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復興
猶大國因為行惡得罪神,不肯悔改;在主前586年,神將他們交在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手裏,使他們被擄分散各地。神興起波斯古列王,准許他們回到故國,重建破碎的家園。以後的波斯王,大致恩待猶大餘民。
尼希米是波斯王亞達薛西的親信,蒙神恩典,外放猶大省長。他告假到猶大以後,首先的行動,是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
為甚麼建城牆呢?城牆的功能,是把城內與城外分開。以色列人從進入迦南以來,長久的問題,就是跟外邦人混雜,所以遭神的震怒,使他們國破家亡。因此,尼希米認識,復興不是政治的問題,而應該從宗教上着手。不過,實際上宗教不是單純的,不能同政治和文化截然分開。
復興的行動
尼希米發動建造,先向人民說明。
我對他們說:“我們所遭的難,耶路撒冷怎樣荒涼,城門被火焚燒,你們都看見了。來吧!我們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免得再受凌辱。”我告訴他們我神施恩的手怎樣幫助我,並王對我所說的話。他們就說:“我們起來建造吧!”於是他們奮勇作這善工。(尼希米記2:17,18)
大家以為這是個好主意,可以保守身家生命的安全,同意立即動手建造。宗教家大祭司以利亞實帶頭(尼希米記3:1),先建造羊門。為甚麼叫作羊門呢?那是以色列人從那裏趕羊來獻祭的地方,有個牲畜市場,通常那裏的生意,大祭司有分;所以不僅是表現熱心,也有實際利益。有大祭司帶頭作,小老百姓都跟進。
復興的開始
有人說:“最好的講道,是站在自己門前的台階上講的。”基督徒的見證,應該從家開始,不能忽略自己家。
可是,大祭司以利亞實不是這樣。不論他怎樣忙碌,從家門出入,總該看得見城牆的破壞失修。但他自己沒有負擔去作,視而不見;就像祭司和利未人,不幸遇見遭強盜劫掠打傷的人,以為不太方便,就從一旁遶過去(路加福音10:30-32)。以利亞實出入府門,見到破裂的城牆,就從另一邊遶過去,或乾脆以為是“方便之門”,可不經正路而越牆到外面。聖經說:
薩拜的兒子巴錄,竭力修造一段,從城牆轉彎,直到大祭司以利亞實的府門。其次是哈哥斯的孫子,烏利亞的兒子米利末修造一段,從以利亞實的府門,直到以利亞實府的盡頭。(尼希米記3:20,21)
有人不肯作,別人自然得負擔;在自己應分的工作之外,“竭力”負別人之擔。歷代教會中,都有這種似乎是“傻瓜”的人物,在作額外的工作,教會才得以維持。但領袖只求外面的表現,不顧自己的家庭,不看守自己的葡萄園(雅歌1:6),是個極嚴重的問題,今天仍然如此。
復興與心防
修城牆雖然有阻擋,但與真正心中的城牆比較,容易得多了。作起來只五十二天,就成功了。不過,歷代基督教國家,把建堂當作終身大事,忘記了分別的意義:與外邦人結盟,失去了正確的價值觀,儘說外邦人的好話(尼希米記6:15-19)。
最可恥的,看宗教頭兒吧!
人看他熱心可敬,帶頭建造城牆,實際上他的心到了城外,跟外人勾結了。結果,出現了大祭司與外邦人結親(尼希米記13:7-11)的醜事。
以利亞實這宗教人,顯然是個出色的政治家,他與亞捫人多比雅結為親家,他的孫子又娶了和倫人參巴拉的女兒(尼希米記13:4,28)。這參巴拉有撒瑪利亞的民兵,更是實力人物。
撒瑪利亞人,是亞述王滅以色列以後,遷來混合移民的後裔。根據約瑟弗(Flavius Josephus, 37-c.100AD)古猶太史載:後來參巴拉(可能是他的後人)投順希臘,在基利心山上另外建造“聖殿”,以其女婿瑪拿西為祭司。這派撒瑪利亞人,只承認摩西五經為啟示,否認其他的先知,因為他們不是神應許“像摩西”的先知。所以不講究生命的混合主義者,卻仍無妨礙其為狹窄“基要派”。
因此,大祭司以利亞實不願與外邦人分別,寧可違背神的命令,重視地上的勢力。從他的大混合政策,可見他縱橫闢闔的手段,有多麼利害!只是他的親家,正是神子民的冤家,他們聯手乘暇抵隙,設法破壞建造的工作(尼希米記2:10,19,4:1-8)。也許,他乘尼希米不在耶路撒冷,改變路線,要取代他的地位。
清教徒解經家馬太.亨利(Matthew Henry)以為
這大祭司想,結親會給他的家族增光,很以為傲,其實是極大的羞辱,他應該引以為恥。律法明文規定,大祭司只可娶本民中的處女為妻,不可辱沒他的兒女(利未記21:14-16)。也可能那多比雅俊美狡慧,翩翩紳士,使大祭司藐視自己分別為聖的冠冕…與他結交,拉得越近越好,把他安置在聖殿的配房,把幾個房間打成一個堂皇的大屋子,以示尊崇…如同邪惡的王,在神的聖殿設立偶像,不管神規定亞捫人不能近神的聖會。
崇尚實用主義,以為屬靈原則“不切實際”,只求眼前利益,是聖經中人物失敗的原因,這豈不也是今天教會問題的根源嗎?
復興不僅是幾位領袖,出來喊喊口號,還要有群眾,有廣度,而且有熱度,最要緊的是,更要有深度,深入內心。發自內心的復興,是認識分別為聖的重要,渴慕分別為聖,討神的喜悅;這樣的復興,才是真正的復興,才是能持久的復興。
求主給教會真正的復興。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