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十一歲時舉家遷往維也納,在此拜師於當時兩位十分優秀的音 樂家:他向徹爾尼(Czemy,1791利學習作曲。年紀輕輕的李斯特就在維也納開演奏會,才氣深受貝多芬、舒伯特等音樂家所賞識,大家都同意李斯特是繼莫札特之後的另一位音樂神童,這可是個相當大的榮舉。李斯特也常受邀作鋼琴演奏,歐洲各地他所到之處人人歡欣鼓舞。在這段期間,他開始追尋自己的心靈寄託,企圖發掘更高深的境界。他的成長與教會有密切關聯,他父親也有兩年時間是法西斯主義的信徒,但他的宗教背景並未阻止他與達戈爾伯爵夫人同居的企圖,兩人未婚而生子。一八四四年兩人離異,之後李斯特便帶著子女投奔在巴黎的母親。此時李斯特的事業正如日中天,一八四七年他在基輔遇見了威根斯坦公爵夫人卡洛琳,這幾乎使李斯特永遠安定下來。她勸他不應再到處晃蕩,應專心一致做個作曲家,而李斯特也接受了這樣的勸告,寫了一些公認是他最優秀的作品。大部分的時間他都待在威瑪,直到其子丹尼爾與女兒布蘭汀的慘死,當時的丹尼爾只有二十歲,而布蘭汀也只有二十八歲。
就在此時他終於萌生結婚的念頭,但可惜終告流產,因為教宗不允許公爵夫人與現任夫婿離異。自此李斯特再度與教會結下不解之緣,專心一致寫作宗教音樂,但他從未真正成為一名教士。他的晚年潛心教琴及指專當時的準作曲家,包括鮑羅定、佛瑞(Faure,1845李斯特在寫作管弦樂作品方面的才華高於蕭邦,事實上,地也是第一位建立交響詩形態的作曲家(所謂交響詩,就是單一作品繪畫故事或繪畫)。同時地也是第一位演奏整場鋼琴作品的音樂家,這樣的音樂會稱為鋼琴演奏會(Piano
recital)。大家都認為他是有史以來最好的鍵盤樂演奏者,他不只善於彈奏自己的作品,也對其先進如巴哈、貝多芬及舒伯特的作品有獨到的詮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