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心靈 ✐2006-08-01


讀書有感

陵兮

 

  讀書最怕是“指定閱讀”中遇到內容乾澀,用詞枯燥,讀了半天,字字都看得懂,但連起字句來卻有莫明之痛苦,因為“不懂”呀!這怪不了別人,只怪自己“才疏學淺”,只好“囫圇吞棗”看完了,有了交待對得起良心就算了。其實,做學問不管是指定作業,或自選閱讀都要求個明白才是既經濟又實惠的善用時間,積累點滴智慧於字裏行間。
  有的時候我真搞不懂,為甚麼講“理論”的書都是那麼令人“莫名其妙!”加上中文之艱深難學,這又如何叫想要中文進步,想學習中文的人不怯步呢?
  我好佩服那些能滔滔不絕講解理論,又加上幽默的演講,使人聽完後回味無窮的人。作個演說家要成功的表達內容,且教人記得其內容是很難的;而要成為一個有趣味的仲介者把理論融匯於實際中而書寫出來就更不容易了。記得看過殷穎的散文,其中有一篇是介紹“排字房”的巡禮,那引人入勝之利落,詳盡,加上幽默不累贅,使門外漢的我有若高登專業寶座之樂。我想有這種效果不單是因為殷穎是位散文家,加上他積年累月的出版業經驗,透過文字把艱深的排版,印刷以“傳道,授業,解惑”的方式傳遞給下一代,最重要的是他那股熱忱去說,去教,所以使讀者能起共鳴。(見殷穎歸回田園鉛字篇)但到底如何能“食古而化”進而“日新,日日新”地創作去有更好的傳播溝通呢?寫作是一件嚴肅事業,但是否也可以像關紹箕用通俗文化中的流行歌曲,諧音字或俚語等來介紹實用修辭學使局外人更容易明白這嚴肅的課題呢?例

  1. 家裏是條龍,外頭是條蟲
  2. 口是傷人斧,言是割舌刀
  3. 將薪比薪(將心比心)
  4. 殺士筆啞(莎士比亞)
  5. 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外表冷漠,內心狂熱,那就是我。(講對比)
  6. 如果文學是千里馬,文學批評就是伯樂,如果文學是伯樂,文學批評就是鍾子期。(博喻)

這種趣味性的誘導,使研究修辭學的追尋者受鼓勵去唸完這本書,對這門學問也會稍有所知了。

  再看余秋雨的那篇“流放者的土地”講到有理說不清的悲哀,吟詩作句形式文人雅士心靈交流的旗幡。受貶的人的淒苦,傲骨卻不因撿野菜,拾馬糞而屈服。他又說到在災難中“有了朋友,再糟的環境也會風光頓生”這不但是學歷史,欣賞近代最佳的散文,更是給在苦難中的讀者無限的鼓勵。最最教人感動的是藉歷史典故舒解人生之意境及其對大地之影響。使讀者能把古今連繫起來,“最讓人動心的是苦難中的高貴…憑著這種高貴,人們可以在生死存亡線的邊緣上吟詩作賦,可以用自己的一點溫暖去化開別人心頭的冰雪,繼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點燃文明的火種”這是多麼感人肺腑的直白和誠意,怎能叫讀者不認同而起共鳴呢?(見余秋雨之山居筆記,“流放者的土地”)
  我想:在我們有限的時間內去選些好書讀,除了主動去閱讀,也可多搜集些資料或諮詢前輩之意見,如此則可增廣見聞,相得益彰,閱讀就會更有趣味了。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東亞復榮圈 ✍于中旻

談天說地

社會主義資本家—子貢 ✍亞谷

藝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風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彩虹 ✍于中旻

藝文走廊

詠物詩篇 ✍于中旻

樂趣飄送

蒙哥馬利:詩人先知 ✍稽譚

談天說地

書法起於永(三) ✍于中旻

談天說地

雨過天晴 ✍于中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