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彩生活 ✐2009-10-01


稱心園藝

秋海棠 Begonia

餘暇

 

  在中國,培植 Begonia evansiana 秋海棠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西方最早的記載是從1649年,西班牙僧侶Franz Hernandez在墨西哥所繪畫的一種球根秋海棠開始;直到1777年,活生生的秋海棠才開始從牙買加被送到歐洲。歐洲人發現原來雜交後的秋海棠後代存活率甚高,於是無論是專業的園藝學家,以至業餘的園藝愛好者,都熱衷於培育新的秋海棠品種。


球根品種的迷你秋海棠


鬚根品種的迷你秋海棠

  可是,由於很多新培育出來的品種並沒有在正式的文獻中發表,又有一些新品種在商業的因素下,沒有查證過正式的來源,便被人改了一個並不相關的名字;經過多年的雜交再雜交之後,要找出某種秋海棠的正式學名已經變得相當困難。有時候你會見到某些秋海棠的品種名稱後面會帶着"-cultorum"這個字,意思就是“人工培育的品種”。


Begonia maculata 竹節秋海棠

秋海棠的銅葉品種 Bronze Leaved

 

原產地及品種

  秋海棠原產於南美洲和亞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是Begoniaceae秋海棠科Begonia秋海棠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片多為不對稱形。現時,秋海棠的品種已超過九百個,有些品種甚至是經過多個品種雜交而成的,令到各種秋海棠的花,葉,甚至根和莖都有不同的顏色和形態。以下會談到幾種常見的秋海棠。

蝦蟆秋海棠

  Begonia rex 蝦蟆秋海棠(斜體字是植物的正式品種名字,是拉丁文),又叫蟆葉秋海棠,屬於根莖品種。由於它們的葉片形狀獨特,葉色絢麗多變,反而花朵較小而且並不突出,所以一般人種植蟆葉秋海棠都是以賞葉為主。蟆葉品種的秋海棠在開花後要將殘花摘去,否則葉片會變小。


Begonia rex-cultorum 'Lilian' 莉蓮


Begonia rex 'Ironstone' 鐵石

Begonia rex 'Emerald Beauty' 綠寶石美人

 

球根秋海棠

  Begonia tuberhybrida 球根秋海棠通常花型較大,雄花多數重瓣,旁邊長着單瓣的雌花。它們是原產於熱帶高地的塊根類秋海棠,所以喜歡清涼的天氣;冬季需要休眠,休眠時要停止澆水,放在室內明亮處靜養,等待天氣回暖。


花瓣美得像蕾絲花邊的
Begonia tuberhybrida 球根品種

Begonia tuberhybrida 'Pin-Up' 美女海報

 


球根秋海棠雄花旁長着單瓣的雌花

虎斑秋海棠

  Begonia bowerae 虎斑秋海棠也是根莖類,株型小巧可愛,葉上長有獨特的斑紋,是受歡迎的室內植物。它們在適合的環境下會抽出一串清麗的白色小花,不過種植虎斑秋海棠還是以賞葉為主。


Begonia bowerae 虎斑秋海棠

鐵十字秋海棠

  Begonia masoniana 鐵十字秋海棠屬於根莖類秋海棠,它們葉上的斑紋像是被人刻意印上去似的,令葉片有點像以前東征的十字軍的盾牌,十分有趣。


Begonia masoniana 鐵十字秋海棠

四季秋海棠

  Begonia x semperflorens 四季秋海棠(拉丁名字之間的‘x’是雜交品種的意思)屬於鬚根類,它們比起其他秋海棠較能夠抵受炎熱的天氣,但和其他秋海棠一樣,必須避免乾旱及長期強光直射的環境。四季秋海棠開花後亦應將殘花連頂端的嫩枝摘去,促進分枝,約十五天後嫩枝頂端會再長出花蕾。在適當的溫度與充足的散射光線下,四季秋海棠全年都可以開花。


Begonia semperflorens 四季秋海棠

麗格秋海棠

  Begonia x hiemalis 麗格秋海棠,英文叫Rieger begonia,是台灣近年努力培育的品種,花色繁多,型態嬌美,所以十分受歡迎。麗格秋海棠比其他秋海棠較為喜歡清涼的天氣。


Rieger begonia 麗格秋海棠

土壤

  種植秋海棠的土壤最好含有豐富的腐植質,必須排水良好,否則容易爛根。若用腐葉土,珍珠石及椰殼纖維,或用泥炭土,粗沙與蛇木屑,以1:1:1的比例混合作為盆土,都會適合秋海棠生長。

光照


Begonia imperialis 'Silver Jewel' 銀寶石

  它們喜歡住在有散射光線的半陰環境,夏季時尤其要避免暴曬。若在室外種植,炎夏時可將秋海棠放到樹蔭之下,或加上透光率50%的遮蔭網抵擋強光直射。太強的光線除了會曬傷秋海棠之外,亦會令有斑紋的品種顏色變淡。

溫度

  來自不同地方的秋海棠,對溫度有不同的要求。整體來說,它們大都不喜歡晝夜溫差大的環境,喜愛溫暖濕潤的氣候,而且多數怕冷,生長適溫約在18℃至25℃。一般來說,在冬季氣溫10℃或以下時要移入室內明亮處避寒,夏季氣溫在30℃或以上時要移至樹蔭下或加上遮蔭物,在任何時候都應保持空氣流動通爽。

澆水


Begonia rex-cultorum Escargot

  種植秋海棠時,土壤不應過乾或過濕,應待泥土偏乾時才可澆水。夏季大約每星期澆三至四次,冬季約每星期澆一至二次,澆水時慢慢澆在泥面,見花盆底孔開始滴水便停。平時盆底不可積水,以免爛根。長期淋雨亦會令秋海棠爛根爛葉,所以雨季時最好可以移至簷下種植。
  另外,秋海棠需要空氣濕度高的生長環境,在天氣乾燥時,可將秋海棠放在盛水的淺盆之內,用小石子隔開花盆底,這既能令空氣濕度增加,又不會令盆土過濕使秋海棠爛根。

施肥

  在三月至九月的生長期間,每隔半月,可用水開稀氮磷鉀比例1:1:1的液肥,澆在泥面,順便當作澆水一次。注意液肥不要濺到葉片,以免燒傷葉片。在炎夏的休眠期(32℃以上)則不可施肥,應將植株移至樹蔭下通風處,並要減少澆水。

換盆

  當發現根都長滿盆的時候就要換盆了。先將植株多餘老根及枯葉稍作修剪,在新盆底孔蓋上一小片瓦片或網片,加入部分新土,薄施基肥,再加入少許新土隔開基肥,放入秋海棠,扶正後在四周加入新土,輕輕拍實泥土後一次過慢慢澆透水,直至底孔開始滴水即停。注意秋海棠不宜種得太深,尤其是塊莖類品種,要將塊莖的三分之一至一半露出泥面,以免腐爛。

繁殖

  繁殖宜在春秋兩季進行。鬚根類秋海棠通常使用扦插法繁殖,先選取健壯無花的秋海棠頂枝約三至四節切下,插進濕潤的沙土中約一至二吋深。根莖類則可葉插,先選成熟葉片切下,用刀片在葉脈底下每隔一厘米劃一個切口,然後將葉片壓在濕潤的沙土上,注意葉脈要朝下使之能接觸泥土。兩種方法都要在平時保持泥土濕潤,或是直接用水培亦可,一般會在一至兩個月後長出新苗。
  秋海棠亦可以用種子繁殖。據說,一克的秋海棠種子可達五至七萬粒,豈止是百子千孫!可是秋海棠的種子所貯存的養分不高,收採後應盡快播種。而且,某些雜交的品種若用種子繁殖會變回雜交以前的形態,所以通常為了培育新品種才會使用播種的方法繁殖。


秋海棠的蒴果乾後仿彿長着翅膀

病蟲害

  通風不良容易引來紅蜘蛛(葉蟎)和粉蚧蟲的侵襲,要根治並不容易,若情況許可,可以定期噴灑殺蟲劑作為預防。
  通風不良亦可能引致粉霉病,患病植株莖上會有一層白色粉末狀的霉菌,令莖部慢慢變啡色然後壞死。如果天氣寒冷加上土壤過濕,便容易出現葉斑病,葉片上先會出現啡色斑點,然後漸漸萎縮。
  無論是病害還是蟲害,都應把患病植株馬上隔離,以免感染其他健康的植物,並將患病部位剪除。平時要注意維持適合秋海棠生長的環境,減低植株染病的機會。


本文內容若有不正確或不足之處,敬請見諒,並懇請能不吝賜教指正。[聯絡本報]。

參考資料:

  • http://mrec.ifas.ufl.edu/foliage/folnotes/begonias.htm
  • http://www.begonias.org/greenhouse/
  • http://www.benary.com/index.cfm/addin/plants/artnr/C4250.html
  • http://www.rhs.org.uk/plants/documents/begoniarex06HI.pdf
  • http://www.scottishbegoniasociety.co.uk
  • http://www.tndais.gov.tw/Flower/f16.htm
  • Lesley Bremness, Eyewitness Handbooks-Herbs,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London, 1994
  • Valerie Bradley, The Complete Guide to Houseplants, The Reader's Digest Association, Inc., 2006
  • 王意成,王翔,姚欣梅:觀葉植物養護與欣賞。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
  • 王意成,劉樹珍等:秋海棠。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年
  • 林僑生:觀葉植物原色圖譜。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年
  • 張林生:秋海棠—我的養花經驗採擷。中國林業出版社,2003年
  • 黃元森,金波,陸群,林峰:家庭常養花卉82種。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 黃勇:家庭養花指導(修訂版)。金盾出版社,2007年
  • 鷲澤孝美主編,李靜怡譯:盆花栽植120種。香港:萬里機構,2004年四月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儒家社會主義的理想 ✍亞谷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信仰宗教與文學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藝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風

寰宇古今

西風吹華發 ✍史述

雲彩生活

簡易食譜:椰汁紅豆糕 ✍呂味

點點心靈

愛的距離 ✍湮瀅

寰宇古今

第一有遠見的中國人:林則徐 ✍海佑

談天說地

華盛頓的告別辭 ✍于中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