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報 eBaoMonthly.com
藝文走廊.建築 ✐2006-03-01


淺談中國傢具陳設

謝順佳

 

木製傢具知多久

  家具陳設是生活起居的工具。在傳說時代,公元前二千年至二千五百年,姬軒轅,象徵着中國文明的起源。他教曉人造房屋,衣裳,車船,弓箭。發明了文字,製作了吃喝用的陶器。這般聰明的人肯定發明了木製家具。只可惜木材壽命不長,除小量出土家具外,多留不到今天。所以,每論及漢以前的出土文物,總是青銅器,陶器和玉器,很少看到木製家具。
   因此,我們只有多從書畫的旁證來論述古代的家具了。

一. 屏風


顧愷之繪的女史圖卷

   東晉,約公元四百年,顧愷之繪的女史圖卷,時人席地而坐。器皿大而且高,方便雙手拿用。蓆後常置屏風,用來阻擋冷風。初時用紙糊上木條,後來演變成裝飾性很高的屏風板畫。這種坐在自己小腿的習慣,仍然維持在今日的日本。

   最早記載屏風,見於詩經:“牖戶之間謂之扆,其內謂之家。”屏風有兩種,正面向的屏風是可以依憑,側面向的用來障風。相信秦漢以前,內檐裝修簡單,冷風從門隙閃入,防不勝防。只有用層層疊疊的屏風來消極抵擋。遼寧遼陽漢墓出土之壁畫,可見一斑,但此時之屏風,約高一公尺而已。
   宋李明仲的營造法式詳列四扇屏風。後來發展至六扇,八扇,十二扇,高至門楣。裝飾有山川花鳥蟲魚,人物故事,以木刻漆雕,鑲嵌珍飾。明清兩代則以奢麗勝。


六扇屏風

 

二. 凳和椅

  凳與椅何來,實難稽考。但是摺凳卻是唐明皇時發明的。因為唐明皇體胖易於疲倦。往往要坐下來。便發明了“逍遙座”,即後來的摺椅,方便隨時隨地可以坐下。
  縱觀唐代及唐以前的繪畫,如顧愷之的烈女仁智圖卷,北魏的烈女傳圖,敦煌壁畫,甚至閻立本的歷代帝皇圖卷,只看到坐在蓆上和矮桌上的圖像。
  最完整的凳和椅的記載算是五代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卷。此卷繪有凳,椅,床,榻,几和食案。韓熙載坐在榻上。旁邊有床。樂伎坐在高凳上。榻是床形,但用來起居,床才是用來睡眠的。床上被鋪十分凌亂,可能唐代沒有我們今日收拾床單的習慣。


韓熙載夜宴圖卷

  當時的椅是垂直板背。十分不舒服,坐位過高,令人吊腳。所以圖有兩人皆要側身而坐。其實,有背之椅是當時地位的象徵。



 

炕几佈置成陳跡

三. 几

  一般的几比案細小。高度隨用途而變化。炕几,唐已有之,即床或榻上之長桌,矮腳。乃方便士大夫們在床上吃喝,下棋和讀書。擱几始見於五代周文矩重屏會棋圖軸─那時用來倚靠身體之用,高度只有二百八十毫米。有作曲尺型,只有三腳,用來倚憑之用。南京六朝墓出土之元代憑几是也。時至今日,遍訪友儕睡房,皆看不見炕几。概因床褥軟綿,不易放几。房間又小,更不宜於炕几,只有醫院病床旁邊可以推動之金屬几。美觀方面,遜於炕几矣!
  明清兩代,對於內檐裝飾十分講究。廳堂的角落,如東西兩牆角,放諸花几,高達一千二百毫米,上置時花,雅趣盈室。花几的几面和腳的藝術變化甚多。几面有圓,方,六角等形,腳有曲,直,彎,甚至如樹根盤繞,可作雕刻品觀之。

四. 案

  河南信陽出土有清代漆案。廣州出土有漢代銅案。高只四百毫米。便於席地時使用。後竟流行椅凳,案亦隨而增高。信陽出土尚有漢代漆俎,是於置酒器之案。
  案有條案方案食案書案等類。條案置於廳堂上首。為室內空間之焦點,上置最明貴之裝飾品,如雲石屏,或祖先顯赫之物。條案高約九百毫米。前面是方案,約七百五十毫米,左右,太師椅各一。此四件家具便是代表了家庭最高地位和權柄。所以造型端莊肅穆。線條橫直明顯。此乃明清兩代擺設廳堂的特點。
  食案多是圓形,這象徵着中國“吃”的文化──在食案前人人平等。雖然長輩多面南而坐,但各人筷箸一雙,向着中央飯菜下箸,這象徵着農業社會的單元,和共同享有共同謙讓的傳統中國德性。


書案

  書案多是長方形,左右有抽屜,和今日的寫字檯差不了多少。配上背空平板硬椅,坐上一兩小時,實在很不好受。(小孩坐上去,長闊高均不適合,難怪沒心神讀書哩!)

五.床和炕

  北方嚴寒,床下常置小爐,故名炕。在今日陝北窯洞民居,仍保留磚砌的炕。據今人龐德新之考證,北宋時婦女沿以登床榻跪坐為知禮,坐椅子為無法度。大抵明清兩代,檯椅盛行,在床榻上起居習慣減少。床榻遂多作睡眠之用具。
  清代之床,備極華麗。床額裝飾,常作鋸空雕鏤,或透空雙面雕,此僅為床架。另有皚皚的帳紗,以防蚊蟲。至今國內城鄉,仍多沿用。

 

西方傢具被影響

六.製作材料

翼展萬里

  民用家具製作,以杉,山樟,松為主,木料鬆散,榫口易損,不堪久用。富家則以紅木,花梨,白桃等木,以質堅,紋細,質白或色紅為佳。防蛀之櫃架,多用樟木,配件以銅扣,銅較,銅角等。

七.藝術造型

  中國古代家具,以樸雅勝,且具強烈幾何感。又如古代建築,有標準化,有靈活性,暴露結構,不故意做作,明確,輕快,主件副件分明,裝飾有條理,疏密聚散,有整體觀念。其缺點是禮制化;製作耗時,凝重,難於搬運。椅背榫口易脫,條案不堪負重,鏤雕過度,易於藏塵或作蟲蟻窩。

八.內檐裝飾

  漢唐多壁畫,供站立而觀;或以手卷橫披,方便席地雙手提着來欣賞。元明以後,屏風,林,榻,貯物櫃架,已由家具演變為內檐裝飾的一部分。繪畫盛行直軸,方便屏風的垂直比例,遂能達到統一之美感。清代家具,雖患於過分雕琢,但能與內檐裝飾配合,趣味一貫,此亦是其優點。


韋勒的“支那椅”

九.影響西方

  西方家具,多世紀來皆苦於呆重。1944年,丹麥建築師韋勒(Hans Wegner)採明朝椅子之風格,以現代材料,機器製作,創成“支那椅”,轟動西方。韋勒之中國式設計,連續取得1954,1956,1960年歐洲重要家具設計獎。瑞典摩特信,1964年,以中國條案之風韻來設計椅子,機器製作,亦取得輝煌成就。自此,六十年代,北歐家具設計,風靡全球,至今不衰。

 

https://ebaomonthly.com/ebao/readebao.php?a=20060309

 

©2004-2024 翼報 eBao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