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古今 ✐2006-10-01


哥倫布與發現航行

史述

 

  哥倫布於1492年,“發現”新大陸的紀錄,受到挑戰。特別是來自另一位英國的現代航海者。

  曼澤斯(Gavin Menzies)並不是傳統的考古學家,也不是史學家,他原是英國皇家海軍潛水艇的艇長,偶然的機會,對中國鄭和航海的故事,發生了興趣。深入研究的結果,他寫了一本書,1421:The Year China Discovered the World,於2002年出版。
  一名“業餘”的史學家,就夠使專業人士皺眉的了。而他非傳統的說法,以為鄭和周遊世界,包括發現了美洲,更近於離經叛道。這不僅傷害了白人的優越感,也推翻了哥倫布的成果。
  在半個多世紀之前,地理學界出現了“地殼滑動說”,所引起的不止是震動,是譏笑,以為是無稽之談;現在竟然被普遍接受了,認為是地震的成因。
  時間似乎要重作審判者了。
  曼澤斯的書,竟然沒有受到冷漠對待,而且越來越引起群眾的興趣。他到處演講,到處發現新的證據,反對的聲音,越來越減少;而擁護舊說的人,反成了防守者。2006年六月十五日,國會圖書館還特為他安排講座,發表他的見解和研究成果。


曼澤斯 Gavin Menzies

  曼澤斯看來理直氣壯,進一步聲稱:中國是當時舉世唯一海上霸主,發現遠達南極,北極;並且說,經緯度的畫分,是中國的發明;中國使用指北針,並以星辰在航海中定位;中國有當時最精確的世界地圖;哥倫布兄弟所用的“祕本”,是中國的舊圖;並說中國繪製的地圖,不僅早過威尼斯人Zuane Pizzigano的海圖 Map of the World(1424年),而且更優越,包括南北美洲精確的位置。
  所以他斷言:在六個世紀前,只有中國有航海發現世界的條件。但中國人能夠,是否作過呢?曼澤斯舉出所發現的中國帆船巨大的舵,竟然有36呎之高,船身當近500呎,寬200呎(中國紀錄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是九支巨桅的“寶艐”!這樣的巨艦有63艘之多;加上分艐,中型船隻長三十七丈,寬十五丈;各型共249艘,載有兵士27,800人。(詳見曲拯民:“誰先到達美洲”文,參章力生:南遊懷古錄)真是聲勢驚人,宣揚國威,實在是名副其實。
  他更考察各地的土人,發現普遍有中國人的DNA。也提到在美洲有的樹木,是中國特有的品種。
  在世界各大洲,散佈着中國人的古物古蹟,並說,在今美國東岸,也有中國人遺留的建築物。


鄭和

  曼澤斯說:中國的偉大航海家鄭和,比哥倫布的航行早了七十年,而且航行範圍更廣大,航海技術進步。這似乎符合史實。
  鄭和(明洪武四年1371年—宣德八年1433年),本姓馬,小名三保,雲南昆陽人,回教徒,十歲受閹進宮,在燕王邸作太監,深得燕王的信任。1398年,明太祖崩,由太孫允炆繼位,是為惠帝,改元建文。建文帝用齊泰,黃文澄,議削藩王權。太祖的第四子燕王棣,舉兵“靖難”。1402年,攻陷南京。在皇宮大火中,沒有建文帝的御屍,竟失蹤了!四叔坐上了帝位,改元永樂;因姪兒可能火遁,心中不安,就差人國內到處尋覓,不得;於是派鄭和率領強大海師,往國外尋覓。
  鄭和歷史上空前的艦隊,於1405年(永樂三年)首航,二十六年間,先後出航七次,至1433年(宣德八年)最後一次歸國。
  因時間的限制,初航的規模,可能沒有後來那麼大。後來的出航,成為世界上僅見的艦隊,聲勢之盛,足以驚人!目的也從宣揚國威,而自然擴展到發現和通商,但沒有殖民的意圖。


Santa Maria, Nina, Pinta


哥倫布

  與1492年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 1451-1506)的航海相比,聖馬利亞Santa Maria)只不過區區百多呎長,只有一層,算是哥倫布的旗艦,船員42人,但設計有缺陷,速度低;其他二艘從衛船,根據專家估計,尼納Nina)長約70呎,寬23呎,深50呎,吃水6呎,載重60噸;品他Pinta),大小也差不多,載重量略大些,每船水手二十多人。聖誕節那天,聖馬利亞在美洲觸礁沉沒,第一次航行回國,哥倫布乘的是品他
  十月十二日,哥倫布發現加勒比海島,後並到南美洲大陸。以後,他再率17艘船隊,規模稍大些,為拓展殖民地。他的航行共有四次。
  從印地安人方面看,所謂“發現”是另一種說法:1492年的一天,他們在海灘上,發現一個小丑!

  鄭和的大舉航海,只比哥倫布早七十年。但北歐人有更早發現美洲的紀錄。
  在986年,挪威人Bjarni Herjolfsson宣稱,看見一片草原;約在1000年,Leif Eriksson率同三十五人,去找那地方。Leif在那片林木豐茂的土地上造屋居住,稱之為“Vinland”。據瑞典學者考據說,那字與葡萄無關,為“草原”的意思。到底在哪裏?
  1963年,在加拿大Newfoundland北角,發現維京(Viking)人居住的遺墟。後來,有一冊小書Vinland Saga出版。
  這是說,遠在哥倫布之前,北歐人就發現了前人所發現的美洲土地。從地理環境來看,這是合理的推定。

  還有中國佛僧法顯(337-422),更早抵達美洲的說法。
  釋法顯,於晉隆安二年(399年),偕惠景,道整等五人,取道西域,往印度求法,學了梵文,戒律;因為不願再重經陸路的艱難,歸途在錫蘭停留,改由海上返國。但遇颶風並失道,漂流到印度尼西亞等地;歸國時,原想在南方海岸,卻被風吹到了山東嶗山角登陸。時為義熙十年(414年)。然後,他從事譯經,以八十八歲高齡,逝於荊州。
  章太炎據法國報導記說:“紀元458年,支那有佛教僧五眾,自東亞之海岸,直行六千五百海里而上陸,其主僧稱法顯。據其旅行記所述上陸地點,確即今墨西哥。”
  這裏所說的“旅行記”,當係指佛國記,包括399-414年間事,甚少爭論餘地;如果是遲至458年,法顯當是耄耋衰翁,極少可能出海。不過,他在歸國途中失道,被風吹到過美洲,並非全無可能。據說:在加利福尼亞州(California)有一種柏樹,原產地只於中國,樹齡已經很久;如何到了美洲西岸?是否法顯帶來,就顯得不重要了,世外人也不會為此爭;所以不管甚麼中國人,是僧是道,到底是中國人,是中西早有交通的證明。

  有趣的是,為何沒有人想到,取道阿拉斯加到美洲?從俄國西伯利亞土地上,可以清楚看見阿拉斯加;中間相隔的白令海峽(Bering Strait),只有2.5哩。為甚麼沒有人去“發現”?
  實際上,在許多千年前,就有亞洲人到了美洲。當然,那時還沒有亞洲與美洲的觀念,連國家觀念也沒有,大地就是大地,人就是人;人是大地的主人。
  幾年前,有一本Hammond出版的世界地圖,書衣底面有太空人飛行的幾句話:

在第一天,我們都指向我們的國家。第三或第四天,我們指點我們的洲。到第五天,我們只知道一個地球。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寄居與基業 ✍于中旻

藝文走廊

播種者 ✍余仙

談天說地

軍閥篡亂 ✍于中旻

談天說地

戰爭與荷馬伊利亞得 ✍于中旻

寰宇古今

生物知趣:螞蟻的智慧 ✍蘇美靈

談天說地

在天相逢可相識 ✍于中旻

藝文走廊

耶穌的降生與名畫 ✍和英

寰宇古今

南丁格爾—執燈的夫人 ✍史述

樂趣飄送

弄臣歌劇 ✍劉廣華

捕光捉影

捕光捉影:盛開 In Bloom ✍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