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心靈 ✐2006-08-01


七夕記憶

許文舟

 

  小時候,每到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母親都要弄點好吃的菜,把這一天當作重大節日奠祭。母親總是說“織女”與“牛郎”相會之機難上加難,這一天隔河相望,地上的人當然也得為他們慶幸一番。說這話的時候,母親的眼裏充滿同情與憐惜,更多的是讚美“織女”這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據說,只要在這一晚奠祭織女,織女的美麗就會降臨自身,織女的手藝便會不學就會,於是村中許多家庭婦女們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手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的村姑。
   缺吃少穿的年代,我們姐妹都盼望著節日的到來,只是父親總在打趣母親,說七夕節其實是文人墨客們自己編制的幻想罷了,有甚麼真實可言,應該說他不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傳統節日。父親的話當然有他的道理,但我們姐妹幾個都站在母親一邊,那一天的活動才得以實現,父親沒搭理我們,逕自去忙正等待薅鋤的玉米,正需要牽手的大豆去了。
   中午飯後,母親便把我叫到身邊,對我說:“放學後快點回家,不准在路上玩耍,否則,晚上就吃不到好東西了。”其實,母親就是不要求,我們也一直等著放學的鈴聲從老師手裏搖響,那一天實際上思想都在拋錨,以至被老師罰站了兩次,都是因為不專心答不上題來。放學後一陣風跑到家裏,母親正把一件紙做的衣裳拿在手上,正面看側面看,紙衣上的花朵摘得起來,紙衣上的小鳥正在唱歌。那真是美妙無比的設計,時隔多年,我還記得那件紙衣的美麗樣式,對襟的扣子,細花的色澤,清麗的風範一直成為我夢中的幻想。
   母親說,好心沒得好報的織女是該有一件新衣,這是她設計的理由,那時是大集體年代,別說奠祭莫虛有的織女,就是奠祭一下自己死去的爺爺奶奶,也會得到批判,因此,那一件美麗的紙衣便成了母親純粹意義上的私房活。
   這樣的節日,當然還得改善一下伙食,沒有肉,就會地裏摘來的芋花,做成五花肉一樣的食品。母親點燃油燈,把我們叫到院場,她口裏說著甚麼,手裏忙著把一道道素菜擺到天空下,那一晚沒有看到星光,烏雲大朵大朵地浮在頭頂,這多少讓母親有些失望。“香案”都是紙糊的,案上擺滿鮮花,水果,胭脂粉,紙製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繡等,琳琅滿目。
   我不知道母親是怎樣知道牛郎父母早逝後常受到哥嫂的虐待的,又怎樣遇上在銀河嬉戲美麗的仙女。母親一提到趁人之危的牛郎,氣就不打一處來,“窮人的命,卻要扯上織女,真不是東西。”這話在老家是最難聽的罵人的話了,是的,要不是牛郎拿走了織女的衣裳,織女一樣回到天上。
   母親把茶水與潑向天空,那是奠祭的高潮,只有在這一後才能端起飯碗,把讓口水只淌的飯菜吞下肚子。父親守在火塘邊,把茶罐煨得唱歌,旱煙鍋在他的嘴上有滋有味地冒著柔和的白煙,也許正想著害蟲侵害的稻穗吧。
  夜晚,母親還在院場裏忙著甚麼,我們兄妹幾個吃飽喝足,不再關心牛郎織女的事情,倒是大姐一直陪著母親忙,只到夜深人靜,我起來小便,還看到母親與大姐在南瓜棚下,仰望夜空,竊竊私語。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社會主義資本家—子貢 ✍亞谷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藝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風

談天說地

東亞復榮圈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彩虹 ✍于中旻

點點心靈

淺寫林泉深讀經 ✍湮瀅

雲彩生活

維生素C供求上的爭執 ✍烝民

談天說地

成功的危機 ✍于中旻

談天說地

殊途同歸滅亡 ✍于中旻

談天說地

疫戰的功課 ✍于中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