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地 ✐2018-09-01

伯樂與千里馬的關係史摭談

蔣美賢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韓愈.馬說)

  今人說起伯樂與千里馬,多是先想起唐.韓愈的“馬說”。伯樂一般予人以良將之感,千里馬則為良才;人皆以千里馬遇上伯樂,便成良將知良才之美。然此刻版印象的始作俑者不是韓愈。魏.曹植“求自試表”已云:“臣聞騏驥長鳴,伯樂昭其能。”延至唐代,詩詞中婉嘆千里馬存而伯樂亡的書寫更是不計其數,諸如:

“如今豈無騕褭與驊騮,時無王良伯樂死即休”(杜甫.天育驃騎歌)

“曾經伯樂識長鳴,不似龍行不敢行”(韓琮.詠馬)

“上慚伯樂顧,中負叔牙知”(張九齡.南還以詩代書贈京師舊僚)

“孫陽如不顧,騏驥向誰嘶”(李群玉.投從叔)

云云。然溯其所源,伯樂與千里馬兩者的關係,究其不如此美好。

  從今所見,伯樂之說,最早或出於列子集釋卷八“說符篇”,或出於莊子外篇“馬蹄”,列、莊皆存活於戰國時代。“說符篇”一開首便是秦穆公囑咐年長的伯樂推薦一位具相馬之才的能士,作為日後的接班人。伯樂於是推舉了一位打柴賣菜的友人九方皋。秦穆公為試其才,命九方皋外出尋找一匹千里馬。三個月後,九氏覆命說找到了一匹黃色的雌馬。豈料,秦穆公遣人一看,卻分明是匹黑色的雄馬。穆公遂向伯樂抱怨此事。孰知伯樂竟讚嘆九方皋實在高明獨到,能通透馬匹的內在精神,而不拘於外在形體。馬牽來了,果然是一匹千里馬。同樣,九方皋亦為蒙受伯樂知遇之恩的千里馬。這是九方皋相馬的典故,亦塑造了今“凡千里馬得宜遇之”的伯樂的刻版印象。卻與之同代的莊子,其眼中伯樂與千里馬的關係,則不是甚麼良配,甚至是種暴力的體現。

  “馬蹄”開筆寫的是野馬在外,那副天生天養的模樣,“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御風寒。齕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雖有義臺路寢,無所用之。”筆鋒一轉,提到了伯樂善治馬,方法先是“燒之,剔之,刻之,雒之。連之以羈馽,編之以皁棧”;繼而“飢之,渴之,馳之,驟之,整之,齊之,前有橛飾之患,而後有鞭筴之威”,其結果是“馬之死者已過半矣!”如此寫來,伯樂在莊子筆下,分明是個虐馬狂徒,馬的宿敵。這就有趣了。雖知列,莊不僅是同代人,更同為道家的代表人物,理應是本着近似的思想主張,且同是對伯樂着墨,列筆與莊筆的差異,豈非匪夷所思?非也。

  若從文本上看,列子記的是“伯樂相馬”,而莊子講的是“伯樂治馬”,兩者所言其實不一樣。惟相馬與治馬,兩者又互為因果關係:伯樂治馬是相馬的必然結果,則在這點上,伯樂之於千里馬,委實是互為對立的。先不問馬願不願意被提拔成千里良駒?馬能奔騰千里,是其天賦之能,非遇上伯樂方能被栽培出來。反觀伯樂治馬,其根本目的只在於馴服馬匹,以供人所使用。故伯樂治馬,最終的得益者絕對是人,而不是馬。“說符篇”亦引周諺云:“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隱匿者有殃。”一個最直接的理解:能者多勞。此語的負面義,相信今人不難有所感。若多勞而多得,一般人也會接受是公平交易。惟對於馬來說則不然。莊子說的對,馬不懂欣賞高臺華屋。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天放自然是生物的本性,野獸蓋不希望受人約束。更不必說,伯樂相馬的動機是甚麼?究其因由,所顧及的,滿足的是國君,當權者的欲求,而非馬的需要。簡單說來,就是帝王之術,是歷來吟誦伯樂的一種正調。

  惟天地有妙韻不只一種。孰為伯樂,如果由馬來選擇,會否另有一個天地?倘若伯樂是“知馬”者而非“治馬”者,那無論馬是“寧生而曳尾塗中”,抑或“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莊子.外篇.秋水),其與伯樂之間也會是一種較為完滿的關係,如福律茲.培爾斯(Fritz Perls, 1893-1970)“完形祈禱文”(Gestalt Prayer)所詮釋的:

我做我的事,你做你的事。
我在這個世界,不是為了要實現你的期望而活。
而你在這個世界,也不是為了我的希望而存活。
你是你,我是我。
如果我們偶然地發現彼此,那很美好。
如果沒有,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I do my thing and you do your thing.
I am not in this world to live up to your expectations,
And you are not in this world to live up to mine.
You are you, and I am I,
and if by chance we find each other, it's beautiful.
If not, it can't be helped.

  又或者是一種較理想的境地,如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 1916-1988)“我想到達的境地”(Goals for me)所描述的:

我想要愛你,而不會緊抓着你;
欣賞你,而不帶任何評斷;
與你同在,而沒有任何侵犯;
邀請你,而不強制要求;
離開你,而不會有愧疚;
指正你,而非責備;
並且,幫助你,而不讓你感覺被侮辱。
如果,我也能從你那裏獲得相同的對待,
那麼,我們就能真誠地會心,然後,豐潤彼此。

I want to love you without clutching;
Appreciate you without judging;
Join you without invading;
Invite you without demanding;
Leave you without guilt;
Criticize you without blaming;
And help you without insulting.
If I can have the same from you,
Then we can truly met and enrich each other.

  而代代相傳“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的感慨,亦可轉為“世無伯樂,然後無千里馬”的釋然。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社會主義資本家—子貢 ✍亞谷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彩虹 ✍于中旻

談天說地

東亞復榮圈 ✍于中旻

藝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風

談天說地

美國的形像 ✍于中旻

藝文走廊

治家之本 ✍雅閣

點點心靈

被告無罪 ✍余卓雄

書香陣陣

讀書樂:活出美好 ✍亞谷

寰宇古今

奇里曼嘉露山下 ✍曲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