  And after that the dark!
And may there be no sadness of farewell,
  When I embark;

For tho' from out our borne of Time and Place
  The flood may bear me far,
I hope to see my Pilot face to face
  When I have crossed the bar.


Lord Alfred Tennyson, 1809-1892
English Victorian Poet Laureate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儒家社會主義的理想 ✍亞谷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藝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風

談天說地

信仰宗教與文學 ✍于中旻

藝文走廊

掃羅王的獨白 ✍凌風

談天說地

福音荒原 ✍于中旻

點點心靈

大理點石成金 ✍余卓雄

雲彩生活

簡易食譜:檸檬蛋希臘湯 ✍呂味

寰宇古今

日內瓦:一城山色半城湖 ✍鄭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