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古今 ✐2005-05-01


英王亨利八世

史直

 

  這道離你不遠,正在你口裏,正在你心裏。
  神不住人手所造的殿。

  由此可見“道”也就是“宗教”,在乎深入人心,重於言行,而不在外表,例如:服飾,音樂,儀式,慶節,組織,教條或教堂是否巍峨與華麗。當人為形(形勢)役的時候,遂在宗教的範圍下產生了不同的派別。英國聖公會(The Church of England or The Anglican Church)即為其一。

  1950年在香港,又於十年後在東非洲各地,我多次參加聖公會的禮拜。牧師們在講道以先必為英國王室每分子祈禱,成為儀式之重要項目。這件事令我感到驚奇,是我查考聖公會與英國王室關聯的原因。原來王室之首,同時也是國教會聖公會的元首,始於亨利八世(Henry VIII, 1491-1547)。


伊麗莎白一世
Elizabeth I, 1533-1603

  亨利八世的故事初為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l564-1616)寫出,後世屢有修正。莎翁生於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 1533-1603)時代,她繼亨利八世入承大統,是在她同父異母所生的弟弟愛德華六世(在位僅六年),同父異母所生的大姊瑪莉(在位五年)先次病故以後。
  舞臺劇和歷史總有出入,況且莎翁生長在英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時代。她是亨利八世的第二任妻子安葆琳所生,多少有她父親的驕橫天性,雌威一發作,宮裏闕外,誰敢怠慢?莎翁以宮闈史作體材,總得具履薄冰的心情,擇善而下筆,太醜惡的,必適可而止。


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十八歲即位,享國三十八年,死時祇五十六歲。他一生多采多姿,婚娶六次,事蹟為英國人所樂道。在我們看來,他是一任性,跋扈而殘忍的暴君,在無意之間改革了宗教,使英國史寫下新的一頁,對後世影響至大。此後,在英國,甚至西方國家,新教徒有例可援,對於離婚問題已不看得過分嚴重了。
  十一世紀前,英國全沒甚局面,不成國家,後期一度成為丹麥人的屬地。直到威廉一世建諾曼王朝後,逐漸成國。中國換朝代,天翻地覆;英國換朝代,無聲無嗅,很少騷擾民間的安寧。原因是王室的公主,外孫,都可踐祚,故王朝能綿延不絕至今,其間雖有幾度王朝更稱,卻未釀成大亂。要者,英人對“異族統治”這件事向來抱逆來順受,熟視無睹的態度。譬如說,威廉一世的祖先是北歐諾曼族人,不少曾往北歐各地操海盜生涯。威廉之父是法北海岸諾曼地公爵,侵英後,創始諾曼王朝。傳到亨利七世,祇剩下母系有諾曼人的血統,父系姓氏陶德(Tudor),威爾士人。為陶德王朝之始。到了詹姆士一世,母系仍有諾曼血統,乃父是蘇格蘭人,姓史都華(Stuart)故稱史都華王朝。到了十七世紀,承大統者又乏人,遂向德國找到英王詹姆十一世孫女所生的長子喬治。不用說,其父系祖先是日爾曼族。如此一代代地,血統混了,祖姓沒有了祇有君稱。依今日國籍論,英王室有法,德,荷,丹,瑞典等北歐國家的血統,因此,英國等於受異族的統治將近十世紀。中國人視遼,金,元,清,各代是異族統治,引為奇恥,故不惜流血,更換朝代,革命。史實已證明英國人對此點不以為意。


凱撒琳

  亨利八世是七世的次子,不是王儲。奈何天不隨人願,王儲娶妻一年後,未得承大統即已夭折。困守空闈的孀婦原為西班牙公主,英王室欲繼續聯西以制法的政策,故將她配與小叔,候其成人後迎娶。
  七世故時,亨利八世僅十八歲。入統登位,依習,后位不可久懸。同年,他和年長六歲的寡嫂凱撒琳成親。婚後,兩相繾綣,生五女,祇有一女瑪莉倖存長大,後來繼其弟愛德華六世作過五年女王。
  凱撒琳久不育男,無嗣,遂失寵,如居冷宮,囚犯的生活。亨利八世看中了他姊姊的侍從宮女安葆琳,和她明來暗往。安出身貴族,數次往返英,法兩國間。他的視界擴大了,加上美麗的面孔,綽約的風姿,使亨利八世傾倒。亨利遂欲廢后,娶安葆琳。
  英國當時是天主教國家(改教之風已在歐陸吹起)。離婚,不由分說,是違犯教規,絕不會見容教宗。況且,西班牙的新君查理五世是凱撒琳的侄兒。斯時西班牙軍已進駐羅馬,教宗等於西班牙的階下囚,決不敢對英王的要求表示半分支持。
  亨利八世對宗教本不熱切,正可藉此機會以顯身手。當即召開議會,駁斥教廷,教條,宣佈英國全國的教會和羅馬教宗脫離關系,自任新教之首,取名“英國教會”(鴉片戰爭的前後,他們開始到中國傳教,取名“聖公會”),監禁不服從的教民,充公教堂和修道院的地產,並宣佈廢除倫敦的教廷代表紅衣主教。結果,如願以償,宣佈“婚姻無效”,凱撒琳被廢,正式打入冷宮,度過五年淒苦寂寞的歲月後鬱鬱而終,年五十一歲。說來,凱撒琳總算幸運,因為出身西班牙公主,才保住了頭顱。當時(十六世紀)西班牙是最富強的國家,執海上的霸權,英,法都懼它三分。


溫莎古堡

  紅衣主教烏勒錫在失勢以前,他的光輝和財富都不亞於亨利八世。主教置產一千八百英畝莊園,上有古堡舊宮,俯視着泰晤士河,距英王的溫莎古堡不遠。 他大興土木,把它翻修增建,蔚成宮殿──翰浦屯宮。據說共有大小房間一千。常年駐僧侶,侍者,隨員約五百人,一次可招待二百八十名貴賓,可想當年的奢華和氣派。直到亨利八世改宗,失勢已顯,不得不交出他的財產來。亨利八世在上再度增建,成為他和第二任妻子安葆琳的新居,正式當做王宮,歷二百多年。直到喬治三世時方遷入溫莎古堡,並向白金漢公爵買下他倫敦的故居。喬治四世向議會請款修建完成,維多利亞女王時代才正式遷入,而白金漢宮那舊名竟被保留至今。溫莎古堡和倫敦塔皆於十一世紀為威廉一世所建,因為歷代英王不停地在溫莎古堡上加添建築,方有今日的局面,一直當行宮迄今。二次大戰時,倫敦空襲頻繁,英王一家暫時遷返溫莎古堡。


可怖的倫敦塔

  1964年,我初次到倫敦觀光,先看了倫敦塔和橋。八百年間,倫敦塔充當拘留所,軍營,軍械庫,斷頭臺,墳墓,裏面蘊藏着許多殘酷的歷史故事。當亨利八世對第二任妻子安葆琳開始厭倦時,曾藉着不貞和亂倫的兩罪名把他的腦袋在倫敦塔上切掉,葬於斯。塔高,牆厚,面向倫敦橋,裏面陰森森,可怕,實無可觀處。那日適週末,遊人如織,擺長龍,爭看英王古冠上面那顆價值連城的鑽石。導遊者估:至少須候一小時半才能挨上號,我們遂取多數遊客的意見,放棄了。塔的門裏門外,衛士穿着十六世紀陶德王朝制服──頭戴綴花邊的黑氈帽,身穿繡金線長及膝的朱紅色絨制服,手執紅纓矛,給單調灰暗的背景生色不少。院中畜着幾只不會飛翔,似善解人意的黑老鴉。一名守衛向一大堆遊人侃迷老鴉的掌故。


珍茜摩

  安葆琳上斷頭臺後不過數天,亨利八世娶了前兩任王后的侍從珍茜摩為第三任妻子。珍的才德兼優,可惜在生下愛德華六世一週過後,罹產褥熱,一命嗚呼。過了四年,娶了第四任妻子,德國改教後一位著名的宗教領袖的女兒,是平民。她的姿色和素質因非上乘,未得亨利歡心,不足兩個月,被廢,養於宮中,照給俸祿。
  第五任妻子是當代一公爵的女兒。兩年後,失寵,因婚前不貞,加上婚後故態復萌。結果被控,與第二任妻子同一命運──上了斷頭臺。
  第六任妻子,也出身貴族,受過良好的教養,在嫁與亨利八世前曾兩次出嫁,兩度喪夫。婚後,克盡王后職務,教導王子公主有方,本身則未生育。第四年,亨利八世一病不起,她第三次守寡。
  亨利故後,愛德華六世承大統,前王后被廢,因非親生母。她後來第四次出嫁,丈夫是當時的海軍大臣,與亨利八世第三任妻子珍西摩是同胞兄姊。這位海軍大臣後來與當時還在失意中的伊麗莎白公主私通,因此被控,上了斷頭臺。廢后於是第四次守寡,算是奇聞。

  倫敦可參觀的地方固多,郊外的溫莎古堡和翰浦屯宮尤當看。前者多屬文藝復興以前,加上近代建築家和藝術家的精心傑作;後者可代表文藝復興運動時代的產品,見於大部分的建築,裝璜,傢具,壁圖,油畫,毛織歷史故事等。宮內珍藏着幾件我國明朝早期的波斯藍彩花瓶。


翰浦屯宮 Hampton Palace

  由倫敦一路來,經過風光如繪的鄉下,到臨泰晤斯河的翰浦屯宮約十五哩。
  翰浦屯宮面積長寬各約五百英呎,已開放的約佔三分之二,分兩個大院落,四合式,前院有“萬年鐘”,除報時外,並報年月日,月朔月望,和潮汐等。後院的中央有噴泉,四圍的建築,樓上樓下盡為觀光人必看之處。兩院相接的中部有長廊。長廊之北約百尺之處是有名的“鬧鬼的走廊”,據說夜間此處鬧鬼是常事,一直鬧了四百多年,參加“哭號,爭吵”的演員,由亨利八世的幾任妻子擔任,兩個上過斷頭臺的妻子上演最出力,出場最多。素來不相信有鬼魂這回事的人,等到看過翰浦屯宮,聽畢導遊員繒聲繪影若有其事地一番講述之後,不由你不毛骨悚然,將信半疑了!
  宮四週的御花園,花園和樹木都修剪整齊,到處設座椅供人休憩。後花園滿植長青樹,小徑重重,曲折不可測,轉來轉去,導入迷徑,不易得其路而出,引得遊人笑聲四起。宮側有暖房,長可二三百尺,天棚滿掛葡萄架,樹幹皆粗若手臂,有二百年歷史,是喬治三世(我國嘉慶,道光時期)所植,能保養至今,且每年結實纍纍,可謂奇跡。
  看翰浦屯宮,聽亨利八世的故事,是我遊倫敦所得印象最鮮明的一面。


紅衣主教烏勒錫

  紅衣主教烏勒錫(Thomas Wolsey, l475-1530)的命運在亨利八世的暴政下,自然不難想像。真是,苟欲加罪,何患無詞?初因拘泥教規,聽命教廷,被判監禁,旋罪被免,暫獲自由,終被控謀反罪,於解赴倫敦受審前憂忿而終,得年五十五歲。
  紅衣主教烏勒錫忠心英王室,對文學,政治和神道學造諧深。他初事亨利七世,繼奉八世,對鞏固王室和開拓疆域多有貢獻。任宮廷牧師,紅衣主教,並任首相,權傾一時,樹敵也多。終因未能達成影響教廷宣佈亨利王婚姻作廢,而失歡於王。


溫莎古堡裏的聖喬治紀念堂

  亨利八世故後,遺體與第三任妻子合葬於溫莎古堡裏的聖喬治紀念堂,由體質孱弱年僅九歲的王子愛德華六世(第三任妻子所生)承大統。越六年,英王病故,由其姊瑪莉(第一任妻子所生)繼承。五年後瑪莉亦病故,最後王位才落在伊麗莎白(第二任妻子所生)肩上。伊麗莎白,二十五歲入承大統,享國五十五年,一生未婚,故無嗣。她七十歲壽終,陶德王朝於焉告終。王朝自她租父亨利七世開創,至伊麗莎白壽終為止不過一百二十年。時為我國的明憲宗(成化)末年,到神宗(萬曆)的中葉,英國與我國尚無接觸,海上勢力實遠不及西,葡兩國,僅在北美維琴尼亞開闢了第一個海外殖民地,故陶德王朝時代的英國祇能說是個比較安謐,統一,正在向外擴展中的國家。

  今日,所有先前的英屬地定必有聖公會的教堂,凡在美國的概稱The Episcopal Church。亨利八世的故事既與此教會相聯,至少在英國是政教合一的。後來會章因受社會演進而予修正,但在原則和外觀上則仍如昔日。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寰宇古今

聖殿滄桑 ✍史述

談天說地

福音社會主義 ✍于中旻

談天說地

譯名與譯音 ✍于中旻

談天說地

新年談福 ✍余卓雄

雲彩生活

稱心園藝:鳶尾花 ✍餘暇

藝文走廊

奧瑪的悲歌 ✍凌風

談天說地

樊得璧的悲劇 ✍史述

捕光捉影

捕光捉影:巴黎博物館  ✍郭端

談天說地

正義城邦 ✍于中旻

點點心靈

遙寄致摯友的懷念 ✍殷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