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陣陣 ✐2008-12-01


讀書樂

兒童神學—孩童的屬靈思維操練

劉清虔著  道聲出版社

 

  還是不久前,教會曾聞神學而走避,認為高不可及,煩雜可畏;現在則有各色各樣的神學,從“愛的神學”,到“解放神學”,紛然雜陳,不一而足,漸失神學的意義。“神學”的名詞普及了,神學則並未普及。
  見了兒童神學一書,以為又是濫用“神學”名義,自己言所欲言的那類書。讀到“推薦序”中:“下一代的教會與社會榮景,需要依系統教義來為兒童編輯故事,建構神學初階並懂得神學思考的教養。”(頁4)才知道作者的嚴肅態度與雄心。當然,看來雄心好像很大;但想要影響別人,對人發生好的影響,雄心越大,價值也越大。

  聖經對耶穌童年的記載:

當祂十二歲的時候,他們按着節期的規矩上去…過了三天,就遇見祂在殿裏,坐在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凡聽見祂的,都希奇祂的聰明和祂的應對。…耶穌說:“為甚麼找我呢?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路加福音2:42-49)

  在這僅有簡單的記述中,我們知道:依猶太人的規矩,十二歲即為成年,有宗教的義務,也表明那年齡已經能夠了解宗教事務;因此,照規矩耶穌在逾越節上耶路撒冷。祂在殿中三天,專注的“一面聽,一面問”;這裏沒記耶穌的回答,但有意義的“問”,是教導的重要部分。這樣的交談(主要是問),或教導,是“我父的事”,就是事奉。
  我們教會今天的政策,似乎只要求聽眾坐滿教堂的椅子,而不要求他們作會思考的人。單聽的人,不一定需要思考,惟有聽而遵行的人,才需要思考。不過,會思考是有危險性的;所以,許多的領袖,得到了他們所要的:只聽的群眾。
  但對於作家長的,或關心教會的領袖,要着眼前途。

正因為我們無法預測未來社會的走向,因此,最好的方法是教導孩子們學會思考,特別是神學思考。將正確的信仰內容化為他們內心的行為準繩,那麼,不管社會怎麼變,他們會知道在上帝面前怎麼做是最好的。思考,是必須引導,教導的。因此,本書將之定位為教導孩子從事神學的思考,而背後的含意則是,希望大人也成為會思考的人。(頁8)

  作者既然說到哲學思考,自然語詞有精確的定義;他“將兒童神學定義為:一門教導兒童進行神學思考的學問。”(頁26)
  有人耽心,困難,繁雜,深奧,枯燥的神學,孩子怎能通曉?當然,如果照現在市面上的包裝,一大堆的術語,名詞,加上創新的,不通的翻譯名詞,成人也感覺沉悶欲睡,豈不是虐待兒童,孩子們當然受不了。不過,我們該思想:基督教神學是甚麼?豈不是有系統的解釋基督的教訓?打開新約聖經看,基督所講的話,有哪些是兒童不能懂的?如果沒有,我們回到基督的語言,可不就解決問題了嗎?
  我們很難找到,說得過去的理由,堅持食古不化,仿佛“買櫝還珠”般固執形式,忽略教訓的內容。因此,兒童神學並非那麼不可思議。
  更重要的,兒童神學是不能選擇的,必須去作,必須努力。因為現在的社會,重視教育,“百年樹人”卻不把孩子當人,看為搖錢樹,一味着意科技教育,忽略品德教育,這基本上是價值觀的問題。作者說:“其結果是,他們擁有了許多才藝卻沒有品德,他們會做很多事,卻不會做人,他們都沒有輸在起跑點卻也無法贏在終點。”(頁18)如果目的達成了,將是一批有科技的野蠻人。
  耶穌基督給門徒的使命:“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馬可福音16:15;馬太福音28:19-20)不容懷疑的,這包括孩童。聖經又記着:“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22:6)“走”,是說不止於聽,而要踐行;“當”行,是經過思考程序,知道法則,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到老他也不偏離”,是教育的持久功效。
  今代的多元文化,泯沒了是非標準,不注重品德。

神學家祁克果說:“基督教與人之間真正的衝突在於基督教就是‘絕對’,或者說基督教認為存在某種‘絕對’的東西,要求基督徒的生活表現出某種‘絕對’的東西的存在。正在這一層的意義上,我連一個基督徒都看不到…他們的生活卻和異教徒沒有兩樣,表明眾人存在於相對性之中。”(頁118)

  這樣,高唱“見證”就失去了意義:基督徒既不可見,又從何能證?如果我們承認這不幸的事實,基本的解決之道,就是重用這本書,並發起研讀的熱潮。
  讀這樣一本書,難期望沒有不同的意見。
  作者以為,華人的思想模式,使基督教在中國不能生根發長。其實,基督教遭受華人排斥,並不在於華人思想模式的問題,“很困難真正領略基督教義的精深博大。”(頁59)基督教在華傳播,不如理想固然是不爭的事實,但這似乎並不是真正的癥結所在,當然,這既不能夠分隔試驗,可能的原因也難以判定,但可以想知這不是唯一的原因;其他如:文化背景,其他先在的宗教,政治因素等。過分強調思想模式,是不能證實的。
  另一方面,作者主張“一元論”,書中卻屢現“社會”與“教會”對稱;似應該說教會是愛的社會,或教會在社會中,才不至與他自己設定的原則矛盾。
  不過,我十分欣賞本書的一句話:“宗教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人成為一個實在的人。”(頁199)為此,我相信作者是實在的人,所以實在人寫的書,有實在的價值。
  得覽這本有價值的書,是一項驚喜,認為是教會之福,當然希望教會能夠接受。書裏面介紹哲學思考,難免用了些哲學語詞,可能會被誤會為新派;而又說了些正直話,可能得罪基要派和靈恩派。
  可以告慰的,是本書的立論正確,因為一再強調聖經的重要。作者這樣說:“要培養孩子的靈性,有一個重要的基礎,那就是對上帝的認識;而對上帝的認識卻又根植於上帝的話語,那就是聖經。”(頁24)不過,他所說的,不是尋章摘句的利用聖經,而是經過理性思考,系統的,正確的了解聖經:“站在聖經立場,以正確的系統教義來檢視當代的教會與社會,是神學思考的作用。”(頁28)
  最後,我希望本書曲高而和者不寡,並盼教牧放下成見,踴躍採用,作為宗教教育的教本,至少也作為兒童教育的再思。(亞谷)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藝文走廊

聞雞起舞的故事 ✍天涯過客

寰宇古今

林肯與加里波第 ✍區室

雲彩生活

稱心園藝:長春藤 ✍餘暇

點點心靈

蘇堤秋韻 ✍湮瀅

寰宇古今

奧林匹克 ✍馮虛

寰宇古今

雅典衛城 ✍和英

點點心靈

冬憶數則 ✍湮瀅

藝文走廊

安然躺下睡覺 ✍小蔣

藝文走廊

思情話意 ✍殷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