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樂
悲歡交集的鏤金歲月
殷穎著 道聲出版社
現代人愛寫回憶錄。當然,回憶是人所共有的,但未必盡皆可錄,即使能夠出版,也難可讀。
不過,殷穎牧師的回憶錄,可以稱為例外。他不像某公有分於亡國大業,禍國殃民,再寫些謊言來掩飾,可說是雙重罪過。作者是散文名家,以文藝的筆法,寫出早年蒙恩的經過,而以那時代的事故為經,而富情感,仿佛是美妙的史詩;其真純可靠,則屬於見證文學,卻完全不落說教舊套。這是特別難得的基督教文藝。
他是個不曾久住山東的山東人。出生在山東半島上的膠縣,三歲的時候,慈母見背(頁17),十五歲開始作小難民,受過許多的雕鏤,後來竟然成為牧師,雖然經歷痛苦,回顧他的一生,顯然有神的美意和宣召。
到多年後,再訪故居,作者有一闋“鵲橋仙”:
斜陽一抹 青山數點 萬里海水長天
北風橫掃膠州灣 又吹起寒雲一片
昏鴉古渡 荒村野店 漸見陌頭人遠
榆錢流水 街東頭 是哪家漆門深掩(頁75)
這裏的淺淡描述,舊事新感交雜,仿佛是意識流,道出作者的身世飄零。北風依然吹。“風月無今古,江山誰主賓?”
他生在所謂“書香世家”。他說:“家父喜好藏書,我便承襲了這嗜好,終生與書為伍。”(頁18)在瑞典信義會創辦的瑞華小學與瑞華中學受教育(頁22),得到任汝霖(Rev. Eqron Rinell),及王華亭校長等先賢的薰陶培育,奠定了信仰的基礎。如三位傑出的國文教師,張子謙,張譽庭,石曉峰,藝術教師名畫家韓少嬰(頁101-107),“典型在夙昔”,對作者日後的成就,曾作出不同的貢獻。難怪那學校會產生像楊懋春博士那樣的傑出校友(頁113-119)。
作者眷戀他如何在舊居“存性堂”,在那裏,消磨愉快的童年歲月,吸收文化的傳統(頁49)。
濱海面珠山 毓秀復鍾靈 我瑞華巍然立膠東
教育貴實踐 男女素並重 願異日聲譽著寰中
造就群英才 發揚新文化 這使命端在我瑞華
學海雖無涯 前進莫懼怕 工夫到自然能勝它
師友共切磋 風雨莫偷暇 且看我人才震東亞
負起國民責 興復我諸夏 我青年為國不為家(頁141)
作者的第二故鄉是青島。他康有為筆下對那“綠樹紅瓦,碧海青天”的美麗城市,有深深的懷念。
作者也懷念他故鄉教會的肢體,和引導他們信主的宣教士們。
百年的狂風暴雨過去了,又是二三十年動亂。在經歷艱難之後,膠州的信徒,仍然與宣教士有心靈的聯繫,飲水思源,在開放之初,就把見證的錄音,寄給瑞典教會,報告為主站穩的好信息,並在結語說:“祂曾救我們脫離那極大的死亡,現在仍要救我們,並且我們指望祂將來還要救我們。”(林後一:10)
教會的堅立,在於其組成的信徒。個別的信徒,可以說明教會工作的品質。本書作者,就是傑出的個例。
作者所經歷最艱苦的雕鏤,在“紅白交攻”(頁191-278)下成長,本書後部有概略記述;雖然是大時代中的小泡沫,卻刻畫出其經過,看見神的計畫,成為這世代人的賜福。
美國勝利了,中國禦外患無力,卻賈餘勇內鬥。他以十五歲的少年,實踐“我青年為國不為家”的校訓,先是背井離鄉,流浪到附近的海港城市青島。少年投筆從戎,殷穎加入了國軍政工隊。想不到在沂蒙會戰中,將軍暗通敵軍,出賣本軍,成功的把全軍奉送!噩夢醒來,他腿部負傷。人狡詐可怕,但神信實可靠;神蹟性的獲救,傷癒肢存。於是小難兵成為小難民學生,在世紀的風暴中飄流。
當“風雨一片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毛主席說:“東方欲曉,這邊風景獨好”的時候,他卻作逆流的忠貞,隨蔣公的難官難將們到了台灣。如果他知道亂世明哲保身,也許可以平安無事,甚或青雲直上;偏偏他生來誠愨的山東性子,相信甚麼正統和真理。看到軍閥陷害異己,把忠貞的校長處死,殷穎竟然痴想上書當時的統治者陳誠申訴!書還未寄出,就被“破獲”,冠以“匪諜”罪名;倖而託神垂佑,不曾給丟到台灣海峽餵魚,卻被發配火燒島管訓新生。
年輕人像老約翰被放逐在拔摩海島,二年的折磨,視力受到長久性損害,開了他屬靈的眼睛;失去了身體的健康,卻鍛鍊出堅強的靈魂。
綜括所讀,看見一個“誠”字貫串全卷。韓鍊誠和陳誠,名“誠”而其實至偽,自私邪惡,害人利己。作者幼習詩書,奉行誠意,正心,修身的道理,更受基督教教育影響,得聖靈孕育啟導,有新人的真理和誠實。神的誠信可靠,雖然在詭詐險惡的荊棘叢中,豺狼環伺的環境下,仍然能夠保守祂所揀選的器皿,成就祂的旨意,所以可泣而仍然可歌。
本書對我們有甚麼特別啟發?
首先,是宣教的需要。宣揚拯救的福音。瑞典信義會宣道的先賢們,能夠正確的認識:“中國最大的需要是基督。首要的不是文化的基督,美術的基督,或神學的基督,而是福音的基督。…”(頁184-185)所以他們並不曾把車放在馬前面,而是產生真基督徒,而建立“自立,自養,自治,自傳”的健全教會。
復活的主耶穌基督,給門徒的大使命,不僅是“傳福音給萬民”,還要把主的道“教訓他們遵守”,這就是當注意基督教教育,進而求道化文化,拓展天國。祝今天的華人教會,步此前規,繼續努力!(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