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園林的明星
台灣板橋市林家花園
修葺古建築所需的人力,金錢和時間,着實很多。台灣板橋林家花園修葺工程,前前後後用了十年時間,才把文化遺產整理和開放,繼而開放給市民參觀。
首先,且抄錄當局對此古蹟林家花園的簡介:
方鑑齋
來青閣
月波水榭
板橋林家花園,位於台北縣板橋市西門街九號〔按:由台北乘公路局車或火車均可到達板橋。從板橋火車站步行十五分鐘即到。〕林氏始祖於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由福建漳州龍溪遷台…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於板橋建弼益館為租館,是為林氏板橋建宅之始。
…光緒十四年(1888年)國華子維源建五落大厝;復闢花園於舊大厝之側。花園竣工於光緒十九年。園內有汲古書屋,方鑑齋,戲台,來青閣,香玉簃,觀稼樓,定靜堂,月波水榭,榕蔭大池等名勝,均雅匠畫意,有聲全台。惟管理乏人,自民國三十八年,園中亭,台,樓閣,漸被人佔用。雖欲整建,而園內雜居百餘戶,無計遷移。故摧毀傾圮,一片荒涼,除三落大厝,用於祭祀公業林本源祠堂,尚能保存原有面目外,五落大厝,亦已改建大廈,無復舊觀矣。
…民國六十五年(即1976年)十一月,首先協調拆遷違建佔住戶一百二十五戶,並委請東海大學規劃,復委由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負責第一期工程之設計,第二期工程則由漢光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並擔任監造工作。工程於民國七十一年(即1982年)五月十四日發包,由唐榮鐵工廠股份有限公司營建廠承建,於七十五年十二月底竣工。總工程費新台幣一億五千三百餘萬元。
王維仁曾於雜誌藝術家發表文章“板橋林園的空間佈局與遊園韻律”,詳盡地報道了林園的特點。指出林園深受留園的平面組織佈局,並融冶了中國傳統,西方和地方的造園藝術風格。
定靜堂
假山的營造,竟採用了戲劇佈景手法,清穎簡潔。整個園林,其比例似有意做小。裝飾性構件,如小橋,廊寬,欄柵,亭榭,比例做小竟達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因此,所做成的錯覺頗類似迪士尼城。李漁云:“堂愈高而人愈覺其矮,地愈寬而體愈形其瘠。”建築比例與人體和心理的關係,可見一斑。
蘇州的古典園林,除門窗等供借景的細部,設計多避用強烈的直線和幾何圖案。然而,林園多用強烈的幾何圖案和硬朗的直線。
林園的設計手法,錯綜而統一,傳統卻能創新,難怪王維仁把林園作為交響詩來形容和分析了。
板橋林園,故宮博物館和街頭巷尾的“便當”,便是台北週末遊的最佳去處。
名園分翠到西洲─溫哥華的中國古典園林
溫哥華華埠的規模在太平洋的東岸,僅次於三藩市(San Francisco)和羅省(Los Angeles),她本是退休人士的城市,沒有甚麼重工業,只是倚仗着旅遊,金融和小型工業來維持着經濟。百多萬人口的文化背景有西方的,印第安人的,日本的,中國的和歐洲的。本地的加拿大人,對於外來的文化,都採取欣賞而不願同化的態度。卑詩省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更是研究東方文化的重要學府,對於本地的文化活動有指導性的作用。
1980年紐約市博物館的中國園林“明軒”落成,中國工程隊在返國途中,應卑詩大學山姆士教授之邀,來溫哥華作學術訪問。這便奠定了建築中山公園和逸園的文化基礎。時值加拿大聯邦政府撥款一百五十萬加幣為華埠建造公園。市政府撥出用地。因此,籌建中國古典園林的夢想逐趨實現了。
以當時的估計,建造園的費用約六百六十萬元。最艱巨的募捐運動便告開展。
從地理環境來看,中華文化中心,中山公園和逸園是三位一體,但在行政財政管理上三者均是獨立的單元。中山公園是加拿大聯邦政府撥款一百五十萬,由建築師韋業祖設計,模式類似拙政園,留園等的中段,以開放式,所有景物均在視野之內。假山用料多來自墨西哥。墨西哥之石,有點像太湖石,但用來堆台圍基,卻有點凌亂之感。整體來說,中規中矩,也不失明代園林風範。
除了四周的圍牆,中山公園在1983年大部分便落成了。逸園在1985年三月也終於動土了。費用由省政府,市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蘇州市,商業機構和熱心人士等聯合捐出五百三十萬加幣,是年三月至六月間五十二位工作人員及九百五十二箱建築材料從江蘇抵達了溫哥華。
逸園
蘇州總建築師王祖欣及劉彥傅負責整個園林的設計規劃。逸園是併合了蘇州諸名園的神髓,如滄浪亭的複廊,拙政園的荷風四面亭。佈局酷似留園。明代園林的精神,不論在設計和營造,皆能表現得維肖維妙。
中山公園和逸園,皆是按照蘇州古典的私人園林來作為公眾園林。作為公眾園林的設施,如傷殘人士,老弱和兒童嬉戲,在西方的公園設計是有一定的準則。在這裏,當局能接受這傳統設計手法,也頗具風度。中國方面,唐代鑑真和尚東渡日本宣揚中土文化的精神,至今尚存。捐出如斯多的人力和物力,使彼邦了解中國的古典建築的傳統,這也是用心良苦,從市和省政府來說,增加市內的旅遊點和市民休憩公園,也很合乎城市規劃原則。
今天,逸園已註冊為非牟利的慈善團體─中山園協會公。會員達三千多人,九成為本地的加拿大洋人。近百名義工差不多全是洋人。每天入場購票參觀,多是遊客和本國加拿大洋人。然而,在農曆新年和中秋節免費開放時,九成參觀者是本地華人。逸園的文化活動,參加者也以絕多是加拿大洋人。
負責管理逸園的鍾自靈女士感慨說:“看到洋人那種熱心公益的情緒,真令我們這些中國人慚愧。尤其是那些義工,不辭勞苦,風雨不改,賠上泊車費也來協助。貧富皆如是。他們如此珍惜這園林,使人十分感動。”
霜葉流丹思夏土,名園分翠到西洲。
這是王祖欣造園的使命。這使命的果實實有待華僑們的愛護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