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地 ✐2011-01-01


新年新希望

于中旻

 

  耶和華在埃及地曉諭摩西,亞倫說:
  “你們要以本月為正月,為一年之首。…”
  (出埃及記12:1-2)

  在年終最後一天下午,年暮又日暮,如果旅行在大都市巨廈林立的街道上,你會看到漫天飛舞的日歷片葉,由空中落下來,遮滿地面。
  人為了甚麼會這樣作?因為在過去一年的日子裏,有許多的失意,敗德,悔恨,罪咎;經歷過的人,極力想丟掉它,也就是表示拒絕自己,否定自己。但痛苦的記憶常追躡着,不容人逃脫。

舊恐懼.新希望

  人何嘗不希望有個新的開始?因此,有新年立志這回事。但立志容易,立了許多次志,同樣多的失敗。於是,悔恨加上悔恨,記憶壓着記憶。
  隨着歲月的轉移,人種下了農作物的種子,會有收穫。但歲月的增加,也逐漸臨近死亡。年終的結算,使人想到生命結帳的日子,總有一天來到。
  以色列人在埃及地,四百多年的被奴役生活,也是如此。盼望自由,自由總是不來。生活是為了甚麼呢?
  但在那歷史性的一天,耶和華神給祂的選民以色列人一個新的開始。神差祂的僕人摩西,引導以色列人出埃及。當時的法老不肯放他們去事奉神。神降十大災難給埃及。最後一災是在正月裏十四日夜間,擊殺埃及人的長子,和一切頭生的;但以色列家得神先吩咐他們,殺了羔羊,把血塗在門楣和左右門框上為記號;滅命的天使看見,就越過那家。在羔羊的血裏面得到保守平安。這很容易使我們想到中國的春聯:在紅紙上寫些吉利平安的話。

信仰與文化

  不過,春聯並不能真的帶來福祥平安。正如所說的:“福自天來”,平安是從主耶穌基督來的。
  主耶穌基督是“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哥林多前書5:7)。我們本是作罪的奴僕,“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神”(以弗所書2:12)。神為了愛我們世上的人,差祂的兒子主耶穌基督到世上來,為我們的罪代死,在十字架上流出寶血,成就救贖。我們信祂的人,罪就得赦免,不再被定罪,並且作神的兒子。而且祂死後三天三夜又復活了,使我們能得神稱為義,得新生命,有一個新的開始,作新造的人。聖經說:“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5:17)
  這是因信稱義的結果。在舊文化,舊生命裏,過了多少新年也不得更新,立了多少新年立志,也不得自由。在基督裏得了自由,有了新希望;而且要把我們的信仰帶到生活中,改造文化,更新文化。

基督徒如何過年

  舊文化裏的過年,祭拜天地宗親,屬於崇拜偶像,自然不是基督徒該作的。送利市,說大吉大利的話,也是迷信陋俗。基督徒除了不參與這類活動之外,又該作些甚麼呢?
  新年只是標識着時序的更換,一個新的開始,其本來並沒有甚麼宗教性的意義,正像春分,秋分一樣,既然屬於中性,對基督徒來說,自然是見證主基督福音的一個機會,可以利用作為接觸點。
  基督徒家庭不妨貼春聯,聯語可以用聖經的字句,表明除世俗,走天路的心志,因信稱義得救重生的喜樂。你我用不着送紅包;但可以贈送經節,福音單張,書籍。在新年假期中,正可以省視尊長,探訪親友;因為現代人生活緊張,疏於人際關係,這豈不是好機會“與人同得福音的好處”(哥林多前書9:23)嗎?平常少寫信,寄張卡片也是通問的方式。
  聖經說:“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的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12:2)這可見基督徒生活的原則,是有新生命,而後有新使命,遵行神的旨意;有新觀念,而後有新生活,從舊文化,舊習慣,世界風俗中出來,變化,更新。雖然年俗含有異教的成分,但歷法又何獨不然?天文的宮,星期的日子,都因異教神祇命名;但基督徒應該使其道化,並在生活上表現出來。

新的道路

  這新的一年,展開在我們面前。正像約書亞帥領着以色列人,面對漲溢的約但河水,如何舉步向前?惟願主的話引導我們,聖靈光照我們,“使你們知道所當走的路,因為這條路你們向來沒有走過。”(約書亞記3:4)誰又曾走過“明天”的路呢?感謝主,我們既是屬祂的,為了祂而生活,我們的一切都在主的手中。信靠祂,向前踏信心的腳步吧!

年與曆法

  你是否覺得希奇,曾否停來思想一會:為甚中文的“年”字,跟“牛”“羊”等子看上相像?
  可能因其字形相似,才有個傳說:“年”是古時候的一種凶獸,每到歲終夜間出來吃人,逃脫的人相聚慶幸,說是又過了“年關”;又燃放爆竹,鳴鑼擊鼓,以為可以把它嚇跑。當然這只是個傳說。但很有象徵意義:年復一年,是在摧殘人的生命。只有信主得着新生命的人,能跟保羅同說:“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裏面的人〕卻一天新似一天。”(哥林多後書4:16)
  “年”字本來的寫法,為“禾”頭下有一“千”字,可見與農作稼禾有關。實際上,許多地區的古曆,也都與耕作生長收穫的季節相合,以春為年首。巴比倫人,希伯來人,和中國人,以至亞拉伯人,都是用太陰曆,以月亮的圓缺周期為“一月”,行相似的曆法:一年為354至355天,積至閏年加多一個月。孔子“行夏之時”的夏曆,又叫“陰曆”,是從公元前2205年由夏禹頒行的,經徐光啟與意大利的曆法天文學家修正,一直傳到現在;並且用天干,地支排列,以甲子紀年。這原沒有甚麼神祕的,只是江湖術士們,給加上了迷信色彩。
  埃及是最早使用太陽曆的,約在公元前3200年開始。羅馬凱撒(Julius Caesar, 100 BC-44 BC)在公元前45年,採行了埃及的曆法,而略加改進,不忘記把他自己的名字放進去,作為七月的名。至於把每周七天,分別加上了星名,則是三世紀的事。
  但這曆法積久發現了偏差,於是在1582年,教皇貴格利十三世(Gregory XIII)頒行新曆,就是現在通用的曆法。但是,基督教的英國及其美洲殖民地,拒絕採用;直到1752年,才改採新曆。中國則更遲至1912年才採用,不過仍然是陽曆與陰曆並行。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藝文走廊

思情話意 ✍謝順佳

談天說地

心中有主 ✍于中旻

捕光捉影

捕光捉影:荷花 Lotus ✍郭端

談天說地

望羔成羊—保羅的教會增長 ✍亞谷

談天說地

感恩與惠民 ✍于中旻

談天說地

甘雅各逝世周年 ✍亞谷

點點心靈

 ✍余卓雄

藝文走廊

風箏 ✍余仙

談天說地

腳踏實地 ✍于中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