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報 eBaoMonthly.com
談天說地 ✐2021-04-01

相愛

亞谷

 


墨子

  墨子生當春秋晚期,幾乎每天看見在那片狹小的黃土地上,軍閥們全力在搞打打殺殺的把戲,弄得民不聊生,也沒有誰願意去管。也許,墨子所提倡的節用薄葬,不僅是為了處理遍地的“殉國英雄”,和餓殍屍體,也不一定是為其速腐用為肥料;再加以廬舍為墟,田荒蓬生,仁民愛物的墨子,處於如此實境,心靈該是無比傷痛!
  墨子主張兼愛,究問:“亂何自起?起不相愛。”他的理想,“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天下就沒有戰亂慘劇了。墨子是位可敬的實踐偉人。墨子生約稍晚於孔子;在宋昭公時,作過大夫的高官,曾因政治犯或思想犯坐過牢(墨子.後語上)。墨子摩頂放踵,頭上沒有冠冕,腳不穿鞋,過苦力的生活,以至受傷;他也不是講究的美食主義者,奔勞各地傳道,顧不得烹飪,“墨突不黔”,是說他灶上的煙囪不曾熏黑過;或者並非每天如此。墨子也是古代有名的“理工男”,研發了許多奇巧的器械工具,作為和平用途。偉大的木匠,建築師兼機械師公輸般,比意大利人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早了許多年,與墨子比,還是讓墨子佔了上風;更不談他製造的航空器,不用油料電池,具有三天的續航力!越王勾踐想利用他的本事,條件是裂原吳國的土地封他;墨子回答說:“世人都不了解我;如果行我道,不必高官厚祿,有衣有食就知足;如果不,我的‘義’絕不出賣!”門徒稱他為“聖人”。無論如何,相傳他到了八九十歲的高齡才去世。
  墨子的門徒之一,名田鳩,作了楚王的大臣。楚王問他:“墨子既然是顯學,為何其學可以身體力行,而言多而不辯?”田用比喻回答:“有個楚人到鄭國去賣珠,製作一個非常美的匣子裝珠子;鄭人極愛那匣子,買下後珍視匣子,把珍珠還給賣者。當今的人,都愛辯說文辭之言,而忘記了其用。墨子之說,傳先王之道,論聖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辯其辭,則恐人懷其文,忘其用,直以文害用也。”從這裏我們得有“買櫝還珠”的妙喻,可以解釋墨子為何用簡樸的文辭的原因。我們應注重核心的道:

凡天下禍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愛生也,是以仁者非之。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愛,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則兼相愛,交相利之法,將奈何哉?子墨子言: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是故諸侯相愛,則不野戰;家主相愛,則不相篡;人與人相愛則不相賊;君臣相愛則惠忠;父子相愛則慈孝;兄弟相愛則和調。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敖賤,詐不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愛生也,是以仁者譽之。…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此何難之有?特上弗以為政,士不以為行,故也。(墨子.兼愛中)

  墨子在這裏說的:“不相愛”,“仁者非之”;而“相愛”,“仁者譽之”。從“兼愛”,衍生出“非攻”。道理很簡單,“愛是不加害與人的”(羅馬書13:10)。如果有愛,就沒有“天下禍篡怨恨”發生;大家互利共贏,豈不是好?照道理,應該沒啥難處。不過,在上的政客領袖們,不肯采納這樣的政策,軍閥和知識分子(“士”指武士和文士)也不肯率先這樣行,人民就有禍亂了!墨子想應注重愛的教育“不可以不勸愛人者”。
  歐洲啟蒙運動的哲學家,樂觀的以為憑人的教育,可以啟發民智,促進天國臨到。他們和墨子同樣忽略了罪的問題,使其理想八年實現。
  不過,墨子有一項主張是對的—他的理論簡約,就像他的生活簡單一樣。他認為講道着重於修飾文辭,外面華美,而忽略内涵,如糠秕無麥,不能使人得造就。耶穌教訓的特點,就是簡明而蘊涵大能,“正像有權柄的人,不像他們的文士。”(馬太福音7:29)耶穌說: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34,35)

  主是說:“賜給你們”,只對門徒,不是對眾人,對門徒的要求,是超過眾人的行為準則。耶穌在回答法利賽的律法師,甚麼是最大的誡命時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馬太福音22:37-40)曾有人取笑這經文的舊譯語法:“On these two commandments hang all the law and the prophets”(KJV)或“On these two commandments the whole law and prophets hang.”(Darby)截取“hang”作為“處刑”解釋,以表示人的絕望。當然那不是正解,卻也是表達出人絕望情形的斷語。
  “彼此相愛”不是“新”命令,古已有之—正是墨子的理想。後人論評:“墨子貴兼,孔子貴公”(墨子.後語下),實際的分野,難以確定其區別。孔子“節用而愛人”(論語.學而),聽起來豈不也有些像墨子?孔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又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這些舊命令,也與“彼此相愛”的意義接近。墨子的道理,不是用來作策論,寫八股,考科舉,博功名的材料,而是在於實踐。
  主耶穌基督的新命令,不論其如何新,即使是來自天上,命令的性質是必須實踐,否則就是違令背道。主耶穌說:“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這不必用“觀心術”,也不是神子耶穌基督才知道,是說普通的“眾人”。怎麼知道的呢?是“彼此相愛”表現於行動,看得出你留下的腳蹤。主“以愛為旗在我以上”(雅歌2:4)。這愛的旌旗,不在於屋頂上裝個十字架,不是因為胸前挂十字架的裝飾,而是“彼此相愛”從心發為腳下福音的鞋。

  這新命令,不同於孔門弟子的教訓,亦步亦趨;也超越墨家門人的兼愛非攻。而是主耶穌所說:“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就是像耶穌那樣為人捨己,以至於上十字架那樣的愛;少於這個,就不是達到主新命令的要求。
  新命令,必須有新生命的人,才可完成。這是主耶穌對於門徒的新命令,不是對於舊人舊生命的要求。人有口無心無以達成,有心無力也不能完成這命令。因此首先必須重生得救,才可以“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馬書12:1)復活的主,為我們創始成終的主,坐在天父的右邊,正在注視祂忠心的門徒,繼續完成這偉大光榮的使命,直到進入永遠的榮耀。阿們。

https://ebaomonthly.com/ebao/readebao.php?a=20210402

 

©2004-2024 翼報 eBao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