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心靈 ✐2010-08-15


知人與取人

亞谷

 

  唐太宗時,知賢任能,所以蔚成“貞觀之治”,文治武功,盛極一時。其中,鄭公魏徵,不但是名臣,更是能臣,功臣;有遠見而忠直敢諫,帝稱之為“人鏡”。魏徵病危,帝與太子同往探視,把自己的女兒衡山公主,婚配魏徵之子叔玉。徵死,帝登西苑樓,哭望極盡哀悼,親製碑文,並書勒石。
  侯君集也是當時的能臣,少年有為,任兵部尚書。魏徵生時,因君集少年才高,有功國家,向帝舉薦他有宰相之才。徵死後,侯君集竟萌異志而叛逆。亂定後,帝命踣魏徵碑,並罷叔玉尚主。及至貞觀二十年,征高麗還朝,雖云戰勝班師,但是一場慘勝,勛將損折幾盡,戰士戰馬死傷什七,未竟全功,元氣大虧。帝深自悔悟,歎道:“魏徵若在,必不使朕東行。”命馳驛以少牢祭徵,復設立前所踣倒之碑,仍以叔玉為駙馬都尉,並賜慰勞。至貞觀二十一年,“賓獻名馬。太宗語大臣曰:魏徵勸我修文德,安中夏。今四夷君長皆來獻,此徵力也。”
  魏徵並不是笨貨,而是唐代的賢相;太宗也算得上是明君。但他們對於一個造反的侯君集,卻竟看他不出。甚至在李靖征番得勝歸來之時,侯君集陳證李靖將反;太宗竟據而問李靖,足見不察其誣陷,因而啟疑,遂使李靖益加恬淡謙退,無意於仕途功名。由此可以看出知人之難。真稱得上“知人善任”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呢!還有一點,就是人心之機詐多變,或因受外界之誘惑,也可能竟改其素志。如底馬曾與保羅長時同工,“時窮節乃見”竟受誘掖貪愛世界,離他而去!我們有時真難灼見預知,一個人,會變成鬼,或不知在甚麼時候,面具脫下,顯出他鬼魔的真面目呢!
  唐太宗李世民這個人,在皇帝一行中,對功臣算得上有數的仁厚的。但在侯君集造反時,他只想到魏徵薦君集之一件事,就踣其碑以洩憤,顯然對這位極力幫他得天下並由“卿家”而成為親家的“同志”,有些不夠厚道。及其以後“龍顏”霽,怒氣息了,火氣消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出了魏徵的大好處來,就又尊榮之,悼念之。忽而踣碑,忽而立碑,天真是夠天真,卻未免太衝動了些。若加之於活人,人就早受不了了。
  世上沒有一個完全人,只在乎你站在甚麼角度來看。所謂“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好人難免有一樣不好,壞人也可能有一件好。若抓住人一點缺點,不肯放手;自己的大缺失卻遮掩起來,只題說誇口自己那一點好處,是大不公道的。最好是知己短,不護己短;知人短,而用其長,這才是正道,也就會成功。
  深惜許多人,竟反其道而行之,只看見“弟兄眼中有刺(木屑),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馬太福音7:2-5);其實,別人眼中的刺,可能正是你尊目中梁木返照的投影。自己眼中梁木保存的太周到,而不肯除去,永遠看不清楚,哪裏會進步呢!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儒家社會主義的理想 ✍亞谷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藝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風

談天說地

信仰宗教與文學 ✍于中旻

談天說地

示每拿教會:至死忠心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唯一的最高權威 ✍于中旻

寰宇古今

奧林匹克 ✍馮虛

寰宇古今

鮑羅廷與國共建黨 ✍曲拯民

藝文走廊

由一個孩子童話般的夢說起 ✍吟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