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走廊 ✐2005-11-01


兩道門
-天堂之門和地獄之門

和英

 

  在舊金山灣區有兩道仿造歐洲著名的門,那就是“天堂之門”(The Gates of Paradise)和“地獄之門”(The Gates of Hell)。“天堂之門”是在市中心的聖恩大教堂Grace Cathedral,“地獄之門”在史丹佛大學藝術館的羅丹花園。

 

天堂之門


   天堂之門(The Gates of Paradise
按不同地區顯示細部


吉伯特(Lorenzo Ghiberti)

  在意大利佛羅倫斯的聖母百花大教堂西側,有一座八邊形的洗禮堂(Baptistery),建於公元七世紀,內部則於1300年重新設計,並且在天花板加上“創世記”和“最後審判”的壁畫。洗禮堂有三座銅門,其中最為人熟識的是東門了。在1403年吉伯特(Lorenzo Ghiberti 1378-1455)憑着“以撒的祭祀”(Sacrifice of Isaac)的鍍金銅與布魯內勒司基(Filippo Brunelleschi 1377-1446)和傑寇伯(Jacopo della Quercia 1371-1438)競爭之下獲勝,得了生平第一件重要的委託工作,為佛羅倫斯大教堂的洗禮堂製作第二對青銅門(東門)。吉伯特本是個金屬細工技師,當時他僅二十五歲榮膺重任,這扇東門雕刻到1452年才全部完成,費時二十七年,是一組青銅雕刻,具有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重要特徵,人體描繪逼真,透視的應用。這東門的有十塊根據舊約故事的浮雕銅板,為“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挪亞”,“該隱謀殺弟弟亞伯”,“亞伯拉罕奉獻的以撒”,“摩西領受十戒”,“以掃和雅各”,“耶利哥城毀滅”,“約瑟被賣為奴(The Story of Joseph)”,“大衛”和“所羅門”等,每幅浮雕銅板大小是31.25X31.25英吋,後來米開朗基羅見到此門,嘆為觀止,譽為“天堂之門”。


洗禮堂(Baptistery)

洗禮堂(Baptistery)平面圖

 

地獄之門


地獄之門
按不同地區顯示細部

  另一道的門就是羅丹的地獄之門了,在1880年八月十六日,法國藝術委員會委託羅丹為巴黎裝飾藝術館,以但丁神曲為題的一道門,最初的設計像吉伯特的天堂之門一樣,由十幅不同主題的浮雕銅板組成。


地獄之門

1889Eugene Druet 拍攝的地獄之門

 


鏡中反映羅丹和地獄之門,1889相片

   吉伯特是一位善長金屬浮雕的藝術家,而羅丹雕塑家,在這道門設計演變中,放棄了原訂浮雕銅板的模式,把門分為門頂,門楣,左右門框各左右兩扇門六部分,用立體的雕像群組成。內容也不是神曲的全部,而只着重地獄部分,設計的工作開始第一年,羅丹為內容人物作素描,後來進行雕塑時,他放棄大部分的人物,只採用如Paolo and Francesca,Ugolino and his Children,“冥土幽靈”(The Shades)和“沉思者”( The Thinker),1882年建造了門木架開始塑造。1884年他決定設計大體上完成,於1885年八月二十日下了的訂單開始鑄造,1886年初羅丹在初步的鑑定時不滿意,工作便擱下,只留下用石膏做成的初模。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譯名與譯音 ✍于中旻

寰宇古今

聖殿滄桑 ✍史述

談天說地

福音社會主義 ✍于中旻

捕光捉影

捕光捉影:自然 2 Nature II ✍郭端

寰宇古今

生物知趣:無花果奇蹟 ✍蘇美靈

捕光捉影

捕光捉影:香港印象 ✍郭端

書香陣陣

讀書樂:十二小先知書解讀 ✍于中旻

捕光捉影

捕光捉影:黃昏 Dusk ✍郭端

寰宇古今

比理.桑岱 ✍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