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古今 ✐2007-11-01


Siamese Twins 是美國最早的華裔移民

史直

 

  1829年那是中國的道光九年,兩名華裔被邀,遠自泰國(暹羅)曼谷上船,橫渡印度洋和大西洋,經過一百三十九天的海上生活,於八月二十六日到達波士頓城。波士頓是當年美國四大名城之一,人口不過數萬人。建國僅半世紀的美國那時全國僅有一千二百萬人。
  這兩名青年同日出生,時在1811年,即嘉慶十六年。其父姓名不詳,原籍中國,姑假定他來自潮汕地區,因為至少在曼谷附近的中國人絕大多數是汕頭人或其祖先來自汕頭。青年的母親雖出生泰國,但有四分之三的中國血統。
  他們出生並長大於曼谷西面約六十英里處的Meklong,依當時環境來說並非書香之家。父親以漁業為生,全家八口住在自己艇上的房子裏,雖是竹製但足堪抵擋勁風疾雨。在他兩人出生前,家中已有了四個孩子,所以他們的母親為兒女,炊事和家務終年辛勞。卻不料到,第五胎孩子竟是雙生,且為連體。
  據說,平均在世上每九十六胎嬰兒出生,必有雙生一胎的例子。唯連體嬰則屬罕見。
  雙生,俗稱雙胞胎被分成兩大類:Fraternal TwinsIdentical Twins。這兩個出生在泰國嬰兒屬於第二大類,它必同為男性或女性,係出自同一排卵,於早期分裂為二,因此兩嬰兒倘若外觀不太相同,則性情,愛好,理想等各方面定必相似。罕見的連體嬰那相聯的部分是臂,胸,腹,其中之一。
  在中國,這種連體嬰的“怪胎”若有發現,必認為不吉,即時商同收生婆將生命毀滅為快,宣稱“嬰死腹中”。
  西方史上有統計或為約計。自從有人類史以來,連體嬰已逾千起,近代聞於各國的有:阿爾美尼亞(955年),蘇格蘭的Glasgow(1875),瑞士的Basel(1689),匈牙利(1701)。今次(1811)在泰國的Meklong
  出生後的消息如同熱火燒山林,迅即轟動遠近,尤其在中國人中間。凡看舊時代小說的中國人無不知道“國之將亡必有妖孽”這句話。連體嬰應屬“妖怪”之類,故為不祥之兆。唯信佛的泰國人卻無此種想法,因此這兩個連體嬰兒在泰國的環境下才能得以存活。時在泰王Rama一世的太平盛世,西方的科學思想開始進入泰國,容納中國移民,葡,荷,英,美等國的船隻出入港口,以及商人往來無阻。到了十九世紀的中期Rama四世的時代,王朝已請進英國老師,有名著Rama and The King of Siam,即劇本國王與我那史實可為佐證。因此連體嬰在史上的事實必已有聞於王朝。
  幼年的兩名連體嬰受父母的呵護與其他同胞兄姐等相同。左邊的一個叫Chang,右邊的是Eng。相貌雖相似,性情卻有不同,一個是心直口快,言語伶俐,另一個是沈默多思而寡言。因此,時生口角而致彼此相打,但是也有共同趣味:泰國的舞蹈,音樂,賽跑和游泳等。

  七歲時開始入學。不幸於次年即1819年霍亂病俗稱虎烈拉橫掃東南亞。此時家中人口已十一人,父親和幾個年幼的孩子一同罹病故去,剩下長兄,姐,母親和他兩人,一共五人倖存。此時兩人年僅九歲。
  他們只好輟學,幫助長兄繼續父業,是為僅有的生計。
  1824年,一位來自新加坡的商人Robert Hunt到泰國擴充商務,他是蘇格蘭人,聽說在Meklong地方有連體嬰,特親自前往訪問,見他兩人正在從事販賣鴨蛋。經過翻譯,所有印象深刻,意欲邀他們前到美國從事表演生涯。那時他兩人僅有十三歲。事後不久,泰國王聞知此連體少年的情況,特賜召見。這一着,他們的好運就開始了。1827年,他們已滿十六歲,泰國初派使者前去交趾即今日的越南,泰王要他倆隨行。此行,眼界大開,知識增多,對於Robert Hunt邀他們出國謀生的構想心有所儀,不再猶豫。同時,他母親可得一筆現款作為報酬。
  Robert Hunt的航業朋友Abel Coffin原是一位美國商人,新近買進一艘適合遠洋的帆船Sachem號,重三百九十七噸,往返波士頓與南洋之間,專事運送自己的貨物。HuntCoffin兩人議定合作,將這連體青年接到波士頓,於演出後再前往赴英國各地上演。
  ChangEng的新生活於1829年的早春三月開始了。
  兩人天資聰敏,船上一百三十九天的時間學會了英語奕棋,舞蹈和西習。等到在波士頓上陸的時候已可和美國人交談。凡有公告和劇報,必被譽為Siamese Twins-Chang and Eng。此後,全世界對連體嬰公認的正稱就是Siamese Twins,原自他們身上為始。
  美國於1848年在加州發現金礦。1865年才開始自加州築鐵路東去,目標在與中線接軌。若依年代來看,這兩位被稱為暹羅國雙生的青年比任何華人都先,應是最早的華裔移民。
  1839年,兩人已滿二十八歲,決意在美國入籍,俾可定居。紐約市的法官問其姓名,僅答稱:Chang and Eng,法官感到無法下筆。此時,他兩人在美國已多年,聲譽甚隆,一時在場觀禮的人很多。其中有一位仰慕他兩位的紐約居民,住Warren Street 41號,挺身而出說:“我的名字是Fred Bunker他兩人若取姓Bunker就是我的光榮。”兩人欣然同意,簽名Chang BunkerEng Bunker。此後他們正式取姓Bunker,直到今天的第六代。


畫家筆下的Chang & Eng, 1836

  自1829年到他們入籍,十年之間,開始於波士頓公演,又在費城紐約各地演出,遂後前往英國,蘇格蘭,愛爾蘭,荷,比,法返美洲後又去古巴,加國東南部及美國各地演出。名譽廣及北美及西歐各國。初期三年是在HuntCoffin的組織下工作,後期的七年,是自他們滿了二十一歲起以後就開始自立,聘請臨時代理人,隨時參加馬戲班的節目。
  初期,凡有Siam Twins的節目,每次場場爆滿。
  他們每到一處,總是觀者如堵,成為本地空前的大新聞。
  他兩人肚皮上部相連的部分本來甚短,年幼時期祇能對面相視,經過多年的掙扎,相連的肌皮可長六吋,甚至拉長八吋,其周圍也可得八吋。到各地旅行或演出的機會,經名醫檢查,結論是倘若施行手術,其一必定性命難保。此可能是由於動脈係互相連通的。因此兩人祇好聽天由命了。
  十年間的飄忽不定和演出生活,兩人漸感疲倦。既然出自農村,仍然嚮往農村和家居的生活,同時在積蓄上業已大有成就。經某醫生的建議和介紹,在北卡(North Carolina)鄰近維珍尼亞州的邊界上在Mount Airy市郊買進農田一百五十英畝,並在其上興建住宅和農舍。兩人性喜漁,獵,此地適得其所。
  農家生活始於1840年。事實上已足證明除表演外,他們也是成功的農人:養乳牛,羊,豬,禽類,種麥,玉米,各種豆類,各種根生植物,還有果園,養蜂取蜜與蠟,自製奶油和乳酪。工作之餘,喜讀詩集和莎士比亞的劇本。在公益方面,關心地方上的福利事業,捐地畝,材料和人工,興建了一間教堂,俾可兼用做社交或公共集會之所。
  他兩人是地方最受歡迎的人物,卒獲“榮譽市民”的尊銜。
  1843年,兩人已經三十一歲,結識鄰城一家人兼義職裁判官的女兒,已經三年,係姊妹兩人,姊Sarah二十一歲,嫁Eng,妹Adelaide二十歲,嫁Chang,同日進行了婚禮。這一着,再度轟動了美國全國,引為奇聞,各地的報刊紛作議論,估計和猜想着他們的婚後生活。岳家先祖來自荷蘭和威爾士,當時的家當:房屋在外,地土是一千二百英畝,主人是David Yates
  當時北卡有法令:禁止白種人與印地安或黑人通婚,但未包括亞洲人,唯女方卒能排除親友和當地人氏的反對。
  須知,此時他兩人不但富有,且被譽為世上八奇之一(Eight wonders of the world)。譽滿北美與歐洲。


Chang & Eng 及二人之妻子(後)

  自從定居日起(1840)到1852,在此十二年之間,兩人或偕家人訪問過美國一百三十個城市以上。此後兩人決定從今退出表演生活。
  兩家的孩子增多,決定將財產分開,各自分居,分居後兩人共住一家三天,另三天住另一家,其餘的一天如何處理今則查不出。
  1860年,他們將屆五十,欲做返鄉之行,會拜老母,訪問兄,姊兩家人,忽聞老母已故,又因有家室之累,乃作罷論。
  南北大戰進入第三年(1863年),有記錄可見他兩人在經濟上的成就。

  Eng Bunker:財產總值18,850元,奴僕二十一名。
  Chang Bunker:財產總值16,130元,奴僕十名。

  戰終,黑奴被釋,兩家共有三十一名,不久,大部分返回,要求重新以支薪辦法恢復工作。過去主僕間的關係必是良好,在此可見。
  兩家人在戰終(1865)的合照顯示共有子女十八名。這應是最後一次的合家照片。他兩人的年紀是五十四歲。
  1869年,兩人五十八歲,應邀訪問英國,八月某日維多利亞女皇召見,贈送他兩人每人一隻懷錶,帶金鍊,錶背有刻字紀念。返程時訪問了愛爾蘭。在美國出場觀眾的數目已多得無法估計,英國擁有次多的數目:僅倫敦一地在十萬人以上,其他城市包括蘇格蘭和愛爾蘭,約二十萬人。
  1870年,這是最後一次訪問歐洲,此行在德國及俄國逗留較久。


Chang(圖右) & Eng(圖左)

  1874年一月應是感冒季節,Chang Bunker臥病,就醫無效或為肺炎與感冒併發,歿於十六日。本來健康的Eng Bunker於一小時後,被病毒和死亡的細胞侵入,隨Chang Bunker而去,享年六十三歲。
  Eng的配偶Sarah逝於1892年,享年七十歲。
  Chang的配偶Adelaide逝於1917年享高齡九十四歲。
  今日Bunker的直系後裔在百名以上,每隔一段時間假家鄉的教堂前照像紀念。Bunker家族已傳至五,六代,人數超過一千五百人,其間有孿生十一胎,但俱各正常,沒有Siamese Twins
  Chang and Eng Bunker不但是華裔在美國最早的移民和公民也是華裔在美國具有最高聲譽和成就的人,他們的創新和開拓精神值得我們來紀念和表揚。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信仰宗教與文學 ✍于中旻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藝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風

談天說地

儒家社會主義的理想 ✍亞谷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寰宇古今

落花生先生和落花生總統 ✍史述

藝文走廊

建築設計與環境協調 ✍謝順佳

藝文走廊

偷得浮生半日閒─嶺南之風 ✍國樑

寰宇古今

范仲淹 ✍史述

點點心靈

白雲.蒼狗 ✍吟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