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陣陣 ✐2017-04-01

論語析讀(三九)

“奚其為為政?”與“就是作在我身上了”

石衡潭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為政2.21)

注釋

  奚不:何不。
  書:尚書。此章所引是尚書的逸文。偽古文尚書的作者採入君陳篇。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乎:漢石經作“於”。

“孝於惟孝者,美孝之辭也;友于兄弟,善於兄弟也。施,行也。所行有政道,即是與為政同耳。”(包咸)
“惟孝,謂惟令盡於孝也。施,行也。言人子在閨門,當極孝於父母而極友於兄弟。若行此二事有政,即亦是為政也。”(皇侃.論語集解義疏

  奚其為為政:為甚麼一定要參與政治才是為政。

“言施行孝友有政家,家皆正,則邦國自然得正。亦又何用為官位乃是為政乎?故范寧云:‘夫所謂政者,以孝友為政耳。行孝友則是為政,復何者為政乎?引尚書所以明政也。或人貴官位而不存孝道,故孔子言於此也。’”(皇侃.論語集解義疏

“有”字加於名詞之前,無意義。這是古代構詞法的一種形態。

對讀

“當人子在祂榮耀裏,同着眾天使降臨的時候,要坐在祂榮耀的寶座上;萬民都要聚集在祂面前,祂要把他們分別出來,好像牧羊的分別綿羊山羊一般:把綿羊安置在右邊,山羊在左邊。於是,王要向那右邊的說:‘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做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裏,你們來看我。’義人就回答說:‘主啊,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甚麼時候見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又甚麼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裏,來看你呢?’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王又要向那左邊的說:‘你們這被咒詛的人,離開我,進入那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預備的永火裏去!因為我餓了,你們不給我吃;渴了,你們不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不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不給我穿;我病了,我在監裏,你們不來看顧我。’他們也要回答說:‘主啊,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或渴了,或做客旅,或赤身露體,或病了,或在監裏,不伺候你呢?’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不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不作在我身上了。’這些人要往永刑裏去,那些義人要往永生裏去。”(馬太福音25:31-46)

解析

  孔子此語是對官本位的一種批評。從此也看出,官本位由來已久。那時的人們就認為只有有官位官職者才是真正的為政,也才能真正有所作為。孔子不同意這種觀點。他認為一個人在家中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並且做到極致,也會產生好的社會影響。這也是一種為政。人不是孤島,每個人的思想,言語,行為都會他人與社會產生影響。好的行為會產生好的影響,壞的行為會形成壞的效果。不必人人都當大官,做大事,若注意從小事做起,並持之以恆,也能夠感動他人,移風易俗。孔子的話對今天也是一個很好的提醒。


羅斯福總統
  耶穌批評人憑外貌認人,看人下菜,假冒為善。蒙神救恩的人去行善是理所當然的。神所看重的不是人做多大的善舉,而是人真正的善心。那些表現出真實的憐憫之心,體恤之情的人,儘管只給需要的人一杯水喝,也會被人記念。而塞住自己憐憫之心,只顧自己的安逸與享樂的人,神會給他們嚴厲的審判。這些善行,不是要做在人前,不是要吹喇叭,打廣告;也不是要求回報,得好處,而是感恩之心,善心的自然流露。不是做在大人物身上,而是做在最小,最卑微的人身上。這是神所看重的。羅斯福總統的黑人男僕奧默森(James E. Amos)寫過一本書羅斯福-他僕人的英雄Theodore Roosevelt: Hero to his valet)。在書中,他寫到這樣一個細節:他妻子聽人說鶉鳥(Quail)很漂亮,可是從來沒有見過鶉鳥。有一次她到總統的房間工作,就向總統詢問有關鶉鳥的事情。總統當時就停下手頭的工作,不厭其煩地向她講述鶉鳥的故事。奧默森的妻子也沒有把這件事情當成甚麼大事,也就是隨便問問而已,總統的態度讓她十分感動,她沒有想到位高權重,日理萬機的總統,竟然這樣重視自己的一個小小問題。不久的一天下午,奧默森房間的電話響了,是羅斯福總統打來的。總統告訴奧默森,他剛剛從奧默森的窗口經過,看到正好有一隻鶉鳥落在他們的窗臺上。他讓奧默森轉告妻子,趕快來看那隻鶉鳥。奧默森感動萬分地喊自己的妻子,他們熱淚盈眶地看到了那隻美麗的鶉鳥!
  曾經,在一位修道者的墓碑上,鐫刻着這樣的一段話:

When I was young and free and my imagination had no limits, I dreamed of changing the world. As I grew older and wiser, I discovered the world would not change, so I shortened my sights somewhat and decided to change only my country.
But, it too, seemed immovable.
As I grew into my twilight years, in one last desperate attempt, I settled for changing only my family, those closest to me, but alas, they would have none of it.
And now as I lie on my deathbed, I suddenly realize: If I had only changed my self first, then by example I would have changed my family. From their inspiration and encouragement, I would then have been able to better my country and, who knows, I may have even changed the world.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的想像力從沒有受到過限制,我夢想改變整個世界。當我成熟以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
當我進入暮年以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我的國家。我的最後願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但是,這也不可能。
當我躺在床上行將入木時,我突然認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後做一個榜樣,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些事情。然後,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

這篇碑文也似乎與孔子的話語有異曲同工之妙。

  孔子與耶穌都強調善心與善行,在不顯眼處,在細微之中的善心與善行。這是最真實的,也是最有影響力的。孔子的目標是為政,他認為這是另一種形式的為政。耶穌要人們認識救恩。人的信心會通過善心與善行表現出來。一個人儘管遵守獻祭,禱告等外在宗教儀式,卻沒有發自內心的善行,就還是無法讓人們看到他的信心,而鑒察一切的神會在最後的審判中定他的罪。(下期續)

翼展萬里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捕光捉影

捕光捉影:以弗所印象 ✍郭端

點點心靈

章郭令宜的見證 ✍章郭令宜

雲彩生活

稱心園藝:草莓,士多啤梨 ✍餘暇

樂趣飄送

王宣忱的音樂世家 ✍孫基亮

談天說地

情人節 ✍劉廣華

談天說地

富蘭克林的義渠 ✍亞谷

點點心靈

外國宗教 ✍余卓雄

寰宇古今

奧古斯丁 ✍余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