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心靈 ✐2017-05-15

蓖麻樹的故事

田立柱

 

  讀到約拿書第四章時,看到上帝安排“蓖麻”出現在約拿的生活之中的情節,也就想到了自己少年時代災荒其間的“自救”故事。所謂自救,措施之一就是在“房前屋後”的“種瓜種豆”之舉。在那些“方寸隙地”間就種植了一些“經濟作物”,以補充其時的“糧食短缺”,例如“南瓜和豆子”就是一例,雖然所獲不甚豐富,但也給生活少許的幫助。除了南瓜的“難以忘懷”,還有“蓖麻”的一段故事可以一書,這也是讀約拿書第四章給我的聯想空間。種植“蓖麻“的原因是補充油料供應的不足,據說“蓖麻籽”是可以造成一盞油燈使用的,辦法是將蓖麻籽去皮晾乾之後,一粒一粒的串起來,很有點今天的“燒烤”串兒一樣,然後點燃,充當照明的功用。實在說來這是不成功的,因為“蓖麻籽”那層薄薄的硬殼難以除盡,並且常常把蓖麻籽弄碎。幾次不成功之後,也就放棄了這項實驗,但是那故事情節卻難以忘懷,我們也在其間享受着過程的歡樂。

  除此之外,種植蓖麻的過程,也給我不少的情感回憶,從澆灌到常常觀察它的成長,發芽生葉到結籽粒,那真是一堂極好的課程,其中充滿了喜樂,期盼和驚奇,好像心裏的希望藉此被激活了一般。上帝安排在約拿的生活場景之中,有一棵“蓖麻”出現,或許也是擴展其思想的境界,讓他想到愛惜一棵有生命的蓖麻樹在生活中的意義,由此想到上帝的愛和憐憫以及恩典,讓約拿的觀念讓位於上帝,使那些不知左右手的孩童們得以看見恩典的光臨,這比起蓖麻來,顯然更加具有實際的意義。雖然看起來約拿還沒有從中很快的回轉到上帝的旨意當中,但是想到這卷書的“正典”地位,其意義也就非常的明顯了,上帝的憐憫和恩典是在人的觀念之外,祂施加給人們的,是大大的超過了我們的心思意念。蓖麻樹的故事可以讓我們思想到其中的心靈光景。

  尼尼微是罪惡城市的代名詞,這帝國的“橫徵暴斂”是舉世聞名的。約拿書開始就告訴讀者,他們的惡達到上帝面前,一個其惡如此的城市,上帝卻沒有使其不被恩典所覆蓋,他差遣約拿前往的目的就是拯救,使他們知道上帝的慈愛和憐憫,自然也讓他們知道自己的罪惡是需要悔改的。尼尼微城也真是舉國上下一致有此悔改的行為,甚至國王也有認罪悔改之舉,披上麻衣,坐在灰中,結果是上帝看到了他們另外一面,見到了他們離開惡道,就不把所說的災禍降於他們了。上帝的憐憫就在此顯明出來了,約拿的問題是自己還沒有如此的博大之愛,而是局限於自己的一己之念中,無法將自己的觀念分別開來,他的那些舉止行為就此產生。正如同我們許多人所經驗到的自我,不也是如此的將自我高過上帝的旨意嗎?


畫家筆下的尼尼微城

  我們讀約拿書似乎是去看一個先知的“弱點”,其實這正是我們自己的寫照,它似乎如鏡子一樣的置於我們的面前,在其中我們只要擦亮眼睛是很容易看到自己影子的。我們會將自己的私心看成是“真理”,我們的“嫉惡如仇”似乎是“伸張正義”,當我們將自己無度的擴大起來的時候,其實就好像將自己包裹在層繭殼之中的幼蟲一樣,看起來“天衣無縫”,實際上卻是“作繭自縛”的把戲。如果如此,也就很容易使自己處於隔絕的地位之中了。約拿以躲避的方式逃避上帝,那是不成功的,最終他還是處於上帝的面前,那是一切真實的根源所在。當我們思想到約拿書中的意義之時,我們確實可以從中,看到上帝的恩典,慈愛以及憐憫,但是也可以從中看到自己隱藏的那一面,就是我們心裏的“約拿現象”。解決的辦法就是,回到上帝面前,明白祂的旨意,並且放棄自己的那些理由,觀念和意思,並且記在自己的生活書卷之中,成為警戒和教訓。


蓖麻樹下的約拿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信仰宗教與文學 ✍于中旻

藝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風

談天說地

儒家社會主義的理想 ✍亞谷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雲彩生活

薑能制止關節痛 ✍烝民

談天說地

美好的仗 ✍于中旻

藝文走廊

兩次受傷的耳朵 ✍凌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