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古今 ✐2011-02-01


解毒“密碼”(二)

達芬奇的繪畫

黃鐘

 

  達芬奇(da Vinci, 1452-1519,或譯:達文西)雖然是文藝復興全盛時期的畫家,但由於他的興趣多方,又是一位才華超卓的巨人,所以畫作和雕塑留傳於世不多,但是他仍然被視為是“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藝術大師。所留下的作品,都成了稀世精神文化的資產。他著繪畫論A Treatise on Painting)也成了探索繪畫重要的理論。奇怪的是:他對藝術有這麼深厚的體驗,卻懶於作畫。所以留下的畫作不多,在他的手稿裏,也有一些未完成的畫稿,只可惜都是草稿而未曾正式成畫。是因為沒有時間完成,或是他利用繪畫的理論,運用在實際軍事工具,城市建造,生命科學之上,則未可知。
  上文講過,達芬奇在從師的年間與師父共畫基督受洗之外;早期又為修會畫過博士來朝聖哲羅姆(哲羅姆或譯耶柔米)等作品(參“解毒“密碼”(一) 達芬奇何時請了丹布朗為代言人?”,翼報 2011.1)。這些畫作雖非名作,亦屬精品。他最為世人熟悉的名作,要算是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的微笑

最後的晚餐

  畫的背景:當耶穌釘十字架之前,祂與門徒聚在一起,守“逾越節”。逾越節是猶太人的大日子,記念神如何將他們的列祖從埃及拯救出來。在這筵席期間耶穌講了許多話,都是今天信徒信仰中,不可或缺的真理(約翰福音13-17章);又親身示範為門徒洗腳,要他們學祂的榜樣“彼此洗腳”。坐席正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了福,就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着吃,這是我的身體。”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他們都喝了。耶穌說:“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的。我實在的告訴你們,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神的國裏,喝新的那日子。”(馬太福音16章;馬可福音14章;路加福音22章)
  在文藝復興的時代,許多畫家都以聖經為題材畫畫,其中有關主的晚餐就有:喬托(Giotto di Bondone, 1266-1337),杜喬(Duccio di Buoninsegna, c.1255-c.1319),丁托列托(Tintoretto, 1518-1594 ),富凱(Jean Fouquet, c.1415-1481 ),杜勒(Albrecht Durer, 1471-1528)等畫家,當然還有其他的畫家。但是,其中以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最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The Last Supper by Giotto di Bondone, c.1306


The Last Supper by Duccio di Buoninsegna, 1308-11


The Last Supper by Tintoretto, c.1594


The Last Supper by Jean Fouquet


The Last Supper by Albrecht Durer, 1523 (木版畫)


近年畫家筆下的最後的晚餐

  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 1495–1498),是應米蘭聖瑪利亞感恩廣場感恩教堂修道院之邀聘,在修院內的餐廳裏的壁上畫的。畫長九米,寬五米。作畫的時間是1495至1498年間。為了使畫面細膩豐富,他試圖自製油與膠混合的顏料。這種顏料作畫的時候效果很好,但是經不起考驗,幾年之後就開始褪色,而且容易剝落。當法國人侵佔米蘭的時候,曾將餐廳作為馬房,壁畫不被珍惜,馬伕們將它拿來當標靶拋石子。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又經歷盟軍的炮轟。戰後因無人關注,日久失修,畫面發霉,使一幅珍貴名畫面目全非。最後被義大利及世界各地有識之士發現,要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呼籲搶修這幅名畫。現在已經搶修告一段落,可以重睹這幅畫的風采,能夠欣賞這幅畫的人,除了為到可以復修而慶幸,也為達芬奇的藝術造詣感到驚歎!


The Last Supper by Leonardo da Vinci, 1495–1498

  畫的表達:在主耶穌與門徒在小樓上守節,吃逾越節筵席的當時,祂直截了當的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約翰福音13:21)
  當耶穌這話一出,門徒就起了激烈的反應。達芬奇繪畫,擅於捕捉各人不同的反應,用他藝術的手法表達出來,這就是他這幅最後的晚餐被評為最經典的名畫的一個因素。
  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是耶穌坐在中間,將十二門徒分成兩邊,三人一組。在耶穌右邊第一組是巴多羅買,雅各,安得烈。第二組是彼得,猶大,約翰。左邊靠近耶穌的第三組是多馬,老雅各,腓力。第四組是西門,馬太,達太。每一個人的神態,都經過細心思考,按照各人的年齡,個性,用不同的肢體語言及面部表情加以表達。從這一幅畫中,達芬奇的繪畫天才和思想表現,發揮到淋漓盡致。他自己對人物畫像的看法曾這樣說:“一張人物畫,各人的形式表現,應該做到使人一看,就很容易的從他們的姿態中,察覺他們的思想…就好像一個聾子看人講話,雖然他聽不見,但依然能夠從他們講話的姿態動作中,揣摩他們講話的主題…”。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比較任何其他人所畫的都不一樣,就是在於人物的刻畫;每一位門徒都栩栩如生,使你細看之後,難以忘記,留下深刻印象。
  當時的畫家都會在門徒的頭上,畫上一個光環,以突顯人物的神聖;即或不是,也會在耶穌的頭上畫上光環。達芬奇最後的晚餐,在場景上有些不同;因為這幅畫是修院餐廳的壁畫,他配合餐廳的陳設和環境,讓畫的位置與用餐的人渾成一體,使人感覺那是另一張桌子,有另一組人在餐廳中用餐。畫中的窗戶,如同當時餐廳中的窗戶;耶穌的頭,就以窗戶作背景,在感覺上很突顯耶穌的光彩,比較一般性的光環,更為獨到。
  為了使畫中的人物“維妙維肖”,達芬奇觀察了無數的人。有時為了要表達其中一個人物,他會停下來,在畫前走動沉思。有時他跑到各處尋找不同類型的人的形像;從王室到貧民窟,從貴族到小流氓,將他們的一舉一動,所表達的性格,面貌,都記錄下來,放進這十二使徒的形像中。他將最後的晚餐的情景,透過畫筆,如同戲劇一樣呈現在人的面前。
  因為達芬奇執着完美,修道院的院長常常催他趕緊完成,甚至到米蘭公爵那裏去投訴他的怠慢。當公爵會同院長召達芬奇去問話的時候,他對公爵說:“現在只有二個人頭還沒有畫,就是耶穌和猶大;現在找到了,就是院長大人!”從此院長再也不敢催他。
  但也有另一個版本談到他如何物色耶穌和猶大的軼事。他先找到一個面貌慈祥,心地良善的人,用他作為模特兒來畫耶穌。事後再到貧民窟的流氓中去找猶大,找來找去都不理想。後來他跑到監獄中去物色,希望從囚犯中找到理想的人物。果然被他找到一個可以作為猶大的模特兒。想不到那個囚犯認得他,很好奇的問達芬奇:“你上一次找我畫耶穌,這次你想用我來畫哪一位呢?”達芬奇真是無限感歎!怎麼一個原本可以用來畫耶穌形像的人,曾幾何時竟然墮落到淪為罪犯!
  達芬奇畫人像的特色,不僅是藝術高超;最大的特點,還是因為他對人體的認識。他解剖過許多人體,對於人體的構造和特徵,有極深的了解,所以他畫人像比任何一位畫家,都會優勝得多。

蒙娜麗莎的微笑

  畫像中的女子,據說是佛羅倫斯一位名叫吉奧孔達(Francesco del Giocondo)的商人的妻子,芳齡二十四歲,深得丈夫寵愛。丈夫為表示對她的寵愛,就聘請達芬奇替她繪製一幅肖像留念。
  達芬奇一看這位蒙娜麗莎(Lisa del Giocondo , 1479-1542),就被她那神秘的微笑和魅力所吸引。他原是懶於作畫,但是因為直覺感到蒙娜麗莎是一位最好入畫的模特兒,能夠從她身上發揮自己繪畫的才華,所以就破例的答應下來。
  從動筆開始,整整的用了四年(1903-1906)。達芬奇付出畢生的精力,蒙娜麗莎也每天坐着讓他細心精緻的作畫,看着他認真作畫的神情,不禁微笑起來,這種含蓄似笑非笑的神情,真是令達芬奇傾倒!為了使這位年輕的女子免於厭倦,他甚至找來樂師在旁邊奏樂。
  終於完成了這幅微笑的蒙娜麗莎Mona Lisa, c.1503–1519)。奇怪的是他並沒有將這幅畫交給訂畫的人,原因沒有人知道。有說是因為訂畫的人等不及;或因經商失敗,無錢提貨;又或許達芬奇太愛這幅畫,不願交給訂畫的商人。無論如何,達芬奇將畫一直帶在身邊,離開家鄉之後到法國,仍然自己保管,直到去世,由他心愛的弟子梅爾齊(Francesco Melzi, 1491-1570)承受。
  達芬奇的這幅傑作,最後由崇拜達芬奇的法蘭西斯一世(Francis I of France, 1494-1547),設法從達芬奇的愛徒梅爾齊手中購買,從此成為法國皇室所有,現在存放法國羅浮宮博物館中。

  蒙娜麗莎的女主角並非絕世美人,她的迷人之處,是她那自然而神秘的微笑。在西方藝術史上,稱為最著名“永遠的微笑”。不少欣賞的人,都會猜想她為甚麼“笑”?她在想甚麼?她迷人的眼神凝視着你,她彷彿在對你的癡迷,欣賞發笑!當你看着她的時候,她的微笑親切,神秘而不遙遠,這就是達芬奇也不忍放棄的原因。
  蒙娜麗莎的“手”,也是藝術史上最美麗的“手”。她兩手交疊輕放在椅柄上。她的雙手極富質感,手指纖秀而豐潤。這雙手,看上去不是畫中的手;而是比真實的手更加真實,更加有質感,美感,動感!這是達芬奇的獨特擅長之處。
  蒙娜麗莎的頭髮,也被達芬奇繪得引人注目。頭髮上好像蒙上一層薄紗,漆黑又柔順的頭髮,如同瀑布自然流瀉,有一種濛濛靜穆的感覺。
  蒙娜麗莎的面貌不算娟秀,但卻顯出一種秀慧之氣。她的眼睛,鼻梁,嘴角,下巴,胸脯,頸脖;甚至衣服,身後的背景,都被達芬奇畫成無與倫比的絕妙藝術精品。

兩幅未完成的素描

1. 自畫像

  當達芬奇六十歲那年,他用銀針筆加紅粉,為自己繪製自畫像Self-portrait of Leonardo da Vinci, 1510-1515)。看上去像一幅未完成的畫,如同畫稿或素描。這幅畫像只是一個頭像。寬二十一厘米,高三十三厘米,現藏在意大利都靈圖書館。
  從這個頭像看出達芬奇的英俊,威嚴,智慧。寬廣的前額,眉毛長長,眼目深邃無比,彷彿可以看透人的靈魂;挺拔的鼻子,緊抿的嘴唇,披肩的長髮和長鬚,將整個頭部和面額包圍起來,每一根鬚髮都蒼勁有力。從整體上來看,世間難得有如此俊美而又有威儀的“美男子”。
  單有外形的俊美與威嚴,不足以說明達芬奇的為人。他有高大健碩的體格,孔武有力的雙手。他還擅長體育,音樂,能彈奏各類樂器,有一副優美動人的歌喉。上文已提過他在數學,建築,生物,機械等都有傑出的造詣。難怪有人盛讚他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資產,是人類社會中難得的“完人”。

2. 維特魯威人人體比例圖

  維特魯威人The Vitruvian Man, 1485-1490)是一幅站着的人體草圖。高三十四厘米,寬二十五厘米。現藏於意大利威尼斯學院。
  這幅畫的特點,是由兩個幾何圖形疊在一起,一圓一方,三個交匯點。在三個交匯點內,畫了一個裸體男子一絲不掛的面向着我們站着。男子身材健碩,身形俊美,一頭長髮披往後腦,怒目四射。兩手平伸,上下擺動。兩腿直立,向兩邊伸展。這些姿勢表現出人體對稱,均勻的美態。

  以上的兩幅素描,合起來欣賞,才真正是一幅完整的達芬奇自畫像。不只是表達了他的人體形像;也表現了他在繪畫,人體結構,數學,設計,唯美思維等的非凡境界!(待續)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信仰宗教與文學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藝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風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儒家社會主義的理想 ✍亞谷

書香陣陣

讀書樂:十二小先知書解讀 ✍于中旻

寰宇古今

挪亞方舟之謎 ✍史直

寰宇古今

閒話中國與波斯 ✍史直

雲彩生活

稱心園藝:毬蘭 ✍餘暇

談天說地

問與答:戲笑幽默與講道 ✍文中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