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報 eBaoMonthly.com
寰宇古今 ✐2005-01-01


以色列人的哭牆與圍牆

殷穎

 

猶太人的“哭牆”文化

  旅行到以色列,人們來到耶路撒冷的舊城,首先要去看的便是聖殿遺址的哭牆。“哭牆”(Wailing Wall)又稱“西牆”(Western Wall),是由聖殿山的回教圓頂岩石寺走下來,在山西邊殘留下來的一片石牆。是一段高約五十碼,寬約六十碼的巨牆。此為原以色列人聖殿僅餘的殘址,是猶太人世界中最神聖的地方,是海外猶太人回到以色列朝聖必須朝覲的聖地。是以色列歷史的見證,是大衛王朝國魂的象徵。當1967年六月,以色列由約但人手中將舊城耶路撒冷奪回後,在以色列拉賓總理的主持下,將一塊顯示主權的木牌要釘在牆上,當士兵舉起榔頭要釘下時,總理拉賓連忙說:“小心,不要將牆上的石頭釘壞了!”因為這堵哭牆是以色列的國寶,在沒有收復聖城之前,以色列國會前整面的牆璧上,只懸着一幅巨型照片,照片正是這堵哭牆。作為一個外來的參觀者,看了使人動容。


哭牆

  我兩次訪問聖地,都在哭牆旁邊停步觀察過很久,海外的猶太人多半要每年一度回到哭牆的前面朝聖。也有生平第一次來朝拜的青年人,有在哭牆旁專司教導的拉比,告訴青年人有關哭牆的歷史。當1967年六日戰爭後,大批猶太人湧回耶路撒冷,都來朝拜哭牆。那些首次踏上聖地的青少年,便獲得優先安排,因為這是他們生命中的大事。每禮拜五的下午傍晚時分,猶太教的大批神學生與教士,便會列隊來到哭牆前,集體詠唱詩篇,並攜手舞蹈。在強烈的燈光照耀之下,成為耶路撒冷的一道風景。
  以色列人稱為上帝的選民,其種族的優越,在各個領域,都有極優的表現,舉世有目共睹,也成為他們民族的驕傲。但猶太人卻是一個悲苦的民族,有說不盡的血淚史,如苦膽般凝聚在每一個猶太人的心頭。
  提起以色列人悲苦的歷史,可說是罄竹難書,自士師時代(主前1300至1000年,約四百年期間)起,以色列人便因多次背逆上帝與拜巴力神像等大罪,而招致異族的侵略與欺負,嘗盡了苦頭。而每當神的選民向上帝呼救時,神便派一位士師,拯其選民於水火。如此反覆有七次之多。而當大衛王與所羅門王冠上的榮光歛盡,這些在巴勒斯坦蕞爾小國的人民,便開始了他們長達兩,三千年國破家毀的流亡生涯。所羅門王死後,分裂為北國以色列與南國猶大,成為兩個更小的國家。並且兵連禍結與長久的鬩牆內鬨,招來了周圍虎狼之國如亞述,巴比倫,波斯等國的侵略。這兩個小王朝乃分別於主前721年(亡於亞述)及586年(亡於巴比倫)完全覆滅。結束了以色列王國的歷史。以色列人不但國破家亡,最重要象徵其民族靈魂的耶路撒冷聖殿也被毀,殿中的聖器盡被劫掠。而劫餘殘留的人民,也被放逐到異域為奴,長達數千年。神的選民遭受如此悲苦的劫難,都是咎由自取。在以色列覆亡的前後,神多次多方地差遣祂的先知,向這個民族不斷提出警告,但頑梗的選民卻置若罔聞,我行我素。而且一直延續到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毫無改變。
   最能表達以色列人悲苦心聲的,莫如詩人在流亡中留下來的詩句:

  “他們曾在巴比倫的河邊坐下,
   一想起錫安就哭了,
   我們把琴掛在那裏的柳樹上,
   因為那擄掠我們的,要我們唱歌,
   搶奪我們的,要我們作樂,
   說,“給我們唱一首錫安歌吧!”
   我們怎能在外邦唱耶和華的歌呢?
   耶路撒冷呀,我若忘記你,情願我的右手忘記技巧,
   我若不記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過於我所最喜樂的,
   情願我的舌頭貼於上膛。”(詩篇137:1-6)

  被俘虜到異邦為奴,還要受敵人的調侃與揶揄,真是情何以堪!流亡異域的以色列人的悲歌,較之三閭大夫屈原的離騷九歌更為沉痛!

  猶太人將歷代以來的悲慘遭遇,與以色列人在各地被迫害的慘痛歷史,以及數千年民族痛苦心靈的血淚,都澆奠在這堵石牆上。當他們千里迢迢地由世界各地奔回耶路撒冷,回到哭牆前,伸手觸摸到石壁時,便悲從中來,號咷痛哭!將民族的,家族的,及個人胸中的塊壘與悲苦,都帶到在這座哭牆前,向神傾訴。他們有時也將心中的祈禱寫在紙片上,塞進牆縫中。但多半是以詩篇在哭牆前低迴詠嘆。祈禱時身體搖晃,先前後晃,再左右擺,用整個的肢體與語言來表達內心的沉哀。其實早在主後三十年,耶穌在最後一次進耶路撒冷時,已先為它哀哭過了(路加福音20:41),主說:“巴不得你在這日知道關係你平安的事”。“將來在這裏,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馬太福音24:2)。
  猶太人的哭牆文化,所代表的是他們民族悲愴抑鬱的情結。他們內心的呼求,倒底是甚麼呢?是上帝選民的引咎反省嗎?是憂傷靈魂的痛悔嗎?還是在虛擬的盼望中,等待祈求“彌賽亞”的降臨,以復興大衛王朝的榮耀?我們都無從得知。但上帝藉歷代先知向他們發出的警告與訓誨,應該還留在經書上與選民的耳邊吧。但看一看今日以色列國在他們由“郇山復國主義”到如今所凝聚成的民粹情結,與對阿拉伯人的血海深仇,卻使我們驚心,不知這個民族何時才會真正的憂傷反省,回歸基督的十字架下,與舉世所有亞伯拉罕的後裔一同領受神救贖的恩典。

猶太人的圍牆傳統

有形的牆



“安全隔離圍牆”

  中東多年以來兵連禍結的根源,是巴勒斯坦以巴對立與衝突,而影響所及,舉世受到影響,連美國“九一一”的恐怖攻擊,乃至世界各地的恐怖事件,均與以,巴有密切的關聯。因此,巴勒斯坦的宗教與種族的戰爭,牽連着全球的脈動,不容忽視。
  以色列總理夏隆要在以色列西岸沿約但邊境建一條三百六十五公里的“安全隔離圍牆”,以保障以色列的“安全”,減少恐怖自殺炸彈的攻擊。水泥圍牆高八米,部分架鐵絲網與電網,每數百公尺設一崗樓及狙擊手,做為監控。牆兩側緩衝區的建築物,一律拆除。造價每公里百萬美元,總價達十五億美元。圍牆已於2001年開始建造,這堵“安全牆”像極了昔日東西德之間的“柏林圍牆”,要隔斷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的交通。也頗似一堵監獄式的高牆。以色列建築圍牆期間,巴勒斯坦政府及西方國家不斷提出抗議。巴方認為圍牆對安全並無助益,實際只是出於種族與宗教的理由。果然,在圍牆安檢門打開的首日,一個巴勒斯坦的婦女便在大門處引爆了自殺炸彈。除世界各國批評以色列的圍牆外,美國也多方表示質疑。“國際法庭”並於2004年七月九日作出判決,以十四票對一票通過圍牆為非法。但海牙國際法庭的判決,對以色列並無約束力。以色列總理夏隆堅持要續建圍牆以保護以色列的“安全”。但圍牆真能保護以色列的安全嗎?近來以色列境內的自殺攻擊卻有增無減。足證所謂“安全圍牆”根本不安全,只不過是一種心理上的“屏障”罷了。其實,以色列斥巨資建造圍牆,有其歷史的傳統與淵源,隔離政策是其來有自的。
  以色列最能代表其圍牆傳統與文化的應為聖城耶路撒冷的城牆,耶路撒冷的城牆建在山上,建材為白石灰石,十分高大巍峨,城門用生鐵鑄造,固若金湯。早晨在陽光中閃耀金光,壯麗而宏偉,為世界名城,易守難攻。當初大衛王在進攻耶布斯人佔領的城池時,即未能攻下。後來是由水道潛入,才攻下該城。主後七十年由提多率領的羅馬遠征軍圍攻耶路撒冷數年不下。後來城內糧盡,到人易子而食的慘況,才攻破此城。羅馬軍為報復,將城徹底破壞,將聖殿焚毀,只留下了西牆。


耶路撒冷城牆

  歷史記載,這座堅固的城牆,曾被圍困五十餘次,且有十次遭毀滅。後經無數次重建。最著名的是尼希米重建的城牆(尼希米記),當時形勢險峻,重建者要一手做工,一手拿兵器抵禦。最後在1967年六日戰爭時,城由約但軍駐守,戴陽的大軍攻打,也未攻下。今日在錫安城門與城牆上,猶能看到累累的彈痕。後經由空降突破,約但軍才撤走。歷史證明這座世界上最堅固的城牆,仍然無法保護城內居民的安全。
  論到防衛的城牆,不禁使人想起舉世聞名的中國萬里成城,這堵圍牆建造長達幾個朝代,耗盡無數的人力與物力,雖可固守一時,但最終也擋不住敵人的進攻。中國的版圖也多次被外族侵入且征服。世上並沒有任何城池與圍牆,可以固守,更無法保護牆內的安全。

無形的圍牆

  其實,在猶太人的圍牆文化中,最重要的還是無形的圍牆,這種圍牆才會根深蒂固地盤踞在這個民族的心中,難以根除。
  首先,希伯來的民族特徵之一,是“分別為聖”的思想,它深植在這個民族的靈魂中。以色列人自離開埃及後,耶和華上帝便吩咐摩西,凡屬頭生者,自人及畜,都要分別為聖歸於上帝(出埃及記13:1),進而連房屋(利未記27:14),土地(利未記27:16)等也不例外。
  另一堵無形的圍牆,是割禮。自亞伯拉罕以降,男丁均要受割禮(創世記17:9-14)。而摩西在西乃山宣布的誡命,及繁複的律例與典章,與日常生活的規定,都是一種無形隔離的牆,要將神的選民與外邦人嚴格地分割開來。凡此種種,其實只有一個主要的目的,神要祂的選民在敬拜上帝的事上清楚認定,祇有耶和華上帝為唯一的真神,其餘的宗教多為人手所造的偶像與假神。神的救恩要藉着這個民族傳遞,基督要由這個民族誕生。因此,這民族的本身,必須先要自潔。而以色列人在埃及住了四百年,已受到當地異教的污染,而日後進住的迦南地,也滿了異教的風俗。所以有必要嚴格地施行隔離政策,以維護選民純真的信仰。而這堵無形的圍牆,比有形的圍牆更為牢固。也正因為在這個民族中有這堵根深蒂固的圍牆,才能使猶太這個極少數的民族,亡國後在全世界各地流亡了數千年,仍能保持其獨特的傳統,而未為其他的民族所同化,應為最主要的原因。
  但這堵無形隔離的圍牆,卻在基督獻上祂自己作為活祭,完成了神的救恩後而廢除了。當基督在十字架上氣斷的時候,地大震動,磐石崩裂,耶路撒冷聖殿裏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這尖銳刺耳的裂帛聲,是向全世界宣告,一切的隔離已經結束。神的救恩已經完成。主在十字架上用鮮血所鋪成的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希伯來書10:19-20),已掃除了一切有形與無形的障礙。每一個人都可以靠基督的救恩,坦然地進入神的至聖所。
  接着我們便看到猶太人與外邦人之間的所有圍牆也都紛紛拆除並打通了。猶太人一直延用到今天仍在實行的割禮,成為早期教會爭議的焦點,甚至有人認為不按摩西的規條受割禮,使不能得救(使徒行傳15:1)。但耶路撒冷最後終於決定基督徒不必受割禮(使徒行傳15:21-29)。保羅說真的割禮是心裏的,在乎靈不在乎儀文(羅馬書2:29)。而真受割禮的人,就是基督徒(腓立比書3:3;歌羅西書1:21)。
  當使徒彼得在傳道途中,魂遊象外,見天上顯出異象,他看見天開了,有一物降下,好像一塊大布,繫着四角,縋在地上。裏面有各樣四足的走獸,和昆蟲,並天上的飛鳥。又有聲音說:“彼得,起來宰了吃!”(使徒行傳10:1-13)這異象顯示神已將猶太人以往在食物方面的禁忌,完全打開,甚麼都可以吃了。實際上猶太人以往忌食之物,均與異邦宗教有關,並非是衛生方面的問題。
  猶太人最重視的是,對神選民的自我認同,與種族的優越感。但這個種族的迷思,也隨基督的十字架而逝去了。保羅說:“我們不拘是猶太人,是希利尼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飲於一位聖靈。”(哥林多前書10:32)易言之,基督的救恩是普世性的,人人均在神救恩的計劃中,猶太人自不例外,但非專屬。我們既都屬乎基督,就都是亞伯拉罕的後裔,都可照着神的應許承受產業了(加拉太書3:8-29)。
  以色列在歷史上的隔離保守文化,有其時代的背景,神為要祂的選民持守純淨聖潔的主要目的,是因為祂預定的彌賽亞救主,道成肉身,降世為人的基督,要從錫安而出,並非為隔離而隔離。而基督在十字架上完成救恩之後,當初諸多隔離的舉措都已先後廢除了。如今,作為亞伯拉罕屬靈的後裔,不需要再消極的保守,而是應積極的開展,將神的福音由耶路撒冷傳到地極(使徒行傳1:8)。但是,仍然拒絕承認基督為彌賽亞的猶太人,卻還將自己禁錮在舊約的圍牆裏,也仍然固守着舊約的飲食文化,迷戀嚮在昔日大衛,所羅門的骸骨裏。以色列今日雖然在巴勒斯坦重建了國家,但仍然要為自己築一道完全不能保障安全的“安全圍牆”,作為心理上虛擬的屏障。
  猶太人的這種圍牆文化流害所及,也影響了今日的基督教會,在不同的種族,地域,文化,以及難以數計的宗派,與神學教義的差異中,都設有各自的藩籬與圍牆,均劃地自限,嚴重地影響了,神的普世救恩與福音的傳播。今日以色列在巴勒斯坦所建的這堵高大堅固的水泥圍牆,為以色列的邊境築成了一道醜陋的風景,它不但是對神選民的諷刺,更是對今日普世教會的警惕。因為千萬堵這種無形的圍牆,仍然橫亙在我們的四周。

https://ebaomonthly.com/ebao/readebao.php?a=20050113

 

©2004-2024 翼報 eBaoMonthly.com