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報 eBaoMonthly.com
談天說地 ✐2012-07-01

黃泉

劉廣華

 

  黃泉是我們中國人相信人死後要到的地方。黃泉的觀念,在古代就有,而且無法確定在是甚麼年代產生。按筆者的研究,我們大中華的文化發源於黃河流域。黃河的水是黃色,黃河兩岸的泥土也是黃色。數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都流行土葬。古代的人死了,他們的遺體當然是被埋葬在黃河兩岸的黃土裏面。若把黃土挖深,地下自然就噴出黃色的泉水,筆者相信“黃泉”這個名詞就是這樣誕生。最好的一個證據就是“黃泉認母”這個歷史故事。

  春秋時代,鄭國國君鄭武公與夫人武姜氏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叫做寤生。原來當寤生出世的時候,他的腳先出來,造成難產,使母親痛到死去活來。所以當武姜氏把他生出來之後,就立刻叫宮女把他抱到外面去扔掉。鄭武公不忍,命宮女把他留下,替他取名為寤生。“寤”與“牾”或“忤”同音,意思是說,此子一生出來就忤逆。後來武姜氏又多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叫做段。從此,武姜氏偏愛次子,憎恨寤生。後來兩人都長大了,寤生為人謙讓有禮,孝敬父母,愛護百姓,而且又是長子,因此鄭武公把他立為太子。武姜氏大大不悅,從此就立心要將寤生除掉,並想辦法把段弄上寶座。可是段這個人,從小被母親寵壞,嬌生慣養,無才無德,爛泥一把,扶不上壁。

  鄭武公死後,寤生登位,是為春秋時代有名的鄭莊公。武姜氏隨即向寤生提出許多無理的要求,把段的權位提到很高,寤生都一一答應了。可是武姜氏還不滿足,竟然煽動段篡位。最後她的陰謀被寤生識破,寤生忍無可忍,因而出兵對付段。段自慚錯聽母親,無顏面對兄長,自刎而死。寤生憤怒未息,一時失去理智,下令把母親趕走,讓她居住在一塊人煙稀少的地方,名叫穎地,並且向武姜氏發誓說:“不到黃泉,誓不相見。”但是寤生到底是一個大孝的人,當他恢復理智的時候,感到非常後悔。可是君王出了金口,就不能夠收回。

  穎地的地方官,名叫穎考叔,是鄭國有名的孝子。他認為不管母親怎樣不好,作兒子的,都要盡孝。於是他捉了幾隻小鳥來見鄭莊公。莊公問:“此為何鳥?”考叔答:“鴞鳥也。”莊公再問:“捉來何用?”;考叔說:“捉來吃,因為此種鳥最不孝。母親把牠們養大,牠們竟然把母親吃掉。”考叔是否毫無根據,故意這樣對鄭莊公說呢?不是。鴞鳥即是貓頭鷹,而且大部分鴞鳥的品種都是吃肉夜行。有時當母鳥生病或受傷,無力再到外面去覓食的時候,小鳥飢餓難抵,就把母親吃了。我們也可以這樣說,母鳥為了要讓小鳥活下去,就把自己犧牲。這是偉大的母愛!


鄭莊公掘地見母

  就在這個時候,膳房端來一隻已經煮熟的羊羔,莊公請考叔坐下來一同享受,並且親自割下一條羊腿給考叔。考叔先把肉割下來,放在衣袖中,然後在那裏啃骨頭。莊公不解,考叔解釋說:“家母在貧窮家庭長大,從來未曾吃過如此美味。臣要拿回家讓母親好好的享受。”莊公大受感動,想起自己的母親,痛恨自己發錯了誓。考叔趁機向莊公獻計,挖掘地下,直到看到黃色的泉水噴出來的時候,建一地下室,然後把母親接來,與她相見。莊公在人造黃泉認母之後,就把母親接回宮中,以盡孝道。

  漢代以後,黃泉又被稱為九泉。古代的中國人相信天有九重,既然天有九重,他們相信地也有九重。數千年來,我們中國人對這個“九”字特別崇敬。“九”就是無限無量,長長久久的意思。所以九重天是指上天是無限遠的;九泉則說黃泉是無限深的。最有名和最多人引用的九泉名句就是:“九泉之下,可也瞑目。”這句話出自元代關漢卿名曲竇娥冤第四折。近代京劇和粵劇都曾經演出竇娥冤的故事。香港有名的正印花旦如芳豔芬,白雪仙等,都曾經扮演過竇娥。

  最有名的“黃泉詩”是元末明初大詩人孫蕡的絕命詩,詩曰:“鼉鼓三聲急,西山日又斜。黃泉無客店,今夜宿誰家?”(註:“鼉鼓”是用鱷魚皮造的鼓。鼉鼓被敲打三聲,就是施刑的時候。)孫蕡因為被明太祖朱元璋誤會為反黨,慘被枉殺。他臨刑之前,口吟這首絕命詩。到了明末清初的時候,恰巧又出了一個大才子,名叫金聖歎。順治皇帝擔心漢人造反,因而大興文字獄,常以莫須有罪名監禁或斬殺漢族知識分子,金聖歎就是其中一個。當金聖歎被處斬之前,他也大聲吟出:“黃泉無客店,今夜宿誰家?”前幾年流行看“紀曉嵐”電視劇。筆者因為素慕紀曉嵐的才學,也把第一套由頭到尾看完。當然電視劇裏面有許多故事是虛構的,例如把紀曉嵐高舉為天下第一才子只是一種誇張的手法。事實上,在那個時代有許多才子,才學都不遜於紀曉嵐,甚至高過紀曉嵐,可惜都被清廷誅殺了。誰真的關心哪一個是天下第一才子呢?俱往矣!數當年的風流人物,都不是已經下到黃泉裏面嗎!

  聖經說:

“至於世人,他的年日如草一樣。他發旺如野地的花,經風一吹,便歸無有。他的原處,也不再認識他。”(詩篇103:15-16)

https://ebaomonthly.com/ebao/readebao.php?a=20120704

 

©2004-2024 翼報 eBao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