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心靈 ✐2010-04-01


所需之糧

余卓雄

 


番薯葉

  朋友從沙加緬度的農莊給我們帶來了一綑青嫩的番薯葉,用少許豆豉和蒜子炒熟下飯,香滑可口,那種新鮮的田野滋味,實在比一級牛排更豐美。
  番薯葉在菜市上不屬上品,不但難買,也許有些多人還不知道它可以做菜。然而我對番薯葉有一段寶貴的感情,在對日抗戰的時候,糧食斷絕,我就是靠它活了八年。在南方,和我同年紀的人,當可體會番薯葉的救命之恩。
  三千五百年前,以色列人要逃出埃及的奴役,流亡到大曠野,那處不生五穀。上帝把一些小米狀的食物,在每天晨早降下地面,養活了歷史上最大的逃亡之眾—三百萬人。這些小米,叫做嗎哪。
  到了耶穌的時代,有一部分跟隨祂的群眾,眩目於祂變五餅二魚,使五千人吃飽,夢想着那些可以不勞而獲的食物,就這樣混過日子也不錯呵。然而耶穌對他們說:“你們的祖宗在曠野吃嗎哪,還是死了。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生命之糧,人若吃了,就必永遠活着。”
  耶穌要他們知道世上沒有能使人不死的食物,而生命並不在肉體死亡時結束。要有永恆的生命,必需求生命的糧,那能滋養靈魂的,就是真道。更顯著的說:耶穌是“天上降下來的生命之糧。”
  人人都有他自己不滿現狀的需要,大都向物慾方面求解決。得不到的開始厭生。得到的,那一份貪念,永遠不能填滿。
  所以耶穌在山上寶訓說八福,其中一福說:“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這是比嗎哪,番薯葉更重要的一份食糧。有一次,耶穌在撒瑪利亞井旁邊對一個來打水的婦人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喝。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而且要在他裏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
  耶穌同情肉體的飢渴,可是祂更了解靈性的痛苦。祂所說的糧和水,就是八福中的“義”。義便是上帝的道。只有上帝的道,能使人的慾望滿足,福杯滿溢。我們對真理發生飢渴愛慕,在那真善美的境界裏,再無他求。
  八十歲的江老伯一生勞碌,在舊金山置下了三四幢房子的產業,很難明白耶穌所說的“義”的價值。他臨終時還念念不忘有幢暫時未租出去的房子。他的口袋愈滿,他的心靈愈空虛。
  中國人的見面話:“吃過飯沒有?”是一句令人警惕的問候。就算是吃過了,“還是要死的”。肚子飽而靈魂飢餓,就是糟蹋了自己,何聰明之有?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藝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風

談天說地

儒家社會主義的理想 ✍亞谷

談天說地

信仰宗教與文學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不能不說與趁水打劫 ✍于中旻

捕光捉影

捕光捉影:屋頂 Roof ✍郭端

樂趣飄送

教會音樂的教育功能 ✍于中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