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古今 ✐2005-07-01


耶穌的腳印(四)

拿撒勒還能出甚麼好的嗎?

殷穎

 

  記得當我們到達拿撒勒小城山上的女修道院時,落日的餘暉正照在山下一簇簇的小屋上,晚鐘也正疏落地響着,剛剛才將行李安置在自己的房間裏,坐了一天的車子,人困馬乏;但那天下午輪到我主領靈修,我們七個人坐在前院的木椅上,眺望着拿撒勒山下燦然的燈火,開始思想主耶穌在世上渡了三十年歲月的親切的故鄉。

  拿撒勒在今天已經是一個相當有規模的小城,居民大多數是阿拉伯人,而且是基督徒,生活都很富裕,不少人家都用汽車代步。但在主耶穌生活的時代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鎮,住了寥寥的幾十戶人家;這之前從來沒有出過名人,所以當腓力介紹約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給拿但業時,拿但業不禁衝口而出,說:“拿撒勒還能出甚麼好的嗎?”(約翰福音1:46)
  拿撒勒離地中海約二十哩,去加利利海約十五哩,距伯利恆北面約七十哩。拿撒勒城建得很像一座圓劇場,街道雖狹窄,但均鋪上華美的石板,房屋大都是石造的。
  早期的基督徒尊拿撒勒為聖地,但當該地落入回教徒手中後,就不准基督徒靠近拿撒勒。到十字軍時,才重新整修拿撒勒城,但1291年拿撒勒再度淪入回教徒手中,此後就逐漸沒落。
  1300年,方濟會士在拿撒勒建了一座修道院及教堂。後來方濟會士數度被逐出拿撒勒。直到1620年,才又返回拿撒勒,建立了報喜堂及其他很多教堂,並修道院及學校。

 


報喜堂

  今天遊客到拿撒勒觀光的主要對象就是報喜堂,報喜堂建在報喜岩洞之上,相傳是馬利亞得喜訊時所住的岩洞(路加福音第一章),這座圓頂大教堂是近東最宏偉的教堂,樓上主堂兩旁的牆壁上鑲了許多幅巨大的壁畫,有傳統的,有抽象的,色彩瑰麗,美不勝收,由世界各國教會致贈,各代表其鄉土的色彩,與神學思想的詮釋,均以耶穌降生為主題,但可惜沒有中國教會的作品。在祭壇下面有“道在此處成為肉身”的拉丁文金字。
   離報喜堂北邊不遠處,有一座聖約瑟教堂,相傳該堂的地窖之內,即馬利亞與約瑟的居處,及木工場所在地,亦為耶穌消磨其童年的地方。在該教堂西面,另有一座小教堂,據說是當初主耶穌在當地首次進入會堂講道的遺址(路加福音4:16)。連昔日馬利亞打水的地方都建了座小禮拜堂,即聖加百列堂,東正教則主張該處為天使向馬利亞報喜的地方。


聖加百列堂

  我們在拿撒勒的修女院一共住了八天,每天都是早出晚歸,遠征加利利的各地,甚至到了敘利亞與以色列停戰區的無人地帶。我們住的這所修道院的修女很少,而且都很老邁,有些連行動都困難,但客房極整潔靜謐,在烈日下奔走一天之後,沖一個淋浴躺到床上去,真是一種無比的享受。而最使大家滿意的是修女院的伙食,我們在以色列的五個禮拜中,曾住過三個招待所,以拿撒勒修女院的膳食最豐饒,質與量均佳,而且有很好的餐後甜點。一個多月的聖地研習班,每天中午的便當,都照例是兩片阿拉伯大餅夾乾酪,大家都吃膩了。只有修女院的午餐袋中有豐富的李子與西瓜。晚餐後我們常常到修女院附近去散步,與當地的青年人談談話,這些熱情的阿拉伯青年,都熱衷於中國功夫,也都是中國武打片的影迷。幾個打仔演員的名字比我還要熟悉,而對布魯斯李(李小龍)尤為崇拜;不僅在拿撒勒,整個巴勒斯坦的阿拉伯青年,都愛好中國功夫,武打片在中東有極好的市場。
  修女院的附近另有一所修道院,圍牆高如城堡,鐵門深鎖,令人感到窒息而莫測高深,閃博士說這是典型十字軍時代的建築,十字軍由歐洲來到中東後,到處建立城堡式的巨第,將自己深藏在裏面,所以雖然十字軍在聖地佔領了一些時候,但因過於自我孤立,所以對當地的影響極少。



  每逢夕陽與晚鐘籠罩着這個小城的時候,我站在多風的樓台上默思耶穌在這裏生活了三十年的隱藏的日子,關於耶穌童年與少年時代的一切,除了路加福音第二章中關於他十二歲在耶路撒冷“失蹤”的事件以外,四福音書裏都沒有其他的記載。但在旁經裏卻有一些有趣的,關於耶穌孩童時代的軼事;耶穌在三歲的時候,曾將一條醃乾的鹹魚放進一盆水裏,吩咐牠將鹽去掉變成一條活魚,那條魚便依命行事,在水中俯仰自如了。有一次耶穌與別的兒童一同玩耍,他用泥塑成十二隻鴿子,耶穌將手一揮,泥鴿子變活而且飛起來了。又一次兩條大蛇由洞中鑽出,其餘小孩均奔走逃避,但耶穌命令一聲,兩條蛇便在馬利亞腳前停立不動。還有一次耶穌在房頂玩耍,竟乘着一條斜射的陽光,滑落到地面上。除了這些具有想像力的童話傳說之外,另有一些荒誕不經的記載,也無必要姑妄言之與姑妄聽之了。
  由四福音耶穌生平的記述中,我們知道耶穌過一般常人的生活,因之,我們想像耶穌在幼年時,也必過正常的兒童生活,與其他的孩子無異。他也受過正常的希伯來教育,他熟悉當時的幾種語言,如亞蘭文,希臘文與希伯來文,在家中他也一定學習了木匠的技藝,因按照猶太人的律法,每一個男人都要用雙手做工,即終生以宗教為業的人也不例外。猶太教法師有過這樣一句格言:“如果不教會自己的兒子一樣手藝,就是教他偷竊。”具有堂皇世家出身的使徒保羅,也會一種製帳棚的手藝;因之,耶穌的少年時代,消磨在木工場裏的時間一定相當多,而且是一個卓越的木工。
  耶穌的時代,在那麼小的一個地方,木工的範圍很有限,當時的木工製品多半是農具,也有小型的器具,但絕沒有大型的家具,更不擴及建材,因為巴勒斯坦的主要建材是石頭,木材極其難求,所羅門建聖殿的主要木材都要靠進口。
   上帝的兒子,道成了肉身的耶穌,就是生長在這樣一個沒沒有無聞的小鎮,與一個沒沒無聞的貧困家庭中。當時與耶穌一同生活的還有他不少的弟兄姊妹,當耶穌出去傳道時,他的鄉親們就曾驚訝說:“這不是那木匠嗎?不是馬利亞的兒子,雅各,約西,猶大,西門的長兄嗎?他妹妹不也是在我們這裏嗎?”(馬可福音6:3;馬太福音13:55)他的這些弟妹們,基督教大都認為是耶穌同母異父的血親,但天主教,東正教及某些基督教派則主張,馬利亞終生為童貞女,這些名字是主的堂弟妹。但看來耶穌的童年是不很寂寞的。

  離開拿撒勒南返的時候,修女院長為我們備了蛋糕送行,我們互道了珍重,才依依地離開了這座小城。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高石子倍祿鄉義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吉星不殞 ✍于中旻

藝文走廊

諺語ABC:Exodus出埃及 ✍蘇美靈

寰宇古今

春遊東瀛 ✍音凝

點點心靈

水鄉烏鎮的千年風華 ✍吟螢

談天說地

聖誕的問候 ✍余卓雄

樂趣飄送

卡門歌劇 ✍劉廣華

點點心靈

基甸:信心的統帥 ✍于中旻

雲彩生活

莧菜的故事 ✍烝民

談天說地

感恩與惠民 ✍于中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