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古今 ✐2011-08-01

解毒密碼(八)

七次大公會議討論的焦點

黃鐘

 

  自從君士坦丁(Constantine the Great, 272-337)在尼西亞召開第一次大公會議開始,以後接續約五百年(325-869)開了十一次會議,一般教會歷史只稱七次。(絕非布朗所說君士坦丁召開的尼西亞會議,就決定教會歷史發展的現象)以下且將各大公會議列下,也可說明教會正統信仰的形成,是經過多麼漫長,慎重的考核,才形成教會正統的教義及信仰權威—聖經。(絕對不是布朗所說,是經君士坦丁所修改!)

註:以下有※號者,是專為討論聖經“正典目錄”而召開的會議。

一.尼西亞大會(First Council of Nicaea, 325

  譴責亞流派(Arianism)異端。此派創始人為埃及亞歷山大城長老亞流(Arius, 260-336),會議通過該派為“異端”,宣布逐出教會。又草擬教會共同信經—尼西亞信經—強調“三位一體”信仰,要求各主教遵守。按帝國行政省分教區;授以羅馬,亞歷山大,耶路撒冷三地主教有較大管轄權。(亞流又譯亞利安或阿里烏。其主張參“耶穌的神人兩性”)

  老底嘉大會(Council of Laodicea, 363-364)此會議不能稱為“教會大會議”,因為到會的代表只有二十四位主教,都是來自小亞細亞。歷史上稱為“省區議會”(Regional Synod)。會議的議決有三項:

1.私人所作詩篇,不可在聚會中誦讀;未經承認的經書和著作,也不可讀。
2.必須讀的舊約書卷有二十二卷(其實就是今天所採用的舊約內容。小先知書十二卷當作一卷;另加書信及巴錄書
3.必須讀的新約,也是今天所採用的新約,少了啟示錄

老底嘉會議規定了教會讀經的範圍;卻只能對局部教會發生效力,並非通行所有教會。

二.君士坦丁堡大會(First 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 381

  此時期是狄奧多修一世(Theodosius I, 347-395)為羅馬皇帝。在他任內定基督教為“國教”。支持正統教會,禁止異端教派活動。此次召會是為了老底嘉主教阿波利拿(Apollinaris of Laodicea)的主張,形成一種阿波利拿主義(Apollinarianism)。他認為基督的神性是完全的,但祂的人性卻是不完全。原因是人的組合是靈,魂,體。基督道成了肉身,雖有體,有魂;但祂的靈卻是“神的靈”而非“人的靈”,故其人性不完全。他肯定基督的神性與人性合一,否認基督為人子時,具有與常人一般,在道德成長過程與人相同,祂畢竟不同常人。他的神學思想,被羅馬主教斥為“異端”。為解決此項神學爭端,經此次大會辯論,遭到譴責,判為“異端”。舊案重提,將第一次尼西亞大會所定信經經修改後,成為教會正式信仰權威。

  達馬蘇大會(Council of Rome, 382)也不是全體大會。只是羅馬教區所召的地方議會—甚至連羅馬區內的教會都不夠代表性。
  這次會議正巧耶柔米(Jerome, c.347-420)在羅馬。他是教會所崇敬的人物,有他參與這次會議,令到會議的議決極具重要性。這次會議正式公布聖經目錄。所公布的目錄,就是今天所通行的新約聖經目錄,只是次序有些不同;也將啟示錄列入其中。

  迦太基大會(Councils of Carthage)由390-419年間,其後有六次會議,其中有四次在此境舉行。397年為迦太基第三次會議。此次會議又有另一位教會主要人物奧古斯丁(Augustine, 354-430)參加。他是當代偉大的教會領袖,神學家。大會規模雖然不大,但是因為奧古斯丁的威望及積極參與意見,成了新約聖經最古的明文規定,遠較老底嘉,達馬蘇更具權威。大會議決:“除了正式承認的經典之外,不得有任何書籍冒充聖經在教會中宣讀。公認的舊約聖經…(即現行的舊約聖經,加上:多比書猶滴書瑪克比書(現稱典外文獻,天主教聖經列入))”。新約部分完全與現行所用聖經相同,共二十七卷。

三.以弗所大會(First Council of Ephesus, 431

  神學上的爭論,在教會歷史上是一直存在。在派系上有亞歷山大派和安提阿派。兩派的神學思想針鋒相對。也可代表東西方的神學思想。當時代表西方教會的神學思想是尊敬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尊稱為“上帝之母”(Theotokos)。此種稱謂,在東方的神學思想是不能接受。
  聶斯托利派(Nestorianism)的神學思想是來自聶斯托利(Nestorius, c.386-451)。他原是安提阿主教,也是一位有講道恩賜的人;具有濃厚的安提阿神學思想。428年轉任君士坦丁堡的主教。他不同意基督的神性與人性結合成一個本體,而認為基督的神性本體附在人性本體上,因此,不同意把馬利亞稱為“上帝之母”,只可以稱為成肉身“基督之母”(Christotokos)(西方教會對馬利亞的尊崇,是受希臘,羅馬,埃及崇拜女神的習俗的異教信仰所影響,如:維納斯,戴安娜,亞底米,伊西施等。這種不合聖經教訓的舉措,竟也被布朗拿來大做文章,認為是耶穌的思想。)這一種神學思想上的論戰不休,因而在以弗所召開大會,意想解決爭端。


以弗所大會 First Council of Ephesus, 431

  主張馬利亞為“上帝之母”的亞歷山大主教(Cyril of Alexandria, c.376-444)聯合羅馬主教,在聶斯托利等人未到之前,預定會期未到就開始會議,判決聶斯托利的思想為“異端”。幾天後,安提阿主教約翰(John I of Antioch)率領聶斯托利派的代表,申討先前擅自開會的亞歷山大主教,破壞會議法規罪名;重新自行召集會議,推翻先前的決議,雙方互相指責;結果在寡不敵眾的情勢下,聶斯托利等人被革除教籍和免去教職。史稱此次會議為“小宗教會議”。
  羅馬皇狄奧多修二世(Theodosius II, 401-450)為息事寧人,保持雙方太平,即將雙方主教一併撤職。事件並不因此了結爭論。兩派之間的爭執,都是關乎基督位格的“一性論”及“兩性論”。這裏面的論述,用詞,都十分微妙,可以說每一個字都經過深思熟慮,可是內裏仍有乾坤,“一性”,“兩性”的解讀,從表面上看,是分成兩派,其實內裏還是有似同非同的涵意。

註:“一性論”(Monophysitism):基督只有一個本性,即神性。基督人性已融合在神性中,因此,基督與人不是同類。或基督的神人兩性應當是分開的。基督的神人兩性,只是相對的結合在一起;從來沒有完全融合在一起。
  “兩性論”(Dyophysitism):參“迦克墩大會”。

  在會議中,兩派形成拉鋸戰,先是君士坦丁堡主教“兩性論”佔優,把亞歷山大主教的“一性論”定為“異端”,廢黜教職。
  事後,兩派都向羅馬主教利奧一世(Pope Leo I, c.400-461)尋求支持。利奧一世於449年六月回信支持“兩性論”。他主張:“在基督裏面有兩個完整無缺的本性,每一個本性和實質,其共有性均無所貶抑,兩下集合起來,在一個位格裏。”利奧對基督性質的聲明,史稱利奧大卷Tome)。

註:(公元445年,利奧一世自封為教宗,並從西羅馬皇帝華倫提尼安三世取得敕令發布。利奧一世被稱為第一位教皇。教廷從彼得計算起,追稱為第四十五任教皇)。他在基督本性的神學爭論上,處於領導地位。雖然在以弗所第二次會議上,他的“大卷”被擱置,但是他的基督位格論,在迦克墩會議中,卻受到重視,成為主要討論焦點,並成了日後主流教會信仰的基礎。
  在他任內,堅決反對“異端”。但是他卻成了另類“大異端”。他宣稱他乃全教會的主宰,擁有普世性權威,人若拒絕他的權柄,就必下到地獄,他有處決傳播異端者死刑的權柄等。

  迨449年八月,亞歷山大主教(Pope Dioscorus I of Alexandria)請求狄奧多修二世,再次在以弗所召開會議。這一次的會議,爭拗更為劇烈,拒絕宣讀“利奧大卷”,會議反判“兩性論”為“異端”,雙方大打出手,亞歷山大主教在會議上身受重傷,不久就死去。這一次會議被教會稱為“強盜會議”(Robber Synod)。
  值得關注的事有以下兩項:
  其一.聶斯托利派被判為“異端”,不能單憑“上帝之母”與“基督之母”的名稱作為判斷;乃要根據名稱背後的神學思想,作為理據基礎。這也是歷次教會會議爭論的原因。
  其二.聶斯托利派主教被革職及判為“異端”之後,被逐出教區。此派教士就向中亞及波斯一帶傳教。經過兩個世紀之後,在波斯建立了傳教基地,逐漸東傳到印度;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到達長安,名為“景教”。

四.迦克墩大會(Council of Chalcedon, 451

  自上一次“強盜會議”之後,在君士坦丁堡有一位年老的修士,名叫歐迪奇(Eutyches, c.380-456)。他攻擊基督“兩性論”,認為道成肉身的基督,祂“人性”被祂“神性”吸入,兩性成為一性—“一性論”。
  亞歷山大主教區利羅(Cyril)說服馬喜安皇帝(Marcian, 392-457)於迦克墩召開第四次大公會議。全體與會代表有六百位來自東方教會的主教,兩位西方教會代表。會議以尼西亞及君士坦丁堡信經及利奧的“大卷”為圭臬,制定迦克墩信經Creed of Chalcedon)。會議精神在於肯定:“基督神人兩性完整地,不相混淆地聯合在一個位格裏”,因而產生了迦克墩信經
  信經主要是關於“基督論”(Christology)。內容詳情可分為七點:

1.基督實在是道成了肉身,祂是三位一體的第二位,是神與人在一個生命中,實在和不斷“合一”。
2.基督的性與格,判然分明。“道”不是取了人的位格,而是取了一般人“人性”;祂不是拯救一個人,乃是拯救萬民。
3.道成了肉身的基督,是只有一個位格的“神人”。
4.基督的神人兩性,是永遠不相混合或吸收;也是不可分離。神性永為神性;人性永為人性,兩性繼續有獨一共同的生命。互相貫通,有如三位一體神之三位一般。
5.基督的位格是統一的,基督裏神人兩性各守本性;基督的自我感覺從來不是分裂。
6.基督的工作乃是出於祂的這一個位格,而非單獨出於祂的人性或神性。祂的“位格”是主體,“性質”是媒介。
7.基督人性寓於神格內,基督神性是位格的根本和基礎。祂的人性除了寓於神格內之外;沒有本身獨立位格。

  值得注意的是東方教會和西方教會,大部分都以這信經,作為對“基督論”的正統信仰。然而爭議仍然持續,因而引發以下多次“君士坦丁堡會議”。
  另一件重大事件就是對利奧一世自封教皇的反制,會議決議宣布君士坦丁堡大主教與羅馬大主教具有同等權力。利奧一世對此決議提出抗議。

五.君士坦丁堡大會(Second 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 553

  自迦克墩會議後,西方教會是堅決擁護按利奧一世所制定之迦克墩信經。另一方面,東方的教會卻對此信經存保留態度。所謂“基督兩種性質”無論怎樣解釋,基督仍然只是半個上帝,他們堅持基督只有神性。這一種“基督本性論”的爭論,一直反反覆覆的在當時的基督教各教區中糾纏不清。當時有三位著名的神學家—德奧道羅(Theodoret of Cyrus),狄奧多萊(Theodore of Mopsuestia)和依巴斯(Ibas of Edessa)發表“基督兩性論”文章。他們的文章受到羅馬主教的支持。但卻為君士坦丁堡所反對。544年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 I, 482-565)召開了名為“三章”(Three Chapters)辯論會,事件並不因此終結。
  553年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在君士坦丁堡召開會議,旨在結束“三章”辯論,譴責以上三位的文章為“異端”。這一案件,史稱“三章案”。並且決議君士坦丁堡教會地位,在羅馬教會地位之上;主教且享有普世教會首席代表的榮譽。東西方教會的不和現象,日呈尖銳。
  其時,東方教會因神學思想的派系及權力的爭奪,教區間已經是四分五裂,形成耶路撒冷,安提阿,君士坦丁堡,亞歷山大四大教會中心,分庭抗禮局面。

  ※透立豆大會(Fourth Councils of Toledo, 633)這一次是西班牙教會所召開的會議,正式接受西方教會所通行的聖經目錄;並且特別標示承認啟示錄為使徒約翰所寫。為恐有些教會不肯接受,在議案中明文規定:“若有人從今以後仍然不肯接受此書,或不肯於復活節到五旬節之間,公禱會時由本書中選題講道,就應該受出教的處分”。

六.君士坦丁堡大會(Third 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 680-681

  長達幾個世紀“基督本性”爭議,是造成教會分裂的主要因素;也關係到政教互相利用,權力爭奪的原因。因為教會沒有任何一個合法機制,權力,可以號召各教區主教,主持討論信仰的認同問題;羅馬皇帝為了國家“統一”,自然樂意越俎代庖召開會議,當會議爭持不下的時候,更可運用政治權力,強制執行有利於他的神學立場。
  由533至681年,經歷查士丁尼一世到君士坦丁四世,又召開了多次的會議,仍然沒有甚麼進展。教會在羅馬皇帝頒發沒有約束力的“合一通諭”下,表面統一,內部仍然我行我素,各自為政。
  692年,皇帝查士丁尼二世(Justinian II, 669-711),再次在君士坦丁堡召開會議,為將上兩次會議作補充或作結論,稱之為“五六會議”(Quinisext Council)。會議確認君士坦丁堡主教區與羅馬主教區享有同等特權;准許執事和長老娶妻,斥責羅馬教區禁止神職人員結婚措施;禁止教會仿效羅馬風俗,在大齋節內每禮拜六禁食;禁止用西方教會以羔羊圖像為基督之象徵,改用人的圖像。這些決議,加深了東西方教會的裂痕。

七.尼西亞大會(Second Council of Nicaea, 787

  早在進入第四世紀的時期,基督徒的人數激增,教會自身又為神學命題經常爭辯,加入教會的人,有大批是脫離異教而加入教會,少不免將異教信仰中的習俗,帶入了教會,令到基督徒思想信仰,教會生活習慣,呈現複雜狀況。其中影響深遠莫過於;聖像,聖物,聖地,聖徒,聖天使等崇拜。
  早期教父是反對偶像崇拜,到了君士坦丁大帝的時期,這項教會生活就開始變化。皇帝首先下令在羅馬興建大教堂紀念彼得(此堂於六世紀改建;文藝復興時期擴建,成為今天的聖彼得大教堂。堂前廣場可容五萬群眾);其母凱琳娜(Helena)親往耶路撒冷朝聖,並且聲稱找到釘耶穌的十字架,把它帶回京城,奉為“聖物”(每年定九月十四日為“榮耀聖架節”(Exaltation of the Holy Cross))。
  自此以後,又成了教會另一鬥爭之議題。崇拜聖徒,聖徒遺物,乾屍,天使,馬利亞(在以弗所會議中已被尊稱為“聖母”),凡與耶穌有關之物件,地點。為了具體表示對這些“稱聖”的敬拜,繪像,雕塑,保存實物,修建紀念教堂等活動,越演越烈;這些敬拜成為一種功德;向天使及已去世聖徒及馬利亞崇拜,可以獲得他們的“代求”。
  “稱聖”,“封聖”也成了教會獲得財富,土地,權益,尊敬,地位,免稅,免兵役的手段。無限的擴張,直接影響政府的稅收及權威。
  興建紀念教堂,堂內安放聖像,聖物,聖天使,聖母,穿插附會的製造一些故事,聖蹟,都會吸引無數信徒前往參拜。教堂這種炒作,直接影響到皇帝的威權。轉移了百姓對皇帝的敬拜。726年,皇帝利奧三世(Leo III the Isaurian, 685-741),以這種敬拜視同敬拜偶像為由,下令廢除及懲治。延續達三個多世紀的—毀像運動(Iconoclasm)—復像鬥爭,成了由神學思想爭辯;轉而成為神學形態爭鬥。


大馬士革主教約翰
  在鬥爭期間,有一位重要人物,是大馬士革主教約翰(Saint John of Damascus, 676-749)。他是一位擁護聖像崇拜者。他從“基督論”的角度,來證明聖像崇拜的合理性。他認為:基督道成了肉身,是有形像的人,如果承認基督的人性是具體在歷史中存在,並承認基督的人性與神性結合在一個位格中。那麼,敬拜基督的圖像與敬拜福音書是相同的;因為圖像是用繪畫來描述基督的形像,而福音書是用文字來描述基督的形像。
  787年君士坦丁六世的母親,即皇太后艾琳(Irene of Athens)攝政,在尼西亞召開教會大會議,史稱第七次“大公會議”。譴責“毀像”是褻瀆神的“異端”。通過恢復聖像,圖像,十字架,四福音書中聖徒乾屍,聖物,天使米迦勒,加伯列,聖母馬利亞等應受到敬禮;意義不是敬拜這些,而是敬拜這些所代表的神。
  這一次的決議,被稱為“神像的完全勝利”,後來,東正教為紀念這一勝利,把他們“大齋節”第一個主日定為“東正教日”。

註:這一次會議的影響,直到今天在天主教,東正教中,仍然保留着這些傳統;甚至在新教基督徒中,也存在部分痕跡;例如:教會中的十字架,信徒身上配帶的宗教飾物,家中陳設的耶穌像,聖經人物事蹟畫等。這些,作為信仰的符號,識別,是可以接受,若是變為崇拜,守護的陳設,就不應該。

  羅馬帝國自君士坦丁開始建立了“新羅馬帝國”,遷都拜占廷(Byzantine),改名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他個人臨終前受洗作為一位基督徒。到了狄奧多修皇帝年間,基督教正式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自395年起,羅馬帝國已經分為東西羅馬。雙方都在利用宗教作為手段,維持統治的權力;教會的主教也借重皇帝的權力,爭奪教會的領導地位,在互相制衡的形勢下,東西教會的合一,只是貌合神離的狀況。為了磨合彼此的歧見,召開“大公會議”解決爭端,可以說是唯一解決爭端的良方。這就給予皇帝控制教會,介入教會人事,事務的機會。
  以上歷史性七次“大公會議”,是當日普世教會(意指東西方教會,即講希臘語教會及講拉丁語教會)。共同認可參與的教會會議。
  到利奧一世自稱教皇之後,君士坦丁主教又透過第四,五次會議,通過與羅馬主教具有同等權力。因神學思想,敬拜形式,權力爭奪,造成分裂是意料中事。第七次會議雖然落幕,西方的教會卻起了很大的變化。先是哥特人,日耳曼人,各蠻族的入侵,西羅馬帝國於476年迅速淪亡,使西羅馬的教皇脫離帝國的控制,反而提升了教皇的權勢。入侵的小國度,為取得當地百姓的認受,即時與教皇締結聯盟,教皇因此成了新國度中最有權威的人物—基督教國的元首。
  869年在君士坦丁堡舉行最後一次會議。自此,東西教會正式分離。以後西方教會的發展,就以羅馬教廷作為普世教會的最高中樞,九世紀以後的會議,只屬羅馬教會議。

  本文用這麼多篇幅介紹教會歷史,目的在於更正密碼中的扭曲與誤導。

後語

  如果說密碼是一部虛構出來的“小說”內容,就用不着那麼多人去寫書揭發它的荒謬;就沒有人去質疑它的真實性。作者丹布朗的密碼明明是一本小說,他卻以教會歷史學和神學專家的權威口吻敘述,扭曲了聖經內容及教會歷史史實。敗壞了不少人的信心。儘管,丹布朗本人受到許多神學界,教會牧者,及有宗教素養的歷史學家的強烈批評與抨擊;他仍然取巧的硬着頭皮說:“書中有關歷史,藝術品,建築,文獻和祕密儀式,所有的描述都是準確的。”在電視台訪問中,主持人問丹布朗有關小說創作的內容“是否真正發生過的事情?”布朗的答話:“這還有甚麼可說的?絕對全是事實。除了…羅伯特蘭登(人名)是虛構的;有關藝術,建築,祕密儀式,祕密團體,這些內容都是歷史事實。”他堅持自己的錯誤為“歷史事實”,他完全忽視歷史正確的“重要性”,更漠視純正信仰的“神聖性”。
  他為甚麼會如此堅決的認定,有評論家認為他是有“預謀”的這樣做,正如聖經所說:“為利混亂神的道…;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哥林多後書2:17;提摩太前書6:10)
  他利用許多歷史上的材料,跨時代的,將這些材料胡亂的拼湊在一起,雖然是“小說”而不定性為“小說”;卻以經過歷史考證的紀事體裁,將讀者帶入教義,信仰,歷史性的迷宮;甚至令信徒對信仰產生疑惑。他有預謀的將自己在泥沼中打輥的信仰(不知論者),投射在藝術,建築,祕密團體,歷史人物上。極盡能事的否定新約聖經真確,可靠的權威性,最令人憤慨的還是對耶穌基督的污蔑和對神的褻瀆!
  然而:“神堅固的根基立住了”。(提摩太後書2:19)神的話仍然安定在天,絕對不會因此而變更!因為神的“道”是永存的。(以賽亞書40:8;彼得前書1:25)(全文完)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社會主義資本家—子貢 ✍亞谷

藝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風

談天說地

東亞復榮圈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彩虹 ✍于中旻

雲彩生活

簡易食譜:蒸豆腐 ✍呂味

談天說地

元帥之劍 ✍于中旻

點點心靈

是與不是 ✍吟螢

藝文走廊

談散文寫作(五):見證文學 ✍殷穎

談天說地

聖經譯經與釋經 ✍于中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