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陣陣 ✐2008-05-01


一本我很久就想寫的書-山嶺腳蹤

黃穎穎

 

  很多人告訴我,他是一口氣把山嶺腳蹤讀完的,其實我也是一口氣把山嶺腳蹤寫完的。

  我寫這本書時,剛遷往太平定居。離開熟悉的工作環境和朝夕相對的同事,我那段時期的心情是挺寂寥的,還好屋外總有滴滴答答的雨聲伴着我,就這樣我堅持着每天寫七,八個小時,只用了兩個多月,就一口氣把山嶺腳蹤寫完。那段日子,沉浸在張寶華牧師豐富的生命見證裏,我逐漸忘了新環境帶給我的不安。

  山嶺腳蹤的史料繁多,從早期離鄉背井到中國的宣教士,經歷各種攔阻與生命危險,到日戰,共產時期,信徒為堅持信仰不惜付上一切代價…其間在中國教育發展史中,基督教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幾間著名大學如上海的“聖約翰大學”,南京的“金陵大學”等,都是由宣教士所創辦。神的名字在中國這頁歷史中,永遠被紀念與榮耀。

  還有,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學生復興運動,後來不但為1949年大陸解放時,預備家庭教會的領袖,甚至深深影響海外福音事工,包括台灣的“校園福音團契”與香港的“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當年許多那時的全職奉獻者,今日成為著名華人教會領袖,如查逸錕,陳終道,滕近輝等人。

  那段日子,我每天懷着激動的心情,一頁一頁地寫下這些寶貴的歷史事蹟,驚嘆神的作為是何等震古鑠今啊!

  除了中國歷史以外,張牧師的父母親是山嶺腳蹤很重要的人物,他們的故事記載在山嶺腳蹤前半段,許多讀者就是因為他們,忍不住把書一口氣讀完。他們是大時代的無名英雄,父親張學恭教授為主的緣故,在共產政權之下殉道;母親一生默默為丈夫孩子禱告,最大的心願就是他們能一生事主。他們的生命讓我明白了甚麼叫“忠心”。我雖然僅能從手上有限的資料去揣摩他們的故事,卻足於讓我感動得熱淚盈眶。


張寶華牧師與山區小孩

  張寶華牧師的個性謙和,不張揚,我們決定要出版他的自傳,我可以感覺到他的不自在。他不希望山嶺腳蹤標榜他一生的“豐功偉績”,多番對我強調他的故事並沒有甚麼精彩,要我多寫神透過福音自傳會成就的工作。

  福音自傳會的歷史的確值得後人瞭解。1943年,中國正面臨日本侵略,許多西方宣教士被迫回國,留在中國的也慘遭日軍逮捕,逼迫,中國的佈道事工一下子面臨嚴峻的打擊。當時在中國的宣教士Duncan McRobertFred Savage觀察到中國傳道人向自己同胞傳福音的果效遠超過西方宣教士,便開始與西方教會分享這個異象。同一個時期,美國西部早有幾位熱心愛主的商人固定為中國禱告,當兩位宣教士向他們分享這異象時,他們便決定要以祈禱及經濟援助中國傳道事工。另一方面,在遙遠的中國,有一個人也在向神禱告,求神賜他人力和財力,推動當時中國發展迅速的學生歸主運動,這人就是趙君影牧師。就這樣,透過這三組人的禱告,神將他們牽引一起,開始了“中國基督徒佈道十字軍”(China Native Evangelistic Crusade),後改名為福音自傳會。

  山嶺腳蹤後半段基本上是記錄福音自傳會多年的宣教事工,這些事蹟和人物雖佔篇幅不長,但每一個大小人物都深深牽動我的心,因為他們毫無保留地在最偏遠落後的地方,一心一意,快樂地事奉主,我羨慕他們。

  山嶺腳蹤寫完後,我的心充滿感恩,這是我很久就想寫的一本書。

  十多年前我從家鄉到都門求學,許久都找不到一間適合的教會,直到有一天,我循着一陣讚美的歌聲,找到了“基督徒聯絡中心”。這間教會當年便是由張寶華牧師領導下的福音自傳會創辦的,起初只有七個人,短短幾年即自立自養,積極參與宣教事工,並開拓了另外兩間教會,同時栽培了許多全時間奉獻者,我就是其中一位。

  這麼多年來,我一直感激當年福音自傳會在美拉華蒂開始了這間合神心意又親切溫馨的教會,讓我們這一群離鄉背井的游子有一個屬靈的家,才不至於流失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中。

  我願將山嶺腳蹤獻給每一個忠心的宣教士,無論您們在世界哪一個角落,謝謝您們忠心的事奉神,將祝福帶給許多人。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東亞復榮圈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彩虹 ✍于中旻

談天說地

社會主義資本家—子貢 ✍亞谷

藝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風

談天說地

數算年日 ✍亞谷

談天說地

問與答:耶穌基督或基督耶穌 ✍文中旴

寰宇古今

德國智者後面的人 ✍史述

點點心靈

歸回田園 ✍音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