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地 ✐2004-12-01


我們看見那星

曲拯民

 

  耶穌聖誕,舉世歡慶。值此期間,旅遊旺,飲宴多,賭博盛,消費品之耗量逾恆,依這些事來看,已失去原有慶賀意義。
  “我們”係東方博士自稱(見馬太福音第二章),“博士”可譯作智慧之士,正稱為Magi,有人以為是波斯古教之寺官,祭司。波斯古教即拜火教,唐朝傳入中土時稱為祅教。
  西方史學家,認為東方博士是當時的波斯,阿拉伯族和印度的三名酋長,並非全部來自波斯。
  自東方,千里迢迢,經高山深河,涉沙漠,朝見聖嬰,伏地拜,恭獻禮物,全是由於看見了那星。


伯利恆之星(Sirius)

  西方天文學家推算,在公元六至四年那時期,土,木兩行星與地球排成直線,因此,其光非常明亮。中國在東漢哀帝建平三年,即公元前四年,天空呈異象,有景星出現;次年,改元為“太初元將”。西方天文學家之推算,與中國的史實等於不謀而合。
  猶太教義與其歷史不涉及星象學,波斯古教則然,中國道家亦同。例如:三國時代諸葛亮,在興大軍之先,常夜觀天象;司馬懿也是如此。中國古代的星象與天文學似乎少有分野。孔子學說中沒有鬼神和玄學;他某次衹用北極星以譬修明的政治家,力言其德,如像北極星那麼穩定一樣,眾人必將拱繞之。原句是:“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北辰即北極星;眾星指北斗七星,俗稱“杓子星”其開口朝北極星每年轉一周。由此看來,孔子不是星象家,但對天文學或天象則甚通曉。
  既然在東方和西方都見到這非常之星,事在公元前4年。據考:耶穌出生之年,並非公元開始之年,乃在公元前4年。
  還有一事可作證明,據西方史:在耶路撒冷一帶,殺害兩歲以內嬰兒的猶太暴君希律王,卒於公元前4年。當然,耶穌應誕生於希律王暴斃之前。
  漢哀帝建平三年,天空異星之為景星,漢朝太史公司馬遷寫史記“天官”篇:“景星者,德星也,其狀無常,常出於有道之國。”狀無常應為行星,出於有道之國,與約翰福音所說:“太初有道…道成了肉身…”又是不謀而合。
  四福音,全屬記載耶穌的生平,寫於不同年代和地點,為不同的人所寫,但無矛盾之處,唯記述的事蹟則稍有不同。馬太寫耶穌為和平之君,故寫出誕生時的光輝和家譜。馬可寫耶穌為神的僕人,也可說為人之奴僕,故不寫其出生時的光輝和家譜。路加寫耶穌為人類的模範,可稱作完人,故寫其誕生,亦寫其家譜。約翰則強調耶穌是道成肉身,神的獨生子,也是三位一體神之聖子,故不寫其誕生事蹟,也勿須將家譜寫出,神子是不需家譜的。
  關於漢朝之所謂景星,唐代侍讀兼內府長史張守節解釋謂:“景星狀如半月,生於晦朔,助月為明,見則人君有德,名聖之慶也。”至於晦朔兩字係指陰曆月末及月初之兩日,今日視之,此兩字似不合科學及邏輯。宋代中郎外兵曹參軍裴駟解釋曰:“…凡三星合,為景星。”如此說來當年除了土,木兩行星可能與另一星座(恆星)聯成一線,成為半月之狀。
  至於十二月二十五日,實非耶穌誕生之日,而是古代,始自古波斯,太陽神米支拉(Mithra)出生的一天,其習傳至羅馬帝國,世代相沿,成為多神教之祭日。公元三三六年,為宗基督之羅馬皇帝君士坦丁頒令,以後中止祭日,改為歡慶基督誕生之日。

  自古以來,取星做旗幟點綴之例多不勝舉。美國五十州的州徽即州旗,有十四州如是,其中以亞利桑那州的星徽(象徵鋼產)最顯明,且背後光芒上射,十三道光(象徵獨立時的十三州)。各國旗中帶星的更多,例如:中國,伊斯蘭教取星及初月為徽,以列國旗之星非基督誕生時上空那星,而為建國之君大衛之星。(大衛一生,戰必勝,攻必克,極盡征服之能事,理由是進入“應許之地”。)昔日之口號如是,直到今日依然。以色列以大衛為範,不以基督教訓為意。因此中東之真正和平尚待時日。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高石子倍祿鄉義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吉星不殞 ✍于中旻

寰宇古今

張家界雨吟滴翠 ✍鄭國輝

點點心靈

失香的玫瑰 ✍湮瀅

雲彩生活

簡易食譜:健脾山藥湯 ✍禾秧

談天說地

隱私與公審 ✍于中旻

點點心靈

蹣爛的腳步,艱難的歸程 ✍湮瀅

寰宇古今

朱熹治案 ✍余仙

藝文走廊

水仙花的故事 ✍凌風

捕光捉影

捕光捉影:重遊香港 1 ✍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