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走廊 ✐2009-09-01


死是一道門

—瀧田洋二郎奧斯卡獲獎電影“入殮師”

石衡潭

 

  死亡是生命之不可缺少的一環,可是東方人特別是中國人卻對之諱莫如深。既然孔老夫子都說“未知生,焉知死”。那麼,後來之人誰又何必打破沙鍋問到底呢?誰要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那他得到的就不僅僅是“杞人憂天”的譏嘲了。多少年來,大家都裝聾作啞,可終究意難平。好在孔老夫子也給了一條出路:“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可惜後人往往理解不到位,把一個“慎”字變成了一個“鬧”字,時下的許多喪禮都越來越成為一場鬧劇了。這在張楊的電影落葉歸根中也多少有些反映。禮失求諸野,瀧田洋二郎的這部電影倒真對死亡的有幾分“慎”,甚至可以說把死亡當作了一件莊嚴的盛事。
  對死亡的理解反映了對生命的態度。“全世界的城鎮都是我們的新居,一邊演奏一邊旅行,一起走吧。”這原本是時為大提琴師的小林大悟為自己所預備的求婚詞,後來卻成為失業的他對自己的嘲笑語。不過,我倒覺得它很恰切地道出了生命的真諦。李白也曾說:“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一個古代中國詩人,一個當代日本樂手,沒有想到二者的話語卻有異曲同工之妙。還有影片中的社長佐佐木把入殮師稱為旅行助理不也同樣叫人拍案驚奇嗎?

  如果生命是一場旅行,那麼,死亡又意味着甚麼呢?旅行的終點?抑或是其他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避死亡惟恐不及,但死亡卻每每與我們不期而遇,或是至愛親朋的意外離去,或是自己被死神忽悠一把。小林大悟也是這樣,在他風華正茂的時候,卻突然被喚去面對死亡。當然,小林大悟是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才去應聘這個“旅行助理”的,可沒有想到卻被崇尚直覺的社長佐佐木一眼就看定為最具此行天賦之人。這真有點像開國際玩笑。音樂家與入殮師,握大提琴的手與摸遺體的手,這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呀!可仔細一想,又會覺得不無道理。音樂家用手,入殮師同樣用手;音樂家用美妙的旋律來表達人的情感,入殮師則以出神入化的化妝來撫慰人的心靈。所采取的手段與工具不同,所要達致的目標其實是很相近的,而且似乎只有音樂家的敏感才能夠貼近人的心靈,又只有大提琴溫暖柔和的音色才能沖淡死亡的凄愴悲苦,這也許就是小林大悟能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原因吧?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隻優美動人的樂曲,作為音樂家的小林大悟奏出了所遇之人一生中的華彩樂段,作為入殮師的小林大悟又將這一瞬間定格為永恆。
  當然,從音樂家轉變為入殮師的過程是非常艱難的,就像我們從朝氣蓬勃的生轉向枯槁暗淡的死一樣。這實際上是一場孤獨之旅。首先是人自己主動地邁向孤獨,在影片中就是小林大悟要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來面對死亡這一人生現實。以前,他並沒有真正直面過死亡,母親去世的時候,他不在身邊。偶然撞入現在這一行之後,他才逐漸接觸和瞭解死亡的真相,從棺木不同的材質去思想死者各異的身分與地位,從第一次的嘔吐不止到最後體悟死亡的平常與崇高。對死亡的認識其實就是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因為死亡是生命的終結,即死亡令生命完整。小林大悟橋上觀魚時與路人的對話頗有些類似於莊子與惠子的那場著名的濠上之辯。小林大悟看到有幾條魚在奮力逆游,要到上游去產卵,而旁邊也有因精疲力竭而死去的魚屍,他不由得發出感嘆:“真是悲哀啊,為了死而努力,終歸一死,不那麼努力也可以啊。”那個路人卻不以為然地說:“是自然定理吧,它們天生就是這樣。”莊子濠上觀魚看到的是生的快樂,小林橋上觀魚感悟的卻是死的悲哀。可不管是辛勤努力,還是快樂逍遙,終歸一死,那麼,生命的意義又何在呢?這可不是天生如此就可以搪塞過去的。

  對於這個職業,小林大悟自己可以逐漸想通,可麻煩的是他人和他人的態度。所以,小林大悟又被動地陷入眾人所加與的孤獨之中。當他的職業身分被傳開之後,就是山形這個偏遠的小鎮也沒有人搭理他,甚至他的朋友都直接讓他下不了臺:“怎樣都好吧,你找個正經點的工作吧。”旁人不理解倒還罷了,最難受的是妻子的埋怨與反對。“這種工作…你不覺得羞恥嗎?”“不要找藉口了,馬上辭職吧,求你了!”“骯髒!”小林大悟不願意放棄,妻子美香竟然回娘家一走了之。到了這種境地,人該怎麼辦呢?小林大悟除了堅忍還是堅忍,他甚至都沒有對妻子加以勸說或其他。人是孤獨的,孤獨到連最親近的人也不能相通相惜;人是無助的,無助到除了等待與祈禱,別無他法。但人的盡頭就是神的起點。當小林大悟承認自己的孤獨無助時,來自上面的幫助就悄悄展開了。美香從娘家回來並非她主意改變了,而是她以為小林大悟腦子開竅了,她還是不願意讓他們未來的孩子因父親的職業而受別人的歧視。真正使她改變的是澡堂老闆娘的死。這個老太太是小林大悟最敬重的一個人,也是對小林大悟夫婦幫助最大的人,她教會美香更深地理解自己的丈夫:“大悟是個溫柔的孩子,一個人背負所有的事…一個人時也會哭的,小小的身體,肩膀顫抖着”。在小林大悟對這位老太太的虔敬入殮工作中,她看到了這一職業的價值與意義:給死者以尊嚴,給生者以安慰。“讓已經冰冷的人重新煥發生機,給他永恆的美麗。這要有冷靜,準確,而且要懷着溫柔的情感,在分別的時刻,送別故人。靜謐,所有的舉動都如此美麗。”對死亡的關懷其實是對生命最細緻最重要最無私的照顧。對生前的關心或許有利,或許有用,不管怎樣,都會有所回報或回應,而在對死者的關照中,這一切都沒有了,消隱了,此時浮現出來的是人最真實最純粹的感情。老太太兒子那一聲聲發自肺腑的“媽媽,對不起!”的呼喊打動了多少人的心啊。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也許要到最後的那一刻,我們才體會到對親人的虧欠。連那位對孩子不男不女身分很難堪很生氣的父親最後也說:“不管是男是女,我突然想起來,她/他是我的孩子。”

  這部影片探討的另一個主題就是和解。東方人認為死者為大,生前可能冤冤相報,爭鬥不已;死則抹平了一切,達成了和解。連死都不能化解的,那一定是極惡深仇。小林大悟一直懷恨自己的父親,因為父親在他七歲的時候,就撇下母親和他,與咖啡店的一個女服務員私奔了,從此再也沒有回來,他是母親獨自一人含辛茹苦帶大的。提到自己的父親,小林大悟都說想揍他一頓。雖然他不願意見也不願意想自己的父親,可父親最後還是找到了他,只是那並非活着的父親,而是死去的父親。這也許就是影片中一直強調的所謂的命運吧!死去父親的衣兜中有他們家的地址,郵差按照這個地址把這個信息傳遞了過來。小林大悟還是不願意接受這個現實,也不願意去認領父親的遺體,他多少年的情意結還沒有打開。是兩個女人幫助他打開了這個死疙瘩。首先是他的妻子美香。她是一個溫柔而細心的女性,從小林大悟母親依舊將父親所喜愛的記憶大提琴曲唱片保存完好這一細節,她猜測到:其實小林大悟的母親還一直愛着自己的丈夫。小林大悟對父親的仇恨是為自己,但更為母親。母親對父親的寬宥是小林大悟與父親和解的一個重要前提,美香幫助他除去了這一心理障礙,最後更堅決地催促他去見自己的父親。還有一個女人就是社長助理上村小姐,她如同小林大悟的父親一樣,當年,為了自己的愛情,狠心拋棄了自己的丈夫和六歲的兒子。多少年過去了,她悔不當初,可她不敢去見自己的兒子。同樣的經歷使她能夠體會一個拋妻棄子父親的愧疚之心,她幾乎是求着小林大悟與父親和解。小林大悟最後終於醒悟,急切地去見自己的父親。從旁人那裏,他瞭解到,父親其實多少年一直孤身一人,生活貧窮。而他自己則從死去父親手中緊攥的那塊光溜溜的石頭體會到了父親對他的至愛情深。上村小姐的故事,小林大悟父母親的故事體現了一種日本式的深沉情感。感人至深而又遺憾之至。人都是不完全的,人都是會犯錯誤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身。不過,在我們的有生之年,施害的一方,要有勇氣去承認錯誤,去悔改;而受害的一方,也要有足夠的力量,去理解與寬容。不要任時光老去,機會白來,不要讓情無所托,抱恨而終。其實,放棄一種持守已久的情感,觀念或理想並非想像的那麼可怕,就像小林大悟賣掉他心愛的大提琴時所感受到的一樣。“我打算迎來人生的最大轉折點,但賣掉大提琴時,很不可思議,突然覺得輕鬆,覺得一直以來的束縛解放了,自己以前堅信不疑的夢想,可能根本不是夢想。”當他放棄對父親的仇恨時,也獲得了同樣的輕鬆。

  這部影片不僅讓人們對入殮師有了新的認識,也讓人們對死亡有了新的理解。那個殯儀館老頭在送別澡堂老闆娘時說:“死可能是一道門,逝去並不是終結,而是超越,走下一程,正如門一樣。我作為看門人,在這裏送走了很多人。路上小心,總會再見的。”如果說小林大悟是在美化死者,那麼,殯儀館老頭就是在淡化死亡。影片還通過其他的場景與物象來表達對生死的理解。如那些力爭上游的魚兒,這是用自己的犧牲換來下一代的生長。還有在澡堂老闆娘遺體被推入焚化爐之後,接下來的那段河灘上一群天鵝展翅飛翔的畫面,這表達的或是一種生死輪回的觀念,或是一種生生不息的思想。門的比喻也好,鵝的象徵也罷,這都是一種對死後世界的猜測,而非一種確信。若說死是一道門,可過了這道門之後,會看到甚麼景象呢?將來人們又如何再見呢?都沒有一個具體的說法。這一切只有在聖經中才有清晰的描述:“我們若信耶穌死而復活了,那已經在耶穌裏睡了的人,神也必將他與耶穌一同帶來。我們現在照主的話告訴你們一件事。我們這活着還存留到主降臨的人,斷不能在那已經睡了的人之先。因為主必親自從天降臨,有呼叫的聲音,和天使長的聲音,又有神的號吹響。那在基督裏死了的人必先復活。以後我們這活着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裏,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所以你們當用這些話彼此勸慰。”(帖撒羅尼迦前書4:14-18)這才是對死亡之後的情形的揭示,才是對活着之人的真正安慰。

  影片對音樂的運用寓意深遠,恰到好處。慣穿全片的是世界名曲記憶Memory),這是小林大悟一家三口都十分喜愛的曲子。父親的熱愛影響了母親,又把這種熱愛傳遞給了兒子。小林大悟每逢聽到這個曲子,拉到這個曲子時,實際上就是在音樂中重溫童年時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時光,就是在通過音樂與父親母親作着深情的對話,可以說它連接了現實與記憶,生命與死亡。影片中還引用了貝多芬的歡樂頌Symphony No. 9)和巴赫(Bach)—古諾(Gounod)的聖母頌Ave Maria)。在輝煌燦爛的歡樂頌之後,接踵而至的是樂團被解散,小林遭失業,這寓意着人間的歡樂是短暫的。聖母頌是小林大悟經歷了初為入殮師的磨難與打擊之後,在社長與上村小姐的提議下拉起的,那時也是聖誕時節,它給人帶來了溫暖與希望,隨後就有了美香的回家與懷孕的喜事。影片的景色與道具也很具日本特色,對劇情也起到了烘托與強調的作用。如冬天的雪景,影片一開始,就是小林大悟與社長開着車奔馳在大雪紛飛的雪野之上,這也象徵着他此時人生方向的迷茫。中間,他與美香從澡堂出來,遇到了第一場雪,美香露出了欣喜,這是未諳世事的歡樂。小道具石頭也極具深意。“以前,人類不懂得文字的很久以前,據說人們會尋找符合自己心意的石頭,送給對方,收到石頭的人根據石頭的質感和重量瞭解對方的心意,比如,滑溜溜的石頭,表示心情平穩,凹凸不平的石頭表示擔心對方。”小林大悟在河灘上給美香講了石頭的意義,最後在父親緊攥的手中發現了自己久已期待的石頭,他把石頭小心翼翼地取下來,又放入懷孕妻子的手中,再按在她微凸的肚子上。這表明他對父親的諒解與寬恕以及對愛的傳遞。小小的石頭卻凝聚了人的萬千心事。這真是: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信仰宗教與文學 ✍于中旻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儒家社會主義的理想 ✍亞谷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藝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風

談天說地

老底嘉教會:門外叩門 ✍于中旻

寰宇古今

聖經中的救恩大歷史 ✍殷穎

雲彩生活

簡易食譜:玉米粉鬆餅 ✍民天

談天說地

中國啟蒙與反教 ✍于中旻

談天說地

新年談福 ✍余卓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