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走廊 ✐2006-09-01


當進入老年時

凌風

 

  人進入老境,常有臨暮的心情。豪邁如辛棄疾,也不免詠歎“可憐白髮生”,平常人更不用說了。
  老年,身體力量漸漸衰敗,許多青年時能夠作的事,現在成為困難,思考陷於遲鈍,動作失去原有的活力,髮蒼蒼,視茫茫,齒搖搖,沒有誰會以為是理想的境況。有一個不甘入老的人,感慨的形容他自己,仿佛是開瓶存久的汽水。這描繪很傳神,是古人所未言的,但也不免帶些悲涼。
  古時的人,沒有規定的退休制度;但這對於現代的人,未必是可羨慕的福分。未退休的人,盼望有一天能投閒置散;只有真閒散的人,體驗到被閒置的味道,並不如理想的那麼好。
  因此,有的人退了,不甘於休,還要另外開始新的工作;有的人不慣享安靜,就以餘年致力於找人麻煩。莎士比亞劇作李耳王King Lear),就是這樣的例子。
  多年前,見到一幅畫,依稀記得是畫馬名家韓幹(c.706-783)的傑作複製品,看來還不錯;不平常的是,所畫的不是馳騁騰躍的壯馬,而是一匹老馬,題有一首詩:

汗血功何在
丹心主自知
投閒甘伏櫪
勿憶壯年時

  “汗血馬”是大宛的名馬,相傳能日行千里。但善跑耐久的功績,隨着時間的流逝,漸漸失去,到老來只能鎮日在槽頭閒着。該灰心失望嗎?不,它的忠心不改,是主人所知道的。


彌爾敦

  想起彌爾敦(John Milton, 1608-1674),是英國最偉大的詩人。清教徒當政的時候,他任拉丁祕書,略等於外交部長。那時,外國來訪的人,以能得見到護國執政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 1599-1658),和彌爾敦為榮。他樂於讀書,復工作過勞,在四十歲後不久,視力即嚴重衰退;約在1655年,即四十七歲時,不及半百,終完全失明。不過,彌爾敦最偉大的作品,包括史詩失樂園復得樂園鬥士參孫等,都是憑他驚人的記憶力,口授由別人,主要是他的妻女,代筆錄下,然後再覆誦給他聽。
  文人喪明,是最難甘心的事。他的一首十四行詩,表露出心聲:

當我思量

當我思量我的光如何耗完,
  進入黑暗無邊的世界,還未到中年,
  而且埋藏才幹的人是該死的罪愆,
  懷才莫展,雖然我心魂深願
  要事奉造我的主,以後在祂面前
  交帳,免得在祂再臨遭責受譴:
  “神怎要求白晝工作而不給化日光天”,
  我想要質問;但忍耐阻攔
  那樣的抱怨,立即回答:“神並不需要
  人的工作或他的才幹;最善
  負祂輕省的軛的人,事奉最完善;祂權威
  尊嚴。急速遵行祂差遣的盈千累萬
  遍佈於洋海陸地工作不倦;
  但也有的只是侍立和隨伴。”

On His Blindness   Sonnet XIX

When I consider how my light is spent
Ere half my days, in this dark world and wide,
And that one Talent which is death to hide,
Lodg'd with me useless, though my soul more bent
To serve therewith my Maker, and present
My true account, Lest he returning chide;
  "Doth God exact day-labour, light denied,"
I fondly ask; But Patience to prevent
That murmur, soon replies,"God doth not need
Either man's work or his own gifts; who best
Bear his mild yoke, they serve Him best; His State
Is Kingly. Thousands at his bidding speed
  And post o'er Land and Ocean without rest;
  They also serve who only stand and wait."

  詩人從活動的境況,忽然被囚禁在孤獨的暗室,不能夠突破,該是多麼不甘願!但他想到神有無數服役的使者,也有只在那裏侍立的,不論奉差遣,或安靜聽命,都是服事神,他自己的雄心,也就沒有了。這說明詩人終於順服,接受了神的旨意。在人看來是被神擱在一邊,是無用了;哪知彌爾敦結出更豐美的果子。
  能有這樣的體會,證明是靈命的成熟。
  不過,要真箇達到這樣的境界,可不是容易的事。首先,必須充分認識到“事奉”的意義,並不是創造自己的事業,表現自己的才能,是要學習“樂意事奉耶和華”(詩篇100:2),不是滿足自我。
  不要想老年是夢死亡的日子;其實,那些夢想,多半是根本就不該生存的。有些是美麗的花謝了,才結出甜美的果子。
  老年人並且要常記得:神的慈愛是永恆的。聖經說,祂的愛如同日月的不改變,也就是說,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祂從你的幼年到老年,不論環境如何,總不離開你。
  在聖經中,信實的神宣告應許說:“你們自從生下,就蒙我保抱,自從出胎,便蒙我懷搋。直到你們年老,我仍這樣;直到你們髮白,我仍懷搋。”(以賽亞書46:3,4)
  我們說老人家像孩子一樣,常需要人看顧扶助。但誰想得到,神愛我們像對孩子一樣“懷搋”,顯得多麼溫柔,多麼親切!有這樣的福分,怎可不知享受,不知感恩呢?
  你知道自己老,但世上還有更老的東西。有許多的樹,曾見過亞伯拉罕。橄欖山上的樹,有的曾見人子耶穌在它的枝葉下祈禱。且舉目看看遠處的山,多少年來一直是那樣,雖然蒼老,仍然挺立。聖徒也應該保持忠心,舉起顫動的腳步,謹慎的踏下,緩慢卻堅穩,向着永恆邁進。
  英國詩人牧師但恩(John Donne, 1572-1631),有一首詩,說看見他頭上的白髮,以為是君王的先鋒,用粉筆在門上畫下的記號,表示君王要在這裏住,該是光榮的盛事。這是年老快樂的心境,以為快要歡然見主了,是十分難得的。不過,這要自己先準備好才可以。
  有一位似乎平凡的殉道士,向他的妻子說:“今天繼續前行,也許,明天你就回到家裏了。”這是每天都以平常心過日子。
  “近鄉情更怯”,是不正常的。但願你不怕回家。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藝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風

談天說地

信仰宗教與文學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儒家社會主義的理想 ✍亞谷

談天說地

功利主義與倫理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如何謝恩 ✍劉廣華

寰宇古今

生物知趣:睡眠趣談 ✍蘇美靈

談天說地

美國的形像 ✍于中旻

寰宇古今

紂王的真正面目 ✍劉廣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